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开发自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以来,成效显著,各项指标持续向好,但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发展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通过陆海统筹来解决。
一、江苏沿海开发存在的问题
及实施陆海统筹的必要性
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性不强,需要陆海统筹加以推进。自沿海开发五年来,江苏沿海各市港口建设力度虽很大,但沿海港口体系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一些重大项目的推进也有难度。如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进展缓慢,徐连铁路客运专线也没有纳入国家和江苏省建设日程,使连云港无法与中西部地区实现高速铁路互联。同时,与苏南相比,整个沿海地区的公路网规模偏小,通达深度不够;铁路对外联通能力不足,集疏运体系不完善。
滩涂围垦协调机制不完善,需要陆海统筹加以健全。滩涂围垦开发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重点,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工程。目前,江苏省发改委、省农业资源开发办、沿海办等相关部门均按照自身职能参与滩涂围垦开发工作,但因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相关规划不能完全衔接等,导致项目联合报批困难,各级政府在滩涂开发过程中的责任分担不明确、用海审批和海域使用指标缺乏统筹,难以满足建设需求,加之围垦成本和技术难度不断加大等原因,影响了围垦的时序。
港、产、城互动联系不够,需要陆海统筹加以协调。与其他沿海省份临港经济的发展状况相比,江苏沿海产业起步晚、起点低,缺乏国家重大产业布局的支撑,港口后方产业集聚程度也普遍不高,尤其是依托30万吨级航道、码头的大石化、大冶金等尚未形成集聚,同时也缺乏一批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影响并制约了港口综合效益的发挥。另外,现有产业项目对沿海开发支撑也不足,如连云港沿海开发五年规划确定的161个推进项目,截至2014年上半年仅有17个项目投产,而且仍有20个项目未开工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深入,需要陆海统筹加以增强。目前,江苏沿海地区已承接了长三角发达地区诸多的污染转移,加之地处淮沂沭泗及长江流域下游,区域水环境更易受影响。同时,江苏沿海滩涂大部分为淤泥质海岸,有机质含量较高,自净能力较差,加之大面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极易引起富营养化,发生赤潮灾害,加剧环境污染。近几年,江苏近岸海域中,严重污染海域约占全国的11%,主要集中在射阳以南至长江口沿岸海域,中度污染海域约占全国的30%。这些污染海域若不加以及时治理,江苏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二、以统筹陆海推进江苏沿海开发的对策建议
统筹陆海战略发展规划,增强沿海协调发展能力。一是要将国家级沿海开发规划与江苏现有各层面的发展规划相衔接,如国家级的发展规划,包括长三角扩容、东中西合作示范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等,以及省级的发展规划,包括沿江、苏中、苏北规划等,需要将这些规划逐条落实,并聚焦到项目上。二是要将沿海开发规划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表明国家区域战略布局将从此前以经济区、省为单位的“各自为战”型提升到以经济带、大流域为主的“跨区域合作”型。这也意味着国家会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力度,中西部地区也将会成为新一轮发展和开放的前沿。这对江苏沿海开发来说,挑战大于机遇。因而,未来江苏沿海地区不仅要成为“东向开放”的前沿,还要对接“西向开发开放”;不仅要在省内努力推进南北、东西、内外统筹和一体化发展,还要积极推进江苏沿海地区主动融入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建设等高规格的发展规划中,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优化江苏沿海开发格局。
统筹陆海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沿海互动支撑能力。一是要完善沿海港口规划体系,努力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港口群,提升沿海港口群综合功能。对此,一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加强港口资源整合,统筹推进综合枢纽、物流基地和衔接性设施建设,增强港口集群效应;另一方面,要统筹推进以高速交通干线为主的综合交通网建设,加快沪通、连盐等沿海铁路建设,推进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徐连客运专线、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等建设,拉近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时空距离。二是要高度重视江苏内河航运水系建设。对此,一方面要加快盐河和灌河航道基础建设,提高航道通航等级,通过将长江、淮河、盐河、灌河、京杭大运河、连申线等建成直达的水上航运网络,贯通沿岸的各港口与水系腹地,进而形成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另一方面,要完成灌河口、射阳河等重点河段、水道的整治工程,通过疏通、拓宽、清污等手段,努力实现江海河湖的联网联运。
统筹陆海产业结构优化,增强沿海产业融合能力。一是要改变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一方面要打造江苏沿海地区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轴线和基地,如通过加快连云港新医药、盐城汽车、南通海工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培育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优化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行交叉错位发展、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彰显海洋经济特色等手段,加快形成海陆一体开发、“港口+临港工业+产业带”的基本经济格局。二是要建立海洋产业发展分类引导机制,通过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以及做大做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船舶修造、海上风电装备等优势产业,增强海陆互动能力。三是要建设和认定一批海洋产业示范园区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自主创新支撑平台等,加速“陆海复合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攻关,以此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和省级的科技创新成果。
统筹陆海联动发展机制,增强沿海创新发展能力。一是要加强上下联动,积极争取中央的政策支持,力争及早批准建立连云港综合保税区,洋口港、大丰港保税物流中心等,并在设立沿海发展基金、沿海开发银行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促进港口融资、资产证券化等的建设进程。二是要加强部门联动,建议组建陆海统筹领导协调小组,可由省领导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通过定期会办解决沿海开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实施沿海开发重大项目联审绿色通道机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落实。三是要加强省市联动,通过统筹推进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盐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南通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建设,加快推进沿海产业发展由总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基础设施由框架构建转向系统配套、城镇建设由中心集聚转向城乡一体化、滩涂围垦由试点示范转向综合利用等的进程。四是要加强体制机制改革联动,积极鼓励沿海各市在海域使用权证与土地使用证换发证、海域使用二级市场建设、海域管理制度改革、企业排污总量控制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革新,创造并积累陆海统筹与改革的宝贵经验,以供其他地区借鉴和参考。
〔本文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孙月平教授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以陆海统筹推进江苏沿海开发研究”成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钱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