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工业园区学校734000)
做好班主任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孙秀兰(甘肃省张掖市工业园区学校734000)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育人的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更是学校教育的最基层工作。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好坏将关系到班风和学风的建设的好坏,乃至关系到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否。而班主任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是学生行为的引导者,是树建良好班级的决策者,是班级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班主任工作转变观念换位思考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要求,是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学生克服思想矛盾及不良倾向,保证其思想和行为健康发展。我认为:一是严的有度。要当好一名“严师”,要把握好心中的尺子。严格要求不等于什么都“一刀切”,而要“严之有度”,尊重个性,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应适度,从学生的一言一行抓起,从身边的细节抓起,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二是严的有方。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提出以后,要使学生自觉接受。所提出的要求再好,如果不能在实践中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内在要求,那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提出要求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恰当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及对他们的尊重,他们就会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三是严的有情。把阳光撒向每一个角落,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只要我们真正做到这点,就一定会赢得所有学生的掌声。如果有时很难把一碗水端平的话,那我们就要把微笑、鼓励与掌声多留给每一个孩子。曾经有人这样说过:“看起来,权威有个威,但基础是个情。”四是严中有慈。严格要求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而不是敬而畏之。尤其对潜能学生,只有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知道“我也能行”。所以说,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霖。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其实就是强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是一种非语言暗示。班主任首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性格、个性、气质、能力等诸因素,构成了教师完整的特定人格。有的教师从不体罚学生,和学生关系都很融洽,但学生都很“怕”他。如果学生在班里都能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向上,努力学习,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我们教师要和学生多接近,让学生产生近距离感,不要在学生面前老是本着脸,声严厉色。无声的“身教”要比有声的“言教”影响力更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经常发现学生虽然听教师的话,但他不一定会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可是当我们亲自把语言落实到行动上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带动所有的学生。以前我带过的班级中发现部分学生特别不爱劳动,我就多次在班会上强调要积极参加劳动,给他们讲参加劳动的好处,但效果总是不好。后来,我就用“身教”去感化他们。如每天我早早去做教室卫生;每当我发现教室、操场里有垃圾时,我就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在比较大型的集体劳动中,我有目的地换上便装和大家一起从头干到尾。在劳动中,我不怕脏、不怕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劳动过后又有目的地和学生谈感受,引导他们分享劳动的成果与喜悦。一个学期后,我发现原来不喜欢劳动的学生开始爱劳动了,而且涌现出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后主动帮助学生的好现象。其次,班主任要用良好行为教育学生。教师行为是学生的模范,也就是说,我们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为了使学生获得真、善、美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有所检查,有所选择,尽可能多给学生以正面影响。
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别人肯定,尤其是班主任对他的肯定。当他的某一优点被班主任肯定后,会激发出他更多的热情。班主任应多一些表扬,少一些训斥,注意循循善诱,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小学生的可塑性大,他们每人身上都有或显或隐的优点,班主任对于他们的优点应多挖掘、利用。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学生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教师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
对于小学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如果有一方面薄弱,我们的教育则会产生内耗,会形成事倍功半的状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有些要求、期望和学生的实际和我们的教育思想很可能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标准、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班主任要与家长经常沟通联系,家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家访是学校、家长、学生联系的纽带。由于农村家庭文化层次的特殊化,在家访时应给家长灌输一些现代教育观念,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并随时与教师配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行为。此外,教师还应适时召开家长会,交流沟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
班主要任对全班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家庭、爱好、身体状况、性格等。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随时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引导学生的思路,与学生的思想达成默契,达成共识。这样,学生才可以与教师亲近,才可能敞开心扉和教师交谈,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和增强自己的想象力进入“角色”,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正因“一次考试不及格而懊丧”或“回答不出教师问题而难堪”的学生。教师还要经常回忆自己学生时代的情景、经历,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换位能力;经常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需要什么?如果我是学生,我不希望什么?教师也要经常这样反省一下自己:当我犯了错误时,我希望别人批评你吗?当我做得不好时,我希望别人嘲笑我吗?当我遇到挫折时,我希望别人幸灾乐祸吗?当我情绪低落时,我希望别人冷落我吗?我一定会说:“我不希望……”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自己的学生更应该如此。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就会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总之,教师要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教师要多和学生接触,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