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筛查不合格献血者的管理与沟通技巧

2015-07-16 11:34孙淑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11期
关键词:献血者沟通管理

孙淑芳

[摘要] 建立和实施献血者献血后血液筛查结果信息回告,是献血服务后必须履行的重要工作。利用群发短信、电话沟通和对献血者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告知献血者,对不合格献血者主要以电话告知和面对面交流方式为主,实践证明科学地管理这部分献血者,做好这些献血者的信息反馈,得到献血者的理解至关重要,对稳定这部分献血人群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献血者;不合格;管理;沟通

[中图分类号] R392.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1-0139-04

[Abstract] To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screening results feedback systems for blood donors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be fulfilled after the blood donation service. Its important to inform donors with bulk SMS,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and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And to inform unqualified donors through telephone or face-to-face to gai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is essential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is population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t for stabilizing them.

[Key words] Blood donors; Unqualified;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对献血者所献的血液进行筛查是采供血机构的日常工作,也是血液用于临床前的必检环节,如果筛查出血液病毒标志物,该份血液便被淘汰,不能用于临床。因此,加强献血前的健康教育,对献血者普及无偿献血、献血无损健康等各种基本知识,让献血者了解献血会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能够为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建立强大的无偿献血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1]。根据《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血站应当建立献血者信息保密制度,为献血者保密。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与感染已知有几十种之多,而且不断有可以通过输血传播的新病原体被确认;至今,其中最严重的仍是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2]。按照国家卫计委关于《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均要进行严格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无偿献血中有少部分不合格血液要做报废处理[3,4]。让献血者及时、准确地了解献血后的血液信息,尤其是对不合格血液献血者的信息反馈,是血站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献血者,如果告知方式或言语不当,会引起献血者的不满意甚至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因此,如何做好这部分工作,取得献血者的理解,对于无偿献血的开展、巩固、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及提高献血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1 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

HBV、HCV、HIV是输血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血液筛查普遍使用ELISA方法,筛查的是相应病毒的抗原和抗体,而窗口期、病毒变异、试剂特异性、手工操作等因素可导致HBV、HCV、HIV的漏检[5,6]。为了缩短窗口期,降低输血传播传染病的风险,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将核酸技术引到血液筛查中,我国也在2010年将核酸检测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试点工作。核酸筛查是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Nucleic Acid Testing,NAT),其基本检测步骤包括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青岛市中心血站对血液筛查项目ALT采用速率法,当ALT≥50 U即判定血液不合格。抗-TP采用的是双试剂ELISA法。从2010年6月份开始对HBsAg、抗-HCV、抗-HIV进行ELISA与NAT互补检测,即一遍ELISA一遍NAT。两种方法筛查血液均呈无反应性,血液检测为合格。两种方法筛查血液均呈有反应性,血液检测为不合格。两种方法一种有反应性,一种无反应性,应用检测有反应性的试剂再做两孔复试,以避免操作误差影响实验结果。两孔均无反应性血液检测为合格。其中一孔有反应性的,血液确定为检测不合格。统计2011~2013年度采血人数共205 880人;其中ALT不合格人数3670人,平均比例1.21%;HBsAg不合格人数 565人,平均比例0.19%;抗-HCV不合格人数319人,平均比例0.11%;HBsAg、HCV、HIV 核酸检测不合格人数144人,占0.07%;抗-TP不合格人数1019人,平均比例0.35%;抗-HIV不合格人数10人,占0.01%。在各项不合格指标中,ALT最高,抗-TP的不合格人数也占有较大比例。

2 不合格献血者的管理

输血所致的传染病一直是国内外输血界所关注的热点,由于实验技术的改进,经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但经输血传播疾病的事件仍有发生,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这种危险主要来自病毒感染窗口期献血、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感染和人工操作错误[7]。每位献血者都希望自己的爱心血液能用到急需血液的患者身上,献血后得知血液筛查指标不合格,对献血者的心理是有影响的,因此,血站有责任对他们进行友好地沟通并保护其权利。其中ALT不合格可作为再次献血的对象,而HBsAg、抗-HCV、抗-HIV、抗-TP不合格则视为永久不能献血。沟通的原则如下。

2.1 专业授权

反馈信息人员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熟悉血液检测程序,对所产生的检验结果能够做出清楚详细的解释,了解医学基本常识,并能为献血者提供合理化的个性建议,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献血者的心理,做出合理的解释,取得献血者的理解。

2.2 诚信

反馈信息的人员需具备诚信、同情、耐心、理解等职业素质,首先要肯定无偿献血者的爱心,动机是值得表扬的,以诚信的态度打消献血者的疑虑,献血者所献血液虽然不能用于患者,但献血者的献血量依然享受青岛市的表彰及免费报销血费的各项权利,使献血者在心理上得到一定满足。

