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福广 周良武
摘 要:马克思的自然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纯粹的自然力、人类自身的自然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纯粹的自然力表现为自然力的自然特性,人类自身的生产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表现为自然力的社会特性,三者体现了自然力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统一;资本家无偿使用自然力,但自然力并非绝对无偿,而是无偿性与有偿性的辩证统一;自然力只是潜在的生产力,通过人类活动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力是潜在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关键词: 马克思;自然力;对立统一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5)01-0036-04
“自然力”是马克思的著作尤其是经济学著作中一个常见的概念,由于马克思并没有对“自然力”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学术界在研究“自然力”时,一般都认为自然力是无偿的、没有价值的。如李成勋认为自然力是“能够无偿利用于生产过程,并带来额外收益的一种生产要素。”[1]王朝科教授认为:“自然力的含义是指能够无偿地发挥作用的力,……因为这种力给人类带来了现实的收益和好处,但是又无需人们支付任何成本,所以是自然力。”[2]42-43等等。其实,上述观点只涉及到自然力内涵的一面,并没有看到马克思在论述自然力的无偿性时,也突出强调了自然力的有偿性。因为马克思是从自然力所具有的“无偿性”与“有偿性”、“自然性”与“社会性”、“潜在性”与“现实性”等对立统一面来论述其自然力思想的。
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统一马克思的自然力包含极其广泛的内容,从来源上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纯粹的自然力,即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资源所产生的自然力;(2)人类自身的自然力,即人作为一种具有实践特性的生物体,基于人的肢体运动所产生的自然力;(3)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即由人类分工协作产生的自然力、机器运转所带来的自然力和来自科学的自然力。上述三方面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指纯粹的自然力,属于自然力的自然性方面的内容,表现为自然力的自然特性;第二类包括人类自身的生产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属于自然力的社会性方面的内容,表现为自然力的社会特性。
纯粹的自然力是自然界通过自身的运动规律产生的各种自然资源或现象,例如,土地、矿藏、水流、森林、高山、大气、雷电等等,“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3]279这类自然力的特点在于不需要任何人工介质而自然形成。这些自然资源或物质通过人类活动的中介进入生产过程,可以转变成一种改造自然的力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4]444因而,马克思把这类自然资源称为自然力。
人类自身的自然力源于人类肢体器官的运动。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生物体,劳动是人与一般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人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社会实践要求人必须发挥自身的力量,“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4]208人类自身的自然力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的物质基础,因为人口的增长既表现为人类自身的自然力也为人类的结合而形成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提供了可能。“人口的增加会使劳动生产力增长,因为这会使劳动的更广泛的分工和结合等成为可能。人口的增加是劳动的一种不用支付报酬的自然力。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把社会力量叫做自然力。”[3]85
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根源于人类自身,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力量,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结果、产物。“所有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本身都是历史的产物。”[3]85人类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也会产生出一种自然力,“它(指分工协作产生的自然力——引者注)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4]443这种基于分工协作关系而产生的自然力比单独个体所产生的自然力更大,因为众多的个体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结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更大的合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单个工人的劳动通过协作能达到他作为孤立的个人所不能达到的生产率。”[5]293这种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来源于一种新创造的集体力,“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4]378另一方面,来源于由于分工协作致使生产规模扩大,并且生产空间相对缩小所导致生产费用的节约。“一方面,协作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另一方面,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在劳动的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劳动空间范围的这种缩小,会节约生产费用”。[4]381科学、机器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它们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就会产生一种人类仅仅依靠肢体运动所无可比拟的巨大力量,从而表现为一定形式的自然力。“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表现为自然力本身,表现为社会劳动本身的自然力。”[6]141机器的功能与纯粹的自然力一样,但机器发挥作用范围更大,机器“同未经人类加工就已经存在的自然力完全一样。机器的生产作用范围越是比工具大,它的无偿服务的范围也就越是比工具大。只是在大工业中,人才学会让自己过去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产品大规模地、象自然力那样无偿地发生作用。”[4]445
