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艳秋(三明学院体育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0)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福建省体育局、教育厅、统计局、旅游局等单位《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福建省作为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试点省份,在2013年2月至12月全面展开该项工作,对2013年12月31日前建设完成的体育场地进行了全面普查。本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已顺利完成,普查数据与结果通过相关部门的评估验收。
本研究将根据本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对于福建省从2004-2013年十年来有关公共体育场地投资结构和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中对于投资特征中的若干指标数据,采用动态相对数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近10年来的公共体育场地投资结构的特征及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为今后福建省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与投资状况提供客观依据和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相对数分析法、数学关联分析法等。
采用动态相对数分析的方法,方法的实施主要包括原始数据的提取、预处理,与相关系数和比较分析等。
将2004-2013十年内福建省对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金额汇总如下。为了充分体现了动态意义,呈现十年内投资结构变化的情形。采用动态相对数的三种形式:定基比、环比、年增加值进行分析。将福建省对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总值与福建省生产总值相比,考察福建省对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
表1 2004-2013年度投资一览表
(1)定基比。
以2004年福建省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总值作为基数,将之后九年的指标数值与之相比。由分析结果来看,2004-2013十年间,指标的定基比出现总体发散趋势,说明投入资金量总体增长趋势。但发散程度并未逐年增大,而是个别年份偏低。其中,2011年的投资总量最大,已达到2004年的6.5倍。
(2)环比。
将各个时期的指标数值与前一期的指标值相比,用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环比=qi/qi-1×100%。由表中看出比较结果,在2004-2013十年中,有五年的投资金额大于100%。也就说明仅有这五年的投资金额大于前一年。2006年的投资上升幅度最大,与前一年相比达到了274%。从总体来看十年间的投资金额,并未是逐年增加,出现了阶段性的上升与下降,说明投入资金额不稳定。
(3)逐年增加值。
由表看出,2007年、2009年、2012年这三年的逐年指标为负增长。纵观2004-2013年的资金投入情况,定基比值是总体增长,突出表现在2006年、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到2008年北京奥运期时期我省体育场地投资出现一次小高峰,北京奥运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省体育场地的发展。根据2010-2012年投资数量的突出表现,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大部分是建在农村和社区。这充分体现了《全民健身条例》关于“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的贯彻落实,进一步促进了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从表1的后两项指标来看,投资数量并未随着GDP逐年增长,占GDP的最大百分比是在2008年的0.263。
表2 2004-2013年区域投资状况一览表
由表2看,调查显示:福州、厦门、泉州经济发展迅速,2004-2013十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7300.81(亿元)、18175.6(亿元)、30945.08(亿元),这三个地区就占了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0.7%。考查用于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时发现此区域的金额数量显示较大,占全省总投资金额的58.9%。明确地说明了体育场地的建设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调查结果显示,三明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第六,然而投资量超过了漳州、龙岩位居全省第四。人均年投入量居全省第三。进一步深入调查原始数据经费来源时发现,三明市中心体育场的建设资金量占较大部分。此场地建设,为迎接2011年的省农民运动会时,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2006年在龙岩举办的省运会都为当地的体育场地建设起到了拉动作用。由此说明了,重大赛事的开展是拉动体育场地建设投资的又一大因素。
表3 2004-2013年福建省公共体育场地资金来源一览表(单位:万元)
由表3看,纵观十年间我省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资金来源,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是场地建设的主要来源。社会捐助的资金本身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特点从表3中也能看出,不能成为财政来源的主题。体育彩票的发行量又受到一定的数量限制,所以体彩公益金也不会成为资金来源的主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不断完善,社会资本和私人资本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在实践中对包括群众体育场地在内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目前,政府、市场和自愿组织三方相结合的供给新模式已初见端倪。然而,无论采取何种供给模式,政府终会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核心部分。政府有向公民提供服务的责任,因而,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的来源部分始终是主题部分。
(1)从总体来看十年间的公共体育场地投资金额,指标的时序数列不属于平稳增长型数列,不存在周期性变化,因此,并未是逐年增加,而是出现了阶段性的上升与下降;
(2)福建省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数量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的公共体育场地的投资建设是以当地经济发展为基础的。重大赛事的开展是拉动体育场地建设投资的一大因素;
(3)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是我省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主要来源。资金来源的其他渠道虽然呈总体上升阶段,但无论采取何种供给模式,政府终会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核心部分。这一现象主要是由行业本身的特征决定。
(1)根据各地区特点,科学把握体育场地建设发展多层次、多目标规律,注重体育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逐步改善县市区的体育场地投资不平衡状况;
(2)重大赛事的开展是拉动体育场地建设投资的一大因素。各地市要抓住机遇,积极申请与策划重大活动,从而拉动资金对公共体育场地投入;
(3)各级政府要持续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一方面继续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将场地建设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1]丛湖平.体育统计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魏华,权德庆,雷福民,李伟平,樊冬菊,王楠,王璠.中国群众体育场地发展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7).
[3]杨吉春.吉林省群众健身体育场地问题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2).
[4]许月云,许红峰,叶建芬.侨乡泉州体育场地经济成分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