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俊(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南昌 330046)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比较研究*——以江西、贵州、甘肃和江苏、浙江、广东为例
黄俊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文章利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收集江西、贵州、甘肃等欠发达地区和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相关数据,从经费投入、馆舍面积、服务设施、信息资源、馆员队伍、读者服务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两类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异同点,针对不足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事业比较分析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借鉴世界银行以收入水平对发达与欠发达国家进行划分的方式,根据经济水平将我国粗略地划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1]为了解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文章选取欠发达地区的江西、贵州、甘肃和发达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作为调查样本,以《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2009-2013)[2-6]、《中国统计年鉴》(2013)[7]的原始数据和相关网络信息为统计数据源,从图书馆经费、资源、人员、服务等方面对这两类地区公共图书馆(指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两类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异同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1经费投入对比分析
2.1.1财政拨款
经费是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如图1所示,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快速增长,但拨款数量不一。五年间江西增加9042万元、甘肃增加9584万元、贵州增加5933万元,江苏增加24471万元、浙江增加34944万元、广东增加37931万元。从财政拨款总量看,江苏、浙江、广东每年明显高于江西、贵州、甘肃。如2012年贵州财政拨款为10903万元,广东达87426万元,广东财政拨款是贵州的8倍。从图2可看出,江苏、浙江、广东每年的人均拨款远超于江西、贵州、甘肃,且高于当年全国人均拨款平均值。江西、贵州、甘肃每年的人均拨款均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如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拨款6.90元,浙江人均拨款达到12.72元,而贵州人均拨款仅有3.13元。
图1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对比
图2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人均财政拨款对比
2.1.2文献购置费
文献购置费受当地财政投入的影响。由图3可知,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新增藏量购置费均有增加。五年间江西增加1015万元、甘肃增加1075万元、贵州增加436万元,江苏增加6066万元、浙江增加8516万元、广东增加7681万元。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新增藏量购置费增加有限。从总量上看,江苏、
图3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新增藏量购置费对比
图4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人均购置费对比
2.2馆舍面积对比分析
馆舍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从图5可看出,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逐步扩大。五年间江西增加9.76万平方米,甘肃增加2.95万平方米,贵州增加4800平方米;江苏增加27.49万平方米,浙江增加14.46万平方米,广东增加28.19万平方米。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增加较少。从公共图书馆建筑总面积来看,江苏、广东、浙江每年的建筑面积都比江西、贵州、甘肃大。如2012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101.29万平方米,贵州省只有16.28万平方米,贵州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只有广东的16.07%。由图6可知, 江西、贵州、甘肃公共图书馆万人均面积增幅不大,江苏、浙江、广东公共图书馆万人均建筑面积增幅明显。江西、贵州、甘肃公共图书馆万人均面积每年没有达到当年全国平均水平,江苏、浙江、广东每年高于当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如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万人均面积为78.2平方米,江西为70.3平方米,浙江为125.7平方米。以上数据反映了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增加有限,新图书馆建设不多,发达地区新图书馆建设相对较多,图书馆建筑面积不断扩大。
图5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对比
图6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万人均建筑面积对比
2.3服务设施对比分析
图7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阅览坐席数量对比
图8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计算机数量对比
阅览坐席、计算机、电脑终端等是现代图书馆必须配置的基本设施。从图7-图9可看出,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阅览坐席、计算机、网络终端数增加。江西、贵州、甘肃的计算机数量、电脑终端数增加明显。在服务设施配置总量上,江苏、浙江、广东每年的阅览坐席、计算机、网络终端数比江西、贵州、甘肃多。如2012年广东公共图书馆电脑阅览坐席71434个、计算机13310台、电脑终端6648个,而甘肃仅有阅览坐席15581个、计算机4193台、电脑终端2746个。从表1可知,江西、贵州、甘肃万人均阅览坐席、计算机、电脑终端数量与江苏、浙江、广东的差距逐渐缩小。发达地区因受人口增加的影响,万人均阅览坐席、计算机、电脑终端数量增速减缓;欠发达地区在馆舍面积增加有限的情况下,不断调整馆藏布局,开辟服务空间,配备阅览坐席、计算机设备、电脑终端。从人均角度看,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阅览坐席、计算机、电脑终端设施配置方面,日益接近。
图9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电脑终端数量对比
表1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阅览坐席、计算机、 电脑终端万人均数量比较
2.4信息资源对比分析