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的特点在于,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马克思之所以把这种基于人类劳动的凝结而形成的力量仍称为自然力,是由人类劳动的特性决定的。即人的劳动具有保存材料和生产工具中的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特性,而这种保存功能正是劳动自然性的本质体现,对于这种保存功能的运用,一方面资本家不会支付报酬;另一方面,劳动本身也没有创造价值,而只是转移价值。“劳动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这种性质就在于,通过对已经物化的劳动追加新劳动量来保存前者作为物化劳动的质。劳动的这种性质既不会给劳动带来报酬,也不会使工人花费分文,因为它是劳动的自然性质。”[5]515“劳动的这种保存能力,表现为资本的自我保存能力。工人追加的只是新劳动;作为资本存在形式的过去劳动,具有作为价值的永久存在”。[5]515因而,马克思称之为自然力,一种基于社会劳动而产生的社会劳动的自然力。
自然性与社会性作为自然力两方面的不同内容、属性,它们是对立的;同时,两者又内在统一、密不可分。在生产过程中,纯粹的自然力一般是作为劳动对象而出现,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如机器、科学主要是作为劳动资料而出现,人类自身的自然力则直接表现为劳动,它们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4]208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也直接表达了自然力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思想:自然界与劳动都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二者在创造财富方面是不可分离的,“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7]298自然力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尤其是进入到知识经济后更加明显。当今社会,自然资源得到极大地开采和利用,纯粹的自然力运用得非常广泛,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展现出自然力的社会性;同时,要想更大程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掘自然力的自然性,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先进的机器设备,更需要人们之间、组织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从而导致人类分工协作关系日益复杂化、精细化,生产过程信息化、智能化,也就是自然力的社会性日益复杂化、精细化、尖端化。
二、“无偿性”与“有偿性”的对立统一目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自然力是无偿的。其实,这种观点并非十分准确,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马克思是在一定范围内、针对特定对象来论述自然力的无偿性的,即自然力的免费使用是针对资本家而言。超出这一范围、对象,自然力是有偿的、有价值的。因而,自然力既是无偿的也是有偿的,是无偿性与有偿性的辩证统一。
由于纯粹的自然力是基于自然规律而产生的,它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物质、现象,而非人类劳动的产物,并没有凝结人类劳动。所以,纯粹的自然力本身没有价值。“瀑布和土地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物化劳动”。[8]729“这些自然力本身没有价值。它们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5]569因而纯粹的自然力进入生产过程,资本家无须付出任何代价。“作为要素加入生产但无须付代价的自然要素,不论在生产中起什么作用,都不是作为资本的组成部分加入生产,而是作为资本的无偿的自然力,也就是,作为劳动的无偿的自然生产力加入生产的。”[8]843
纯粹的自然力进入生产过程,资本家无偿使用,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并非绝对无偿。人类必须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力,否则会遭到自然力的报复,从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9]383“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7]225马克思特别以农业为例说明了这种纯粹自然力的有偿性、代价性。农业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它的发展却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4]579-580
可见,纯粹的自然力的有偿性、有价性具有它自身的独特性:这种有偿性是一种间接的、具有外部性的有偿性,即不一定是直接、单独针对自然力的使用者来索取代价。代价的付出者或者是使用者本人、或者是他人、或者是整个人类、甚至是人类的后代等等。
同样,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无偿使用分工协作产生的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对资本家来说也是免费的。“通过简单协作和分工来提高生产力,资本家是不费分文的。它们是资本统治下所具有的一定形式的社会劳动的无偿自然力。”[10]366这种无偿性的根源在于资本家付出的只是单个工人的工资,而不是他们结合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机构。资本家支付报酬的,只是单个的劳动力,而不是他们的结合,不是劳动的社会力。”[5]553资本家把这种工人由于分工协作而多创造出来的价值无偿占有,这就是这种自然力无偿性的本质表现。所以,就这种自然力的本质来说,是工人体力与脑力的付出,因而是有价值的,应该是一种有偿劳动。也就是说,这种无偿性其实是资本家剥削性的表现。
机器设备、科学这种人类劳动产物的自然力形成后对于资本家来说也是无偿的,“它们(指机器——引者注)的作用是不需要代价的,同未经人类加工就已经存在的自然力完全一样。……象自然力那样无偿地发生作用。”[4]445“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5]553“电流作用范围的磁针偏离规律,或电流绕铁通过而使铁磁化的规律一经发现,就不费分文了。”[4]445但是,人类制造机器设备,探索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形成科学的认识、系统理论化的知识显然要花费脑力和体力。因而,机器、科学认识这种人类劳动结晶的自然力本身显然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凝结了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结晶和产物,马克思说,“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6]141,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3]170而对机器的本质,马克思明确提出它们是人类产业劳动的产物,是人类创造出来以代替人类劳动的器官,因而具有价值。“自然界没有造出任何机器,没有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的产业劳动的产物,是转化为人的意志驾驭自然界的器官或者说在自然界实现人的意志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3]197-198