2.3 保密

对献血者的个人隐私保密是血站对献血者的承诺。电话通知献血者,首先要核对献血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确定是否献血者本人接听电话,且是否方便接听电话,对献血者的谈话内容严格保密,重视献血者的信息保护,就是对献血者的尊重,保护献血者的权利。

2.4 谨慎

与献血者沟通时,针对危险行为不能献血的原因,做好健康教育。注射毒品、卖淫嫖娼、同性恋、双性恋等行为都属于危险行为[8]。尽量避免不合理解释对献血者产生的影响,要表明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仅表明捐献的血液不符合国家血液标准的要求,不作为感染疾病的诊断依据,使献血者不要产生恐慌心理,并为献血者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提供合理化建议。

2.5 记录归档

必须做好不合格血液通知记录,记录的内容根据血站质量体系中的受控表格,包括献血者的献血码、献血日期、姓名、身份证号、电话、不合格项目、通知人员姓名、通知日期,有特殊要求的只要符合质量体系规定,尽量满足献血者的要求,并在信息化系统中做好电子记录,纸质记录年度归档,永久保存,以便后期追溯。

3 沟通技巧

无论献血者哪一项血液检测指标不合格,都要先表扬其无偿献血的精神,充分肯定献血行为。态度热情、耐心,让其感受来自血站的真诚服务,针对不同的筛查结果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

3.1 电话告知

诚恳、亲切、热情,体现专业性[9]。对他们解释血液检测方法及不合格可能产生的原因,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少用医学专用词语,让献血者了解血液筛查的标准,并对其宣传献血及用血基本知识,打消血液不合格对个人隐私被暴露的疑虑,并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对少数永久不能献血者,设置保密谈话室,采取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与其交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法律纠纷。

3.2 ALT不合格

引起ALT不符合献血条件的影响因素很多,如饮酒、疲劳、剧烈活动等,经休息、调整后,能较快恢复正常,有报道显示中国乌鲁木齐地区有近20%的男性肥胖献血者ALT异常,ALT异常率超过正常男性正常献血者5倍[10]。ALT活动增高的原因与血液标本的存放温度、时间亦有密切关系[11]。工作人员电话通知献血者时,应首先稳定献血者情绪,告知ALT是肝脏的代谢指标,与休息不好、长期疲劳、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均有关系,而且血站检测标准要求高,检测结果没有临床诊断疾病的价值。单项ALT增高,身体如无不适,6个月后还可以继续参加无偿献血,但献血前必须进行ALT筛选,以确定是否适合再次献血。合理化建议献血者日常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平时多运动,清淡饮食,再次献血时的注意事项等,大部分可得到献血者的理解。

3.3 HBsAg不合格

据估计,全世界HBsAg携带者有2.15亿人。2007年研究表明我国1~59岁年龄组HBsAg携带率占5.84%[12]。由于我们采血前要求对每一位献血者进行HBsAg筛选,强阳性几乎没有献血的可能性,现在的检测方法ELISA与NAT产生互补作用,HBsAg呈反应性的献血者比例降低,告知献血者时说明血液有反应性并不代表是乙肝携带者。对合并ALT升高者建议到医院进行肝功能及乙肝五项检测,最终结果以医院检测为准,并得到献血者的认可。

3.4 抗-HCV不合格

丙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吸毒等方式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13]。HCV感染人体12 d可检测到HCVRNA,因此HCVRNA检测可以大大缩短抗-HCV检测的“窗口期”,对于输血安全意义重大[14]。告知抗-HCV不合格的献血者同HBsAg不合格者相似,对于合并ALT不合格者建议到医院做肝功能及抗-HCV检测。检查结果以临床医生意见为主,以免耽误疾病的治疗。

3.5 抗-TP不合格

有资料显示我国性病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5],从上述不合格比例也可以看出近三年青岛市献血者的抗-TP不合格比例位居第二,梅毒感染率上升与现在的社会转型有很大关系,人口的流动,社会风气的转变,都是导致梅毒感染增高的因素,因此,在献血咨询时做好问询保密工作,对有高危险行为的人员劝其退出献血,ELISA法检测抗-TP易受机体疾病、标本溶血、仪器设备、试剂质量、方法学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结果出现假阳性,宁夏张巧云等[16]实验研究的ELISA与TP-PA(梅毒患者特异性血清学试验)有良好的相关性,对抗-TP不合格者建议进一步采用TPPA方法确证,以便于对献血者正确地履行告知义务,树立血站良好形象,减少医疗纠纷。血液筛查抗-TP不合格者,一般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听取临床医生的建议。

