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赢
摘 要 对近些年来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与整理,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以期为未来翻译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计算机;翻译;翻译软件
中图分类号:H0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42-02
1 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内容
根据CNKI学术知识总库相关记载,本文重点搜索2000年1月—2015年5月之间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类相关研究内容,对统计结果进行有效统计。为保障检索结果的全面性与准确性,笔者分别检索了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辅助翻译、电脑辅助翻译、机助翻译、机辅翻译五个关键词,共得到540篇检索结果,具体的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研究的检索结果,将其分为理论、教学、技术三个方向进行研究。经过比较发现,在三个研究方向中,技术类研究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46.9%;其次是理论类和教学类,分别占23.8%和19.3%。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近十几年来我国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研究现状。接下来,笔者具体就理论、教学、技术三个方向的研究情况进行具体阐述。
计算机辅助翻译理论研究 计算机辅助翻译源自西方,所以,研究计算机辅助翻译应从计算机辅助翻译在国外的兴起与发展说起,比如《国外计算机翻译的发展和近况》(袁亦宁,2002)一文就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外计算机辅助翻译综合发展情况,对其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因为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理论层次上,以概述为主,为国内研究者更好地认识计算机翻译发展理论与应用实践奠定基础。
国内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专业术语研究与分析,如《从计算机辅助翻译到协同翻译》(叶娜、张桂平、韩亚冬、蔡东风,2012)、《语料库翻译学:内涵与意义》(胡开宝,2012)等;二是比较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之间的优势与不足,如《机器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刘扬,2009)具体指出我国机器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策略,还有就是讲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进行比较,如《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比较研究》(赖怡霏,2014)、《机器翻译及计算机辅助翻译面面观》(韩阳,2006),这类论文一般侧重于比较研究的角度,在比较中阐述计算机辅助翻译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并指明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三是尝试通过与之相关的一些理论来指导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如《语言多态性与因特网辅助翻译》(张景祥,2003)从语言的多态性出发,对因特网辅助翻译提出可操作的量化标准,《翻译单位研究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启示》(苏明阳、丁山,2009)借助于相应的翻译理论研究成果来对未来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的发展提供指导。
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研究 针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研究发表的文章数量,随着高校对翻译专业招收学生人数的增加也在逐渐增加。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内的计算机辅助研究大多为宏观表述。2002年柯平和鲍川运在《世界各地高校的口笔译专业与翻译研究机构(上、中、下)》三篇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当时世界各地高校口笔译专业和翻译研究机构的现状。据了解,那时已经有多个高校开始设置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这对我国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再如《CAT与翻译研究和教学》(徐彬,2006)详细研究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在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为翻译研究与教学带来的变革,提出设置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相关课程,对于培养面向市场的职业翻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研究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研究既是CAT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难点所在,从十几年来的统计来看,国内对CAT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这一方面,其文章数量相当于上述两方面研究的总和还要多,其研究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具体从两方面来阐述。
首先,在技术研究方面,既有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述,如《信息化时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研究》(王华树,2014),也有对具体技术的讨论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对翻译记忆和语料库的研究。如《浅析计算机辅助翻译中的翻译记忆技术和软件》(李艳勤,2010)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翻译中的翻译记忆技术和翻译记忆软件,并对翻译记忆软件相对于传统翻译方式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指出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语料库是近些年来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研究重点,尤其对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较多,如《利用翻译记忆系统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王正、孙东云,2009)、《基于Web的大规模平行语料库构建方法研究》(冯艳卉,2012)。
其次,在工具研究方面,侧重于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及系统的开发研究。CAT工具与翻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所以这方面研究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可。从工具开发的角度来看,包含了系统和软件设计原理的研究、系统平台的建设等,如《基于多策略的交互式智能辅助翻译平台总体设计》(黄河燕、陈肇雄,2004)、《本地化辅助翻译平台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王敏、姜诚,2013)等。从工具使用角度来看,国内的研究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阐述使用心得,主要分享软件的使用经验,如《英语辅助性翻译软件的使用及影响因素研究》(尹菲菲、裴正薇,2014)、《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应用》(李俊,2013);二是提高翻译效率,如《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魏长宏、张春柏,2007)讨论了文件的译前转换与译后编辑。
2 未来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主要方向
构建框架 整理与总结目前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各种资料,建立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分类体系,将有关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各种相关研究进行整体梳理,所构建的框架系统各研究方面应当相互联系、彼此支撑。
建立新体系 传统翻译理论与实践随着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出现与应用,在文本、转换、风格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背景,重新构建计算机辅助翻译理论体系。
关注人才培养 在未来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中,还应重视起计算机辅助翻译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增加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课程设置,培养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条件下职业翻译人才,为我国未来的翻译产业发展奠定充分的人才基础。
3 结论
本文对近十几年来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成果从理论、教学及技术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对比分析,并找出进十几年来研究中主要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思考[J].中国翻译,2009(4):49-53,95.
[2]朱玉彬,陈晓倩.国内外四种常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比较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1):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