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文教学之“语”

2015-07-17 01:10:44宗成倩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课文语言语文

宗成倩

【摘要】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我们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发挥的语言的功效赋予学生知识和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尚情操。本文从六个方面探索语文教学语言的魅力及其作用。

【关键词】语文 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35-02

刘禹锡诗云:“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有磁性的教学语言,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霖,是教师教学魅力的外化。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情感神韵,用充满表现力的教学语言去撩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学得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语文教学语言的研究。

一、言之有物

教师的每一堂讲课,应做到既准确又生动,既有形象性,又有逻辑力量。如果记录下来就是一篇篇或记叙或描写或议论或说明等的范文。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做到言之有物,教学语言要通达、充实。“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苏轼语)。教师的每句话,每段语,都像血液流贯全身那样脉脉相通,明晰畅达而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使每一堂语文课都力求做到韵味充足,内容充实,让学生从教师饱满、丰富的教学艺术中含英咀华,尽情品尝,领略课文的真谛,从而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教师授课要做到言之有物,也即课堂上不说空话、套话、闲话,要用简约的语言讲述较大容量的知识,使学生尽可能从丰富的语文教学中掌握全面的知识。如讲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要抓住感情这条线索,使用通达的语言,讲出为什么课文始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情调?通过课文精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立意,理解课文的精华,掌握艺术特色。

二、言之有理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的思想性、艺术性,课文的精华所在,使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必须做到分析透彻,言之有理,从而使作者和学生心灵上产生共鸣,息息相通。切实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突出特点是什么?效果如何?使学生心悦诚服,在思想上得到教诲,在知识上得到教益,在能力上得到提高。这时的教师像一个驾航的舵手,紧紧把握航向,及时调整航行的角度与速度,目的是诱导学生避免“无的放矢”,偏离教学轨道。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保持“教”与“学”的高度协调,才能产生同步共振的高效率,学生才能不断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时,我采用层层递进和类比的教学方式,抓住“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运用详实的材料,以言之有理的分析、判断,进行论证说理,来阐明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本文的现实意义,这样学生在教师严谨、缜密、确凿的教学中,领会到文章的真谛。

三、言之有情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技工院校学生对语文课或多或少都有不喜欢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原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是教师在讲课时缺乏“情”字。一个教师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没有情感交流是上不好课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言之有情,对于课文中生动曲折的小说,意境深邃的诗歌,优美形象的散文,要突出其深刻恣肆的感情,用绘形绘声的语言、溢于言表的感情,讲授出其感人肺腑之处,使学生如置身于作品的浓情氛围中,从而通过教师、作者、学生三者的情感交流,去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譬如,当课文的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就必须以愉悦的心情去感染学生;当课文的基调哀怨悱恻时,教师就必须以沉郁的心情去感染学生。教学语言要适应课文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把作者寓于人、事、景、物中的情理表达出来,用作品中的高尚情操陶冶学生,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教师一定要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情动于衷,而言溢于表”, 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提高学习效率。

四、言之有味

有一幅“踏花归去马蹄香”的画,画面上不见一花一草,只有几只蝴蝶围着马蹄翩翩飞舞,画面虽然简单,但所表现出来的寓意,却能激起欣赏者的丰富联想,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讲授出课文的艺术魅力呢?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教学语言最忌枯燥无味,语文教学尤其不能“言之无文”,让学生领悟出课文的韵味,这就要求教师授课要做到“言之有味”。语文教学通过三个层次来实现,第一层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第二层引导学生把握方法,第三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妙处。我们语文教师尤其要强化这个层次,才能使学生感悟“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和魅力,才能吃出“味道”来。教师也要像作家一样,点化出文章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闪光点和传神之笔。如在讲授《项链》时,我抓住结尾处,当路瓦栽夫人得知她历尽艰险所赔偿“项链”是假的时,她“啊……”我抓住了这个省略号,启发学生体会和发掘省略号所包含的千言万语。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效果。由于授课时,力求言之有味,着意点拨这些佳妙之处,因此学生容易心领文章的思想,神会作者的用心,教学效果自然就会突出,“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的东西,在不平凡中找到平凡的东西”。

五、言之有方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最忌平淡。语文教学也同样忌讳平淡,“教有多术,教无定法”。 语言丰富多采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讲文章要从文章的具体特点出发,寻求恰当的教学形式和采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力求做到每一节课的课堂结构:开头引人入胜,中间丰富多彩,结尾浮想联翩。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采用最适宜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张弛有致,声情并茂,使学生听起来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讲议论文,用议论分析的语言,严谨有力;讲说明文用说明解析的语言清晰直白;讲抒情文,用深情的语言,形象生动。这样,课堂教学不仅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有利于师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六、言之有趣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掌握好课堂的教学语言,用生动的语言去讲述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用准确的语言去讲演主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理性的充满激情的语言去讲演主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心灵;用幽默的语言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的语言是教师的生命,更是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我们就要不断地向古今中外名篇汲取,向鲜活的生活汲取。“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我们语文老师,都应该用自己美的语言“粘住”更多的学生,让我们的语文课闪亮生辉。

参考文献:

[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侯文杰.

猜你喜欢
课文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