2.4.1纸质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一所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从图10可知,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量增加显著,但各地区馆藏量增加不一。江西增加424万册、贵州增加656万册、甘肃增加283万册,江苏增加2714万册、浙江增加2165万册、广东增加2572万册。在总量上,江西、贵州、甘肃每年的馆藏总量远远低于江苏、浙江、广东同期数。由图11可知,2008-2012年江西、贵州、甘肃每年的新购藏量太少,每年只购买几十万册文献,而江苏、浙江、广东每年购置几百万册文献。如2012年江苏新购藏量达874万册,而甘肃新购藏量只有35万册。从图12可看出,在人均新购藏量方面,与江苏、浙江、广东相比,江西、贵州、甘肃还有一定的差距。江苏、浙江、广东每年人均新购藏量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值,江西、贵州、甘肃低于当年全国平均值。如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新购藏量为0.58册,江苏、浙江、广东分别为0.82册、0.98册、0.62册,江西、贵州、甘肃分别为0.40册、0.40册、0.47册。虽然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馆藏总量不断增加,但欠发达地区馆藏文献增长缓慢,且馆藏总量及人均新购藏量严重不足,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
图10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对比
图11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新购藏量对比
图12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人均新购藏量对比
表2 六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比较(单位:个)
2.4.2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是指图书馆引进或自建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为了解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笔者于2014年11月15日-25日通过访问地区的各个图书馆网站,重点对自建数据库、引进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调查。从表2可看出,江西、贵州、甘肃自建数据库、引进数据库、网络资源链接和导航数量少,江苏、浙江、广东自建数据库、引进数据库、网络资源链接和导航数量多。在自建数据库方面,江西、贵州、甘肃平均每馆不到1个,江苏、浙江、广东平均每馆超过1个。在引进数据库方面,江西、贵州、甘肃平均每馆在1.22个以下,而江苏、浙江、广东平均每馆5-9个之间。在网络链接和导航方面,江西、贵州、甘肃平均每馆不到3个,江苏、浙江、广东平均每馆超过25个。可见,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注重数字资源建设,积极开发网络资源,构建导航系统为读者指引浏览相关网站。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对数字资源建设还未引起重视,数字资源建设薄弱。
2.5馆员队伍及其结构对比分析
图13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对比
图14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高级职称人员对比
人才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图书馆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对图书馆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图13可知,2008-2012年,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队伍在不断壮大。江西引进55人、贵州引进63人、甘肃引进162人,浙江引进570人、广东引进528人、江苏引进184人。江西、贵州、甘肃公共图书馆引进人员较少,且每年从业人员数量都少于同期江苏、浙江、广东的人员数。如2012年广东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有4237人,贵州仅有976人。从图14可知,江西、贵州、甘肃高级职称人员少,江苏、浙江、广东高级职称人员较多。上述数据表明,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新增人员、高级职称人员少,而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新增人员、高级职称人员较多。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公共图书馆应配备数量适宜的工作人员。每服务10000-25000人应配备1名工作人员。”[8]。从表3可看出,2008-2012年,江西、贵州公共图书馆每名馆员服务人数超过3万人。江苏、浙江、广东每名馆员服务人数大致与《规范》要求相吻合。表4列出了六省公共图书馆高级职称人员比例。通过表4可知,贵州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上升明显,其他五省高职称人员比例变化不大。发达地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略高于欠发达地区。同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发达地区中级职称人员比例也比欠发达地区高。
表3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每名馆员服务人数比较(单位:万人)
表4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对比
2.6读者服务对比分析
2.6.1读者人数
这里的读者是指持有效借书证的读者,他们是图书馆的现实读者,能真实反映图书馆的读者数量。从图15可知,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读者人数都在增加。江苏、浙江、广东公共图书馆每年读者人数明显多于江西、贵州、甘肃。如2012年广东公共图书馆读者人数有3417295人,甘肃公共图书馆读者人数只有257958人。从读者数占常住人口的百分比看,两地区都呈上升趋势(见图16),但江西、贵州、甘肃读者数占常住人口的百分比低于江苏、浙江、广东同期比例和全国平均比例,江苏、浙江、广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比例。如2012年浙江读者数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4.40% ,而贵州只有0.95%。统计数据表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读者人数逐渐增加,但欠发达地区增加较慢,图书馆读者人数依然偏少,服务面仍不宽。发达地区读者人数增长迅速,拥有的读者量大,图书馆服务领域广。
图15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读者人数对比
图16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读者人数占常住人口百分比对比
2.6.2书刊借阅服务
书刊借阅总册次反映了图书馆总的文献流通效果。图17显示,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书刊外借量呈增长趋势。江苏、浙江、广东公共图书馆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书刊外借册次每年都多于江西、贵州、甘肃同期数量。如2012年江苏、浙江、广东书刊外借量均超过3000万册次,而江西只有831.53万册次、贵州只有278.57万册次、甘肃只有446.87万册次,江苏、浙江、广东公共图书馆书刊外借总册次是江西、贵州、甘肃公共图书馆书刊外借总册次的6倍。从人均外借量(人均外借量是指持有效借书证读者人均外借量,人均外借量=外借总册次/持有效借书证读者总数量)看(见图18),六省人均外借量不稳定,绝大多数地区呈下降趋势,江苏、浙江、广东每年人均外借量总和与江西、贵州、甘肃每年人均外借量总和大致相当。可见,无论哪个地区,人均外借量相差无几。因图书馆不再是读者唯一的书刊阅读来源,有些读者办了借书证,却很少到图书馆借阅书刊,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
图17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书刊外借册次对比
图18 2008-2012年六省公共图书馆人均书刊外借册次对比
2.6.3网络信息服务