三、“潜在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目前,学术界基本上把自然力直接等同于生产力。“自然力直接就是生产力,这几乎是一个无须证明的公理化的命题,对这个命题提出一点质疑或许有些离经叛道。”[2]45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力的影响因素时,指出自然力是决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4]53在这里,“科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指的就是人类劳动的自然力;“自然条件”指的就是纯粹的自然力。二是马克思有时把纯粹的自然力因素、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因素、人类自身的自然力因素称为“生产力”。“人口的增长,也是这种不费资本家分文的生产力。但只是由于占有资本,——尤其是机器体系形式上的资本——,资本家才能攫取这些无偿的生产力: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和自然力,以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劳动的全部社会力。”[5]553在这里,马克思把“人口的增长”——人类自身的自然力、“机器”——人类劳动的自然力、“自然资源”——纯粹的自然力,直接称为生产力。
其实,马克思的上述论述并不能证明马克思认为“自然力直接就是生产力”,自然力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之一与自然力直接就是生产力,不能直接画等号。即便马克思有时把自然力直接称为自然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也要区分是哪种类型的生产力。因为生产力存在现实生产力与潜在生产力之分,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力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自然力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需要一定的环节和中介。其实,马克思认为自然力只是生产的基础和条件,“因为它(指自然力——引者注)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8]728当然,这些生产的基础、条件与生产力确实存在密切联系。“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4]586生产的条件、基础只是为提高生产力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良好的自然条件始终只提供剩余劳动的可能性,从而只提供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可能性,而决不能提供它的现实性。”[4]588生产力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标志着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水平和程度的高低,自然力尤其是纯粹的自然力只是按自然规律发生作用,只有通过人类的介质才能成为人类的受控力量,只有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才能使自然力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从而“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4]208
自然力所具有的这种潜在生产力的特性通过人类实践活动可以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但是,人类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手段,才能使纯粹的自然力成为现实生产力。“正象人呼吸需要肺一样,人要在生产上消费自然力,就需要一种‘人的手的创造物。要利用水的动力,就要有水车,要利用蒸汽的压力,就要有蒸汽机。利用自然力是如此,利用科学也是如此。”[4]443-444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机器生产成为社会的普遍生产方式,人们借助机械设备可以广泛地利用自然力,从而加速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自然力作为劳动过程的因素,只有借助机器才能占有”,“只有在大规模地应用机器,……才有可能大规模地应用自然力。”[5]570“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只有借助机器才能占有自然力,……自然力作为劳动过程的因素,只有借助机器才能占有,并且只有机器的主人才能占有。”[5]569此外,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向技术转化的速度和程度也是影响这种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们(指各种自然力——引者注)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11]394
当代启示:在马克思看来纯粹的自然力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而有水力资源的土地更是有限的。”[8]727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抽水量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12]3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12]319这进一步印证了自然力是无偿性与有偿性的对立统一。为此,在我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资源短缺的巨大压力时,充分利用由分工协作、科学进步所产生的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既是马克思自然力理论的逻辑结论,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成勋.马克思的自然力理论及其启迪——读《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笔记[J].经济研究,1998(7):65.
[2] 王朝科.论马克思的自然力思想[J].教学与研究,2011(6).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85.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Abstract: Marxs natural force theory includes mainly three parts as follows: pure natural force, natural force of mankind themselves and natural force of social labor. Pure natural force is shown as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force, natural force of mankind themselves and natural force of social labor are shown as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force, and all the three embody that natural force is an opposite unity of natur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force is used freely by Capitalists, which doesnt mean natural force is absolute compensable, but is pained and compensable dialectical unity. Natural force is only potential productive force, but it will become actual productive force by human activity, so natural force is an opposite unity of potential and actual productive force.
Key words: Marx; natural force; unity of oppos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