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华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30-01
当前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开,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已经逐渐地被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所取代。但是目前中小学还有大部分教师,只顾短期效益,不从长远角度出发,仍然延续使用着陈旧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教育的向前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乔伊斯·韦尔在《当代西方教育模式·绪论》中提到“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据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要求,改变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抑制学生能力发展、妨碍学生创新精神的旧的教学模式,构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杨小微在《教学模式研究的方法论三题》中指出:“一旦我们掌握运用基本模式的各种技能,就能通过学习新模式和通过联合,改造基本模式而创造新模式来扩展这些技能。”他的论述为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提供了理论依据: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就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广大教育工作者根据教育规律逐步摸索、探求和实践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结构形式。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产生、形成且获得社会承认得到普及,都往往能从某个方面体现一定的历史阶段在教学研究上达到的水平。模式的形成必须概括了许多教育家、学者及广大教师在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方面的成果。创新型教学模式是在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创新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及第三次全教会精神上产生的。目前逐步被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认可和使用。创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相比突出体现了三个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学习知识的方法,也就是指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决不是授之以“鱼”。教师教学时应该用兴趣去吸引学生思考、探索、分析和综合,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鼓励大胆的质疑问难,号召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疑问和见解,指导和组织好学生学习,而不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全国著名的特级女教师于满漪也曾讲过:“施教之功在于启发、诱导、点拨、开窍。”这些论述说明了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如何认真地“教”,而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认真地“学”;不在于如何满足于学生的“学会”,而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会学”。即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总之,创新型教学模式之所以被广大教师认可和使用,概缘于此。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的主体地位。应试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师单向的应付考试的知识的灌输,处于被领导、管理和服从权威的被动的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压抑,既谈不上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置学生于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从观念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课堂上放权给学生,学生可以在教师营造的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思维活跃,联想丰富,遐想驰骋,敢于发现,敢于置疑,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把心灵深处的想法畅所欲言地表达出来。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成功意识得到实现。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动力得到充分的增加,学习的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
三、教学过程的转变
教师由过去讲授说明的过程转变为通过创设情景、问题探究、协作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其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构思,精心地设计,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设计教学过程要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协作学习,达到相互取长补短,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兴趣引入课堂,使学生带着兴趣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且不觉得有任何疲劳和负担,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好奇和兴趣,各种感官协调活动,养成动口、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全身心投入学习。
综上所述,创新型教学模式既有理论基础,又被教育实践所证明,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出的学生思维开阔,意志品质坚强,有韧劲,肯钻研,有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前新的课程改革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