当今读者阅读形式呈现多元化,网络阅读已是读者阅读新形态。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包括图书馆网站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微博服务、微信服务。笔者于2014年11月15日-25日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和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平台调查目前六省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开展情况,具体调查结果见表5。通过表5可知,江西、贵州、甘肃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内容不多,江苏、浙江、广东相对较多。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网站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微博服务、微信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所占比例小。
表5 六省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比较
3.1共同点
3.1.1两类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公共
图书馆事业在不断发展,在财政拨款、新增藏量购置费、馆舍建筑面积、服务设施、纸质文献资源、从业人员等方面增长明显。欠发达地区有的增幅比发达地区高,如在服务设施方面,五年间江西计算机数量增加2.5倍、终端数量增加3.7倍;贵州计算机数量增加1.1倍、终端数量增加1.5倍;甘肃计算机数量增加2.2倍,终端数量增加3.7倍。江苏计算机数量增加36.14%、终端数量增加28.35%;浙江计算机数量增加19.90%、终端数量增加26.06%;广东计算机数量增加49.30%、终端数量增加40.11%。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办馆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读者人数增加、书刊借阅册次增长,各地图书馆服务效益都有所提高。
3.1.2两类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有待深化
无论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传统的文献外借服务依然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内容,但这两类地区公共图书馆人均外借量呈下降趋势。办证读者人数增加而人均借阅量的下降,说明了公共图书馆文献流通率较低。与高校图书馆相比,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薄弱。大多数县级图书馆的网站建设落后、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建设尚未启动、微博服务还未兴起、微信服务意识不强,这些都削弱了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3.2差别
3.2.1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迅速
大量数据表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迅速。发达地区依靠强劲的经济实力支撑,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购书经费、馆舍面积及服务设施、文献资源、服务人员显著增加,各项人均指标均超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迈上新台阶,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先行区。
3.2.2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滞后
从调查可知,资金、文献、人员不足仍然是制约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文献购置费、馆舍面积及服务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人员等总量小,人均量不及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财政拨款不足导致图书馆服务设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落后,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需求;图书馆专业服务人员偏少、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导致难以开展能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服务。
4.1公共图书馆需改变传统思维定势,多措施并举发展图书馆事业
经费、资源与人员是一座图书馆维持正常运转必须的三要素。[9]各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要改变传统思维定势,从经费、资源、人员等方面着手,多措施并举发展图书馆事业。第一,大力吸引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图书馆建设,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经费保障体系。如组建图书馆理事会,聘请愿意从事公益文化事业的志愿者团体、非盈利性组织(各类基金会、慈善机构等)、私营企业、教育机构等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理事会理事,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办馆。南京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顺德图书馆等相继成立了图书馆理事会,在探索政府、图书馆、社会合作办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第二,建立图书馆基金会,为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支持。美国阿拉莫戈多公共图书馆基金会基金主要用于该馆图书馆设施设备的修缮与维护。[10]我国杭州市图书馆基金会一般将资金投放到基层图书馆的发展中,关注城镇乡村大众阅读的基础设施建设、弱势群体的阅读状况。[11]美国明德图书馆基金会在我国上海、北京、杭州、厦门等城市建立了16所少儿英文图书馆[12],满足了广大未成年读者阅读英文原版书刊及多媒体文献信息的需求。因此,各地图书馆应建立图书馆基金会或利用国外图书馆基金会基金,发展当地图书馆事业。第三,建立或参加地区性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联盟在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吉林省图书馆联盟、首都图书馆联盟等区域性跨系统图书馆联盟的良好运作和服务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各区域内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可组建图书馆联盟,以提高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第四,建立总分馆服务体系,带动基层图书馆发展,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核心在于建立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机制,是实现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保证。图书馆总分馆制中“嘉兴模式”、“苏州模式”、“佛山模式”各具特色,都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了各地基层图书馆的发展。第五,采取人才引进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馆员队伍素质是决定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13]各地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在职馆员培训,着力建设一支品质优良、服务技能娴熟的馆员队伍,为图书馆发展打好扎实的人才基础。
4.2公共图书馆应利用现代技术创新服务
