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世平 华启尧
摘 要 云斑天牛是危害巨桉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分布面广,危害严重,且隐避性强。过去多采取化学农药防治,不仅费时费力,且效果差,还不利于环境保护。为此,利用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原理,引入人工天敌花绒寄甲在四川省泸县福集镇做防控云斑天牛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基于此,对采用花绒寄甲防控云斑天牛的研究和林间防治的效果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云斑天牛;花绒寄甲;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30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02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s (Hope)],又名多斑白条天牛,属鞘翅目沟颈天牛科。国内以长江流域地区发生严重。四川省泸县福集镇位于长江边,是云斑天牛的适生区。云斑天牛成虫危害新枝皮和嫩叶,幼虫蛀食枝干,造成林木生长势衰退,凋谢乃至死亡。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泸县已陆续种植了超过0.67万hm2的巨桉林(泸县林业局天保办,2012年天保退耕还林面积统计表)。随着巨桉的生长,巨桉病虫害普遍发生,尤其是云斑天牛病情呈逐年加重之势。泸县每年大约有300多万株巨桉树受到危害。遭受云斑天牛危害的危害率达2.7%。其中,每年被害致死、风折死的植株约为4.5%。年经济和生态折价损失达1 008.63余万元(泸县森防检疫站,2012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统计表)。
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有1∶1的氧化乐果油剂涂擦、打孔注药或者人工捕杀成虫,但这些方法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果较差。为此,利用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原理,引入人工天敌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在福集镇做防控云斑天牛试验,这种防治措施有效、持久,且环保无污染。
1 材料与方法
1.1 施放花绒寄甲效果试验
2010 年,在泸县福集镇水竹村二社水壁山(样号1)、方田湾(样号2)、草坝村长园子(样号3)、古二井村五社团山堡(样号4)和堰塘湾(对照)选择4 个施放花绒寄甲点和1 个对照(以下简称试验地点),用花绒寄甲防治云斑天牛,主要是利用花绒寄甲(以下简称寄甲)成虫可顺云斑天牛蛀道寻找云斑天牛幼虫,并将卵块产于云斑天牛幼虫体上,当寄甲孵化后取食天牛幼虫,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1]。按每受害株10~15头,进行施放花绒寄甲防治云斑天牛的试验。每点施放花绒寄甲株数30~50株。施放寄甲区和对照区的巨桉树均为3~4年生,受害率20%~100%。施放寄甲选择在8月中旬晴朗无风的天气;施放寄甲 30 d后采用解剖查虫法检查寄甲控制天牛的效果。施放寄甲效果试验表明寄甲对云斑天牛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见表1。结果表明,寄甲对云斑天牛的一次性寄生率就能能达到35.3%。说明防治效果较好。
1.2 施放花绒寄甲量的试验
2011年,在上述试验地中,按每株受害巨桉树植株投蜂0、5、10、15、20头5 个处理,作不同施放花绒寄甲量的效果比较,0为对照;每一试验点处理为15株巨桉,结果如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施放花绒寄甲量的增加,寄生率也有所增长,但与投施放花绒寄甲量成倍增长的情况相比,则寄生率的增长显得很缓慢。原因在于寄甲对位于树皮表层的天牛易于进行寄生,而对于位于巨桉树髓心部的天牛要完成寄生则相对比较困难,因而大幅度的增加寄甲量并不能大幅度的提高寄生率。
1.3 持续施放花绒寄甲对巨桉树成活率的影响效果
实验表明,连续施放花绒寄甲3 a对云斑天牛的危害可以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与对照区的植株死亡率70%相比较,施放花绒寄甲区的植株死亡率只有16.7%。说明连续施放花绒寄甲在效果上具有一定的累积作用。从成本角度来看,每株10头最合适。
2 结果与讨论
防治试验表明,第一,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有比较好的寄生效果,虽然一次性寄生率只有35.3%,但可连续防治2~3 a,随着寄甲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强,在林中寄甲越来越多,云斑天牛越来越少,最终达到寄甲与云斑天牛的动态平衡。第二,应在施放花绒寄甲区以较低量连续多年施放,使寄甲逐渐提高其寄生率,强化寄甲对云斑天牛的专化型培育以增强适应性;也可以在室内采用人工的方法繁殖云斑天牛,再用人工方法繁殖的云斑天牛来繁殖寄甲,再投放于林间,以达到防治效果。第三,生物防治是一项综合防治技术,其主要优点在于对环境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可以确保环境不遭受化学农药的污染。但要在短期内提高防治效果,还需配合清除虫死木、濒死木和严重虫害枝,捕杀成虫等综合技术措施以实现尽快压低云斑天牛虫口密度,以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雷琼,李孟楼,杨忠岐.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1999,21(4):43-47.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