巧借儿童助波澜

2015-07-22 03:52白永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4期
关键词:新装利用儿童

白永军

【内容摘要】儿童角色进入文学作品,往往能产生高度的艺术效应:或利用儿童对比衬托,或利用儿童转换情节,或利用儿童突出情节高潮,或利用儿童结构全篇。

【关键词】儿童故事情节作用

少年儿童,天真无邪,单纯幼稚,表里如一。儿童角色进入文学作品,往往能起到“成人”达不到的艺术效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句),既确切地表现了童真,又形象地概括了作品中“儿童形象”的特征。从表层上看,儿童角色表现的是一种生活真实,即童真,但它点缀在作品情节中,往往产生高度的艺术效应。

这里就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儿童形象”在作品情节中的作用作一点分析。

一、利用儿童对比衬托

主人公的生活构成作品的主要情节,儿童角色与这个主要情节形成对比映衬。鲁迅的《故乡》中,“我”与闰土是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然而时过境迁,“我”与闰土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但他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宏儿和水生是“我”与闰土的比照衬托,对比中,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以及“我”对于那个时代的思考,在宏儿和水生身上,寄寓了作者鲁迅的美好的社会理想。

《愚公移山》(《列子·汤问》)一文,京城氏之子——“遗男”年纪很小,“始龀”,但却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跳往助之”。作者之所以写一个孩子来帮助愚公而不写大人,则可能有这样一层意思:孩子阅历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孩子对有意义事业的热情。这与“河曲”智叟对愚公移山之举“笑而止之”的冷漠态度对比映照,衬托出智叟鼠目寸光,老于世故,“无志空长百岁”,加强了讽刺的效果。这正如晋人张湛所说:

“故北山之愚与嫠妻之孤,足以西(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感。”

《我的叔叔于勒》(法·莫泊桑)一文,“我”——若瑟夫,一个小男孩,不受其父母反复无常的态度影响,对穷愁潦倒的叔叔怀有深深的同情,并自作主张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这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深刻地表现了少年儿童还没有被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的恶浊习气沾染,寄寓了作者善良、美好的愿望。

二、利用儿童转换情节

创造契机,使作品情节不露斧迹自然转换。赵树理的《老杨同志》(人民教育出版社大纲版教材初中语文第四册)中老秦家五岁的小女孩,听到老杨同志自语“模范”二字,随口念出小顺教她的顺口溜:“模范不模范,从西望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作品从小孩之口道出了“模范村”贫富悬殊的实情,质朴自然,为后文老杨同志去调查情况的情节埋下了伏笔,自然地不露痕迹地实现了情节的转换。

鲁迅的《社戏》一文中,“我”“所第一盼望的,却是到赵庄去看戏”,不料“在早上就叫不到船”,“总之,是完了”,故事情节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就在此时,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不仅解决了航船的问题,并向外祖母、母亲“写包票”,使情节的发展“柳暗花明”,事情出现了转机,这样才有了后文的“看戏”和“吃豆”的叙述,故事的情节实现了自然的转换。

三、利用儿童突出情节高潮

在作品情节高潮处利用儿童来推波助澜,具有特别的艺术感染力。《皇帝的新装》(丹麦·安徒生)中,皇帝穿上新装,在百官的簇拥下,举行游行大典,文武百官和街里的人都说:“皇上的新装真漂亮!”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就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最后由一个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了神奇的色彩。为什么要让一个孩子来揭穿皇帝新装的奥秘,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在矛盾冲突中,作品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四、利用儿童结构全篇

作品以儿童的见闻和感受来结构全篇,使作品真实、亲切、极富感染力,儿童在作品中起线索作用。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十二岁的“小伙计”是咸亨酒店所有事件的见证人,目睹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品以“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选取孔乙己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断构成故事情节,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情节集中,内容简要,同时更增加了故事的悲凉意味。

刘绍棠的《蒲柳人家(节选)》一文中,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了整个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几个世代栖息于北运河边的农民的性格和命运,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北运河农民豪爽大度,仗义疏财,刚直不阿的民族精神。

儿童角色在一篇作品中的作用很多,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儿童若瑟夫,既是作品的线索人物,又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这里谈的只是儿童在作品情节中的作用。我们在阅读时应善于把握“儿童”、理解“儿童”,同时也可以利用儿童的“特点”,精心构思,巧妙作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装利用儿童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新年穿新装
mothercare:新年将至,快来搭一套美美的新装吧!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开关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