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博理文化身份下的翻译行为

2015-07-17 06:35张洁洁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

张洁洁

[摘要]作为一名出生于美国的中国籍犹太人,沙博理特殊的双重文化身份对其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沙博理这一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翻译家为研究对象,以他翻译的茅盾作品《春蚕》为载体,探讨其文化身份与翻译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本文指出沙博理这一杂糅的文化身份影响着他的翻译目的,进而影响他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沙博理;文化身份;翻译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6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7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在中国当代翻译史上,沙博理(1915-)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秉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1952年沙博理开始发表译作,翻译了包括《新儿女英雄传》,《水浒传》,《我的父亲邓小平》,《家》,《春蚕》,《林家铺子》等20多部中国文学作品,笔耕不辍的沙博理使得中国的文化经脉得以在国外的土壤中继续延伸。鉴于沙博理在翻译界尤其是在中国当代翻译界的重要贡献,2010年12月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1年4月他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这也是该评委会第一次把这个奖项颁给了一位没有华人血统的获奖者。沙博理,体内流着犹太人血统的华裔美,双重的文化身份对其翻译思想和翻译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内外对于沙博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是集中在对其译作《水浒传》的研究上,如研究《水浒传》中英雄绰号的翻译,粗俗语的翻译,归化异化运用等等;二是对其在中国经历的研究,三是研究其翻译思想和翻译行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第三个方面,沙博理作为一个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大翻译家,其文化身份、翻译思想和翻译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此处着手,以他发表于《中国文学》1962年7月的《春蚕》为例,探讨他翻译《春蚕》的价值观及方法和他多重的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身份和翻译目的及翻译行为之间的关系,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二、沙博理文化身份概述

国内外对于文化身份的定义各不相同。著名翻译学家哈马斯将文化身份定义为:复杂文化结构整合进入个体人格并与之相结合就构成个体的文化身份,这个定义强调个体认同的文化身份是人在社会化这个动态机制中自孩童时代就形成的。在国内,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王宁曾提出,文化身份又可以被称为文化认同,主要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尽管国内外学界对文化身份的定义各有不同,但都强调文化身份是个人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身份具有发展性和建构性,会受到民族价值观念的影响。由于译者是沟通不同语言甚至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译者在翻译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译者的文化身份对译者翻译作品的选择、翻译策略的使用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1915年12月23日,沙博理出生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上是从俄国移民来美的犹太人,接受的是西式教育。1947年4月,沙博理乘船横渡太平洋,来到中国上海,在中国一待就是60多年,他亲历目睹了中国的战争和解放,革命和发展,和中国演员凤子的结合进一步确定了他的文化身份。1963年沙博理由周恩来总理批准加入中国国籍,是当时第一批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自此,他成为了一位真正的中国人。双重的文化身份没有使沙老产生文化焦虑,相反,他很好地适应了这两种文化,并且在他的译作中实现了两种文化的巧妙融合。

三、沙博理文化身份与翻译行为

(一)沙博理文化身份影响其翻译观念

沙博理特殊的双重文化身份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他的翻译观念。沙老认为,翻译应该忠实的再现源语文本的内容和风格,做到这一点,译者不仅要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环境,同时也要了解故事中每个人物的人物性格。在沙老写给张经浩的信中,沙老曾明确表达过自己的翻译主张:“至于翻译准则,我基本赞同‘信,达,雅的主张。问题在于怎样做。我觉得,译者不但要精通所译文学作品相关国家的语言,了解其历史、文化、传统习惯,而且对他本国的这一切,也要精通和了解。译文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精通和了解的程度。”。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沙老是接受严复的“信,达,雅”这一中国翻译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标准的。

(二)沙博理文化身份影响其翻译目的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弗米尔继承和发展了赖斯的功能语言学翻译理论,提出了以目的论为主体的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在目的论中,目的和意图处于核心地位,目的论学者们认为翻译就是一个目的和意图确定的过程。因此,翻译不只是简单地或单纯地在语言间解码与重编码的过程,而是译者目的实现的过程。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相应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为到达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

沙博理在美国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在美国接受了西式教育,因此,他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都不可避免的打上了美国社会的烙印。他来到中国后,接触到和美国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化,很好地适应了这种文化并且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化,一心想向世界展现中国尤其是新中国的形象。为了让西方人认识到真正的中国,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沙博理借助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为手段,在翻译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了对源语语境的忠实以及对目的语语境接受的关注,在准确忠实的传达源语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异化、文内解释、文外加注等翻译策略照顾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的感受。