在读者信息需求个性化突出的今天,公共图书馆在做好文献借阅、参考咨询、读者活动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要及时了解读者需求新动向,把握读者需求新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推出便利、快捷、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新模式。一是建设图书馆网站,提供基于网站的网络信息服务。通过网站向读者宣传、推荐馆藏资源。对纸质、电子、缩微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站式的信息检索平台,方便读者查询各种载体信息。网站内容设置要体现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根据不同读者设置相应栏目,积极利用 Web2.0技术,提高网站互动功能。对于多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来说,应设置多语种的网站链接页面,让不同民族的读者都能通过网站了解到图书馆的服务信息。二是构建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要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和馆藏特色,在为读者提供一般数字读物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和馆藏资源,建立地方特色数据库、馆藏特色数据库,这不仅有利于保存地方文化,而且有利于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借助国家图书馆实施的“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县级图书馆具备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力。三是建设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在线书目查询和借阅书刊的催还、预约、续借及即时通知、参考咨询、数字阅读等服务。读者通过智能手机、PDA、手提电脑、MP5等,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接收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可与商业信息服务机构合作,重点开发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电子书的阅读、浏览、下载服务。四是开发微博、微信服务平台。开通微博、微信服务,让读者与读者、馆员与读者之间互动交流,为读者提供更广、专、深、精的信息推送服务。建立微博群、微信群,开展微话题讨论和微书评服务,对读者进行阅读指导,解答读者疑问,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14],手机网民日渐增多,公共图书馆要利用移动网络的功能,将图书馆服务嵌入到读者日常生活中。
虽然本次调查样本数量有限,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发现各个图书馆之间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区域内图书馆发展也不均衡。在国家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大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都应重视基层图书馆建设,构建结构合理、运作规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让所有人能就近便捷地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服务。
(来稿时间:2015年1月)
参考文献:
1.杨芳,吴剑平.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探析.北方经济,2009(3):90-91
2.文化部财务司.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3.文化部财务司.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0.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2.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3.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9.桂定君.北京、深圳两地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对比分析.图书馆,2012(1):69-72,98
10.李丹.美国图书馆基金会的发展及其启示.图书馆杂志,2012(12):76-79
11.刘兹恒,严越君.对我国本土图书馆基金会的探索—杭州市图书馆基金会调查报告.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21-24
12.Apple Tree Library Foundation.[2014-12-22].http://www.appletreelibrary.cn/locations_new.html
13.程结晶.区域图书馆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贵州省为例.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5):85-89
14.CNNIC:中国网民达6.32亿 手机网民规模首超PC. [2014-12-20].http://tech.163.com/14/0721/13/A1MARR19000915BF.html
〔分类号〕G259.2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西省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3TQ07)系列成果之一。浙江、广东每年新增藏量购置费比江西、贵州、甘肃要多。如2012年广东新增藏量购置费达17404万元,而贵州只有910万元。从图4可知,六省公共图书馆的人均购置费也均有增长。江苏、浙江、广东每年的人均购置费遥遥领先于江西、贵州、甘肃同期指标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江西、贵州、甘肃每年的人均购置费达不到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购置费为1.09元,浙江为2.85元,贵州为0.26元。以上数据表明,虽然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购书经费逐年增加,但仍不足,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购书经费相对充裕。
〔作者简介〕黄俊(1969-),女,本科,副研究馆员,江西省图书馆副馆长,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ublic Librarianship in Less-Developed Areas and Developed Areas ——Taking Jiangxi, Guizhou, Gansu and Jiangsu, Zhejiang, Guangdong for Examples
Huang Jun
( Jiangxi Provincial Library )
〔Abstract〕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network investigation method, this paper collects the data of public librarianship in Jiangxi, Guizhou, Gansu and Jiangsu, Zhejiang, Guangdong, makes contrast analysis on the funds investment,building areas, service faciliti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librarians, reader services, summariz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library in two kinds of area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view of the deficiency.
〔Keywords〕Public library Librarianship Comparative analysis Developed areas Less-developed ar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