3.6 抗-HIV不合格

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免疫缺陷疾病。已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严重威胁生命和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7]。抗-HIV的检测方法遵照我国《全国艾滋病检测规范》,对呈阳性反应的样品,需要进一步到疾病控制中心做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olt assay,WB)确证。在未得到HIV确证之前不予反馈信息。对确证实验阳性的,血站负责通知,虽然血站检测血液有反应性,但因为试剂灵敏度、操作技术、交叉抗体等原因可能会产生假阳性,疾控中心是HIV确证的权威部门,确证阳性对身体无任何影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血液筛查假阳性是否可再次献血没有明确描述,劝其不要再参加无偿献血,解释需要耐心细致,消除献血者不必要的恐慌与顾虑,对索要检测HIV确认报告阳性的献血者,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填写服务信息对外发放审批表,相关领导签字确认后,通知献血者携带身份证到血站领取,并且做好记录归档。对疾控中心确证抗-HIV阳性的献血者,由疾控中心布控防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治疗。

献血时,献血体检表中已告知献血者,献血检验结果只是安全输血的需要,不能用于保险、疾病的诊断或其他目的。其目的就是告知献血者,血站是血液筛查单位,出具的结果只针对血液,不针对人体,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按照相关规定血站应通知献血者检测结果,这样,一是告知他到正规医院或疾控中心做确证实验,以便及时治疗或及时消除疑虑;二是目前血站献血者信息是计算机管理,其数据没有上级明确规范要求不能修改。所以,血液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今后也就不能再次献血,因这些献血者信息已被计算机认为永久不能献血,目的就是确保信息库可以献血的人群是低危献血者,目前已知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因素有:一是试剂厂家试剂盒包被的抗原成分配伍及使用抗原的纯度不同而产生差异性,二是人体血液不是一成不变的恒定物质,它会随着人体免疫系统、摄取食物成分、血液系统酶类物质等因素变化而产生不同变化的复杂组织,所以,血液某些成分都有可能影响、干扰血液检测结果,有少部分无偿献血者在采供血机构的血液检测结果呈反应性,而在医院的血液检测结果却是正常的,这在业内称为“假阳性”。血液检测试剂存在着实验灵敏度与特异性问题,两者是反向关系。一般灵敏度越高,试剂的特异性就越差;特异性越强,试剂的灵敏度越差。血站为保障输血安全,一般使用灵敏度高的试剂,以最大可能地检测输血传播性标志物。而医院为保障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一般使用特异性好的试剂,以减少非特异性物质的干扰。美国AABB统计数据抗-HCV假阳性37%,HBsAg假阳性62%。针对这部分无偿献血者,目前国内采供血机构的处理方式是将其永久屏蔽或淘汰。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处理方式的弊端越显突出。因此,对献血者屏蔽、召回及归队的探讨提到了议事日程。为保证血液安全,对真阳性者进行永久屏蔽,对假阳性者进行暂时屏蔽,经一定时间延缓后,对确证为假阳性的献血者,召回再次检测血液,召回检测合格后,归队允许其参加献血。这对缓解血液供应紧张状态、正确告知献血者身体状况、提高血液检测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无偿献血工作任重而道远,做好献血后的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保证血液检测合格率,应加强献血前咨询,增强医务人员的咨询技能,使高危献血者自我排除[18],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献血服务质量体系,从低危献血人群中采集血液,确保血液质量。建立献血者招募指南,以自愿、无偿的低危人群作为征募对象,鼓励自愿定期无偿献血者,在采供血量稳步增加的同时,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书芳,张美萍. 如何做好不合格献血者的信息反馈[J]. 医药与保健,2014,(3):150-155.

[2] 王憬惺,李武平. 输血技术[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7-198.

[3] 李彩莲,余文潮. 肇庆市无偿献血1149份不合格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114-117.

[4] 王彩罡. 枣阳市2010-2012年献血者不合格原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 64-65.

[5] 张柳明,陕柏峰,焦东丽. 2010~2012年太原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3):108-109,112.

[6] 冯秋霞,张隆穆. 青岛地区63 846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筛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4,27(7):733-735.

[7] 刘璨. 献血前健康教育在保证血液质量中的作用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4): 570-573.

[8] 王天恒,董志伟. 承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HCV、HIV感染情况调查[J].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1):68-71.

[9] 王明民,孙森. 实用血站质量管理[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116-150.

[10] 张金萍,邢颜超. 乌鲁木齐地区男性献血者ALT异常与肥胖的关系调查[J]. 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56-57.

[11] 刘正敏,李德. 血样标本存放温度和时间对ALT检测的影响[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23-125.

[12] 王憬惺,李武平. 输血技术[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1-176.

[13] 李爱新. 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CV阳性者的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9(30):272-275.

[14] 王憬惺,李武平. 输血技术[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8-170.

[15] 梁国均,邵长庚. 全国性病流行现状和趋势分析[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35):65-70.

[16] 张巧云,高金丽. 对梅毒筛查中血液集中化检测TP筛查不合格样本确认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2):153-154.

[17] 巫贡晓,施冬梅. 珠海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J]. 海南医学,2014,25(20):3021-3024.

[18] 李仲平,郑优蓉. 广州市单位与个人无偿献血输血相关传染病筛查结果分析[J]. 广州医药,2012,43(4):45-48.

(收稿日期:2014-12-30)

猜你喜欢
献血者沟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