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瑶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五幼儿园
浅谈幼儿的学前教育
马瑶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五幼儿园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学前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学前教育是幼儿的启蒙阶段,对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启发幼儿智力,提高素质,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将简单介绍笔者对幼儿学前教育的几点认识。
幼儿;学前教育;认识
学前教育是指家长及幼师通过各种方法和实物系统的、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开发幼儿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学前教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而且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关注,通过家长及幼师的积极引导,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幼儿虽然年幼,他们的思维很具体形象、思想很不成熟,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人不能因为幼儿还小,对大人的依赖而无视他们意识和想法。幼儿在两三岁时,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他们会提出“我自己做”、“我自己来”等的要求,这是幼儿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现象。可是在现实情况中,大人们往往担心他们自己无法完成而代替包办,这不仅剥夺了幼儿学习、锻炼的机会,而且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国外,任何情况下,都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都没有权利去限制或支配孩子的行为。他们非常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在同孩子说话时,大人不仅仅要认真倾听,而且要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与大人的平等和来自大人的尊重。
幼儿眼中的世界是一个与成人世界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在幼儿的世界中,他们不是按照习惯性的常规或理论来分析事物合不合理,而是根据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来表达可不可爱、自己喜不喜欢。在认识这个世界时,他们往往凭借某种臆想或即兴、奇异的想法看事物,因而他们眼中的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赋予变化的。因而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遵循幼儿自然的发展,不论他们的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而在现实情况中,家长和教师普遍缺乏等待幼儿自然成长的耐心,迫不及待的要求孩子学这学那,强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而让孩子过早的投入到所谓的“学习”中,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盲目的举动,背离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加重了幼儿的认知负担和心理负担。每个孩子有自己自然成长发展的时间表,大人切莫“揠苗助长”,而应让他们按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走完每一个发展阶段。
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天性。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间的这些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根据每个幼儿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才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平等、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谨记,对幼儿的信任和尊重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最佳营养品。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谅解孩子的过错、过失时需要有正确的心态。当孩子有了错误或过失时,他们自己思想上就处于惶惑和不知所措的状况中,对与幼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是非对错的说教,而是具体的引导,教师的理解,最容易触动他们柔软的心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引导。如当班中一名幼儿向教师哭诉另一名幼儿抢他的玩具时,教师可以跟抢玩具的幼儿说:“你是不是想要和他一起玩耍?那你要礼貌的问他,征得他的同意后再一起玩。”这样教师的期望和理解使幼儿明白如何礼貌的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教师可以跟被抢玩具的幼儿说:“你想要和你一起玩耍,这个玩具两个人一起玩耍更有趣哦。”这样教师的期望和理解使幼儿明白要学会分享,乐于分享。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就如同小孩子走路一样,没有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走路的,总要经过数次跌倒后才能学会。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不能因为孩子跌倒了就惩罚他,反而应在他跌到时鼓励他、帮助他,宽容他,并引导他,唤醒他的自主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训斥、过度忠告等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并无好的教育效果。往往造成大人觉得孩子越烦,孩子越不听话,这就是不尊重孩子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如同流传千古的故事:“将相和”,宰相蔺相如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在廉颇扬言要侮辱他时,他选择了尊重,对廉颇采取了宽容和忍让的态度,终使廉颇感动与惭愧,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成为史书上的一段佳话。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尊重孩子提出的意见,用平等的态度来引导孩子。那么教师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也定会赢得孩子对教师的尊重。只有对孩子热爱和尊重,才能创造教育的良好条件。
尊重不是一味的顺从,而是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宽容是一种胸怀,是一种美德。教师对孩子的过失、过错要抱一颗宽容之心,当然宽容不是放弃不管,而是洞察教育对象,掌握教育主动权,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的一种积极措施;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并学会爱别人、尊重别人,从而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