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江苏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向心力;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凝聚力;要改革完善文化体制机制管理,增强文化推动力;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文化竞争力。
一、江苏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文化类型多样但凝聚力不强。江苏从地理位置上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从文化上分属四种文化。苏南(苏锡常)以吴文化为主要特色,苏中以维扬文化为主要特色,苏北以楚汉文化为主要特色,而南京(含镇江)则以金陵文化为特色。各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脉络,形成了区域内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这些文化虽在历史上都曾各领风骚,但又有一定的区域局限,难以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有规模影响的整体文化优势。如:南京“六朝文化”的围城情结,消弭了南京雄踞江苏之首的霸气,缺乏“敢为天下先”、敢当“龙头”老大的豪气;维扬文化因大运河的通达而赋予苏中人豁达、开放的气质,但同时也带给苏中人小富即安的心态,使人具有包容万千但又相对保守的特点;以徐州、盐城和淮安等为代表的楚汉文化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缺乏自主自立的意识和合作精神,极易产生各自为政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
文化产业提升但拉动力不强。当前江苏文化产业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新的特征,即文化市场已由产品短缺走向短缺与丰裕并存的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也正从政府推动逐步走向市场激励的状态。然而,江苏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创新能力不足,品牌产品较少。江苏文化产业虽然门类相对齐全,但产业发展不平衡,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尤其是园区建设在产业集聚的同时,同质化问题严重,不仅与周边城市文化园区存在直接竞争,而且在同一所城市内,也有同质化竞争趋向,如常州三大主题公园所存在的重叠游玩项目。二是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目前,江苏文化产业仍处于企业数量多但个体规模小的低集中竞争阶段,还缺乏国际化和高端化创意设计产业外包服务基地与产业集群,文化企业的上市公司也较少,很难挤入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文化投入增加但发展活力不足。目前,江苏社会资本正广泛进入到文化产业领域,但文化产业的投资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国有资本比例过高;扶持手段单一,投资渠道狭窄;缺乏产权评估和信任担保机构,尚未形成产业与金融的有效对接。同时,也缺乏风险投资人才团队,既不能从专业角度支持文化企业与项目建设发展,也不能用资本力量和制度政策共同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束缚了文化发展活力。目前,在江苏文化行业中,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数偏低,复合型人才更少,文化管理、经营和创作人才队伍也不强。截至2013年底,全省文化行业从业人员近16万人,但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仅占2.2%,从事文艺科研的人员仅110人。
二、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弘扬主旋律,提供多样化。弘扬主旋律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是以多样性文化的共融、共进为前提的,它既不是“同化”,也不是纯粹的“共处”,而是启发人们怎样才能建立一种团结“他者”的模式。因此,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改进文化建设工作,在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中体现先进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方面,弘扬主旋律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另一方面,提倡多样化要处理好高雅与通俗、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兼顾大众和小众的需求。通过努力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人文环境,力争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增强文化向心力。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离不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为此,一是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升现有服务网络的数量和质量。目前,全省仍有部分县市没有完全建立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对此,要尽快实现“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级文化设施体系,力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大于90%的目标。二是要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一方面要推进公共场馆免费项目,力争使全省所有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并继续实施“送书、送戏、送展览”工程;另一方面要推进数字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网上博物馆和网上文化馆等,并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三是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一方面要鼓励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网点服务和流动服务,加快建立流动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和以财政为支撑的文化服务投入体系,通过强化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保障和探索财政资金整合使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改革完善文化体制机制管理,增强文化推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既需要体制的保证,更需要体制改革来推动。江苏要按照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文化推动力。一是要加快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通过统筹“引导、管理、放权”之间的关系,推动政府从过去“办文化”向“管文化”和“引导文化”等发展方向转变,厘清党和政府与所属文化部门和文化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而激活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创造活力和文化服务能力。二是要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以政府“管理资产为手段、出台行业意见为途径”的管理模式,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归属谁谁管理”的归口管理和属地管理原则,不断探索和总结以主管主办和出资人负责制等为特征的现代资产管理制度。三是要完善对网络文化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转换互联网领域的管理思路,进一步建立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并加快构建以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文化竞争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加大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软环境。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文化产品市场的规范。针对当前文化产品市场以次充好、真假难辨等的诸多乱象,应加快实施版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战略,严厉打击盗版假冒行为,使我国文化产业主体能将人力物力投入到文化产品的创新上,积极创作世界级文化精品,打造国际化文化品牌,从而提高文化活动的创新力、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二是要以项目带动文化载体建设,完善园区功能。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争先恐后地用文化去“赚钱”,滋生了一些缺少文化底蕴和背离文化本质的乱象。对此,一方面要警惕以“产业化”埋葬“文化”的问题,通过推进园区产学研结合,引入各类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尤其是工业设计、工艺设计门类的工作室、事务所等措施,树立以“大产业”、“大文化”和“大战略”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加强投融资和管理咨询等服务,提升园区企业业态,并在此基础上要突出区域特色,注重错位发展,以此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文化产业梯度。
〔本文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布成良教授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成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钱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