《春蚕》写于1932年,通过对一个老蚕农悲惨生活的描写,揭示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大众的在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封建地主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悲惨生活。茅盾通过对客观现实的细致描述,展现了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苦苦挣扎求生的画面,是对当时中国人及社会的最真实的写照。沙老对此类题材的作品情有独钟。对此,沙博理谈道:“作为一个文学翻译工作者的经历,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不得不阅读和分析许多中国小说——长篇小说、剧本、短篇小说。这些著作深刻地描绘了各行各业各种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感情,也自然而清楚了反映出许多封建影响。我翻译的两本书,巴金的《家》和茅盾的《春蚕》,是两个很好的例子,说明甚至迟至20世纪初,封建主义在中国意味着什么。”在这样的情感趋势下,沙老开始翻译《春蚕》。endprint

(三)沙博理双重文化身份下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观念的指导下,在为了将真正的中国文明推向世界的翻译目的的推动下,拥有双重文化身份的沙博理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是,在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补充说明,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

1.《春蚕》中称谓的翻译

在《春蚕》中有很多在中国常听到的称谓,沙博理在翻译这些称谓时,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了异化的汉语拼音的方式如老通宝(Old Tung Bao),阿多(Ah To),阿四(AhSsu),这种翻译方式在保留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改动,使其更符合英文的发音规律,更便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另外,在其他一些称谓上,沙博理则直接采取直译的方法,例如文中出现的六宝(Six Treasure),使用“treasure”直接体现了六宝在家庭里的地位,而荷花(Lotus),茅盾笔下荷花这个人物相貌出众,尤其是皮肤出众地白净,正如纯白的荷花一样,译为“lo-tus”显得更为直观,荷花这个人物形象跃然于纸,既传达中国的文化内涵,也方便西方读者理解。

2.《春蚕》中谚语、俚语的翻译

例1,你管得我?棺材横头踢一脚,死人肚里自得知:我就骂那不要脸的骚货!”(《春蚕》,200)

Think you can handle me?I'm talking about a shameless,man - crazy baggage! If the shoe fits,wear it! (中国文学,1962.7)

例2,你们怎么把我当作白老虎,远远地望见我就别转了脸?(《春蚕》,192)

You shunned me like a leper. No matter how far away l was,if you saw me,you turn your heads.(中国文学,1962.7)

例1中,“棺材横头踢一脚,死人肚里自得知”是一句中国谚语,意思是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自己心知肚明。如果直译这句话,不仅是外国读者,可能连中国读者都不能很快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此,沙博理充分考虑了文化语境对译文的影响这一因素,巧妙的将谚语典故转为了喻体,让外国读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得立刻最大的认知效果。

例2中,白老虎是一个俚语,指的是不受大家欢迎的人,如果只是将其翻译成white tiger,则完全没有“不受欢迎”这层意思,而意译为“leper”则恰到好处。

沙博理在翻译中国特有的习语、俚语时,考虑到外国读者的认知层次,大多采用意译的翻译手法,符合外国读者的认知,使得译文连贯,从而更易理解,更好的更准确的将中国文学的精髓传播出去。

3.《春蚕》中民族特有词汇的翻译

例3,“谷雨”节一天近一天了。(《春蚕》,170)

“Grain Rain”-bringing gentle drizzles-was not far off.(中国文学,1962.7)

谷雨是中国24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进入谷雨,寒潮天气基本结束,天气回暖,降水渐渐增多,这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可以说是常识,而对西方读者来说可能就不那么容易理解。这里,沙博理采取直译加文内解释的方法,既向西方读者传递了中国特色文化,又方便他们的阅读理解,一举两得。

沙博理曾说过,“做文学翻译也要有立场、有观点、有世界观,知道自己爱什么、恨什么,才能选择自己最想让外国受众知道的东西,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中国。”沙老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多数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在保留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文内解释、文外加脚注等方式,不影响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的整体阅读效果。

四、结语

沙博理是中国当代翻译史上不可忽视的大翻译家,他双重的文化身份对他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春蚕》这部小说的翻译尤其是翻译策略的选择正是体现了他的翻译观,即让真正的中国文明走向全世界。沙博理集中西文化于一身,他锲而不舍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是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黄玉雪小说《华女阿五》的文化范式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身份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