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215300)
打磨“金钥匙”,开启好局面
——初中语文教学导语设计初探
钱 晔(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215300)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彩导语设计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好的开场白则会使一节课起始石破天惊、先声夺人,整节课也因此会如高崖泻水,汹涌澎湃。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例子,说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某级应届毕业生对北京某个中学的一个班的初三学生进行调查:经过五个星期的观察,发现每次语文教师在讲第一句话时,至少有15个人没有在听讲;同时在通常情况下教师让打开书本到第几页时,平均有4个学生没有听到。要等到上课差不多5分钟之后,全班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
后来又有人在学习成绩差不多的两个班上,做了“导入技能效果”的对比测查。结果发现教师开始上课以后所讲的同样的10句话,在有导入的班里,最少的记住了6句(其中记住6句的只有1个人,其余都是在7句以上),10句都记住的有22人(全班共38人),占57.8%。在无导入的班里,最多的记住7句(只有1个人),还有1个人1句也没记住;记住2—5句的有26人,占全班人数(32人)的78.9%。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当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的时候,他们就能更加有效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相反则不能。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地进入状态呢?这就需要一个导入,一个精彩的导入。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又该如何导入呢?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方法。因为在我们学习的课文中,不少课文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有些是因年代产生隔阂,有些是因文化历史背景出现代沟,这时候学生往往可能出现理解障碍。面对这样的情况,在上课前教师就有必要引述相关背景材料,让学生对自己不了解的内容有所了解,便于体会文章的中心。比如,学《孔乙己》时,教师就可以谈谈封建礼教的吃人现象和科举制度摧残读书人的种种事迹。这样的导入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更深入地学习课文,也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更轻松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
对于语文课而言,复习是最好的办法,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能让学生在这一次次的复习中对所学内容有新的感悟。因为我们知道就语文课而言,不少课文之间或者在题材、思想内容,或者在体裁、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比如,在上《月迹》的时候,我就由学生所学过的关于月亮的诗文导入。这样,学生不但回顾了之前的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再如,在上《巍巍中山陵》时,我就以刚刚学过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内容引入。这时,学生马上能对一篇说明文要掌握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有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了,这样引入《巍巍中山陵》的内容就容易多了。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导入的时候可以设置疑问,诱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急切心情。在这样的探究心理状态下,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比如,上《美猴王》时,教师可问:“小小石猴是如何称王的?”“又美在哪里呢?”这样的问题马上可以抓住学生,让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去从课文中找答案。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时的效果是最好的。
这一导入法也就是在上新课时直接把题目拿出来分析。比如,在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一起来观察题目,看看从题目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发现这篇课文的题目跟别的题目有些不一样,它分正标题和副标题的。而且通过观察题目,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比如发现了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了,还知道了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看的(从“瞻仰”二字可以得知),再往深入去发现,还能知道人民的期望。有了这些认识,学生学习起下文的内容来就变得容易多了。
即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学挂图、模型、录音、录像、Flash动画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在上《叶》专题时,我就找到了相关诗文的图片。这样,学生对叶能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再如,在上《再别康桥》的时候,我就由朗读录音开始,让学生通过听录音,体会其中的感情并注意朗读的节奏。有了示范再让学生读,大部分学生就能基本上掌握其中的感情,读起来就像那么回事了。
杜威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通过不断的积累,我知道了学生对故事实际上是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就像是一块磁铁,能很快地把学生吸引住,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地进入课文所设计的某种境界之中。通过故事就可以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气氛中,使学生产生共鸣,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因此,我常常把故事引入到我的导语中。比如,在上朱自清的《春》的时候,我这样导入:曾经有个盲人乞丐,胸前挂着块写着“自幼双目失明”字样的牌子,沿街乞讨,可很少有人肯施舍给他。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穷困的诗人,诗人称自己身无分文不过可以送他一句话。奇怪的是,自从诗人在那块牌子上添了那句话之后,盲人乞丐发现人们变得乐善好施,他得到的施舍越来越多了。请同学们来猜猜,诗人送他的究竟会是一句什么话呢?学生积极思考答案。然后,我告诉学生:诗人赠送的话是:“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这句话会有那么大的魔力呢?通过这样的故事进入课文,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想知道为什么。这时候我就由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告诉我:人们之所以被这句话动容是因为他们觉得春天那么美的景色,竟然有人看不到,这个人的确是太可怜了。然后,我说:没错,你们回答的非常好。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朱自清一起去看看春天究竟有多美。
即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从而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例如,在《渔家傲》一词中,我就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想象守边将士的壮志愁情,接着又让学生设身处想象自己就是守边将士,想象自己站在那样的角度上会产生的心理,并托鸿雁将自己的话捎给远方的亲人。这样的换位思考不但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守边将士的情感,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一个个积极踊跃地发言,整个课堂就真正动起来了。再如,在上《乡愁》一文时,我就先播放一些关于乡愁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游子的凄苦,这些都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新课的导入就像一台发动机,它直接影响着整台机器的正常有效运转。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作。好的导入,出神入化,富有艺术魅力,能拓宽学生思路,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兴趣。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创设优秀的导入出谋划策,打磨好这把金钥匙,开启课堂的好局面。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