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巍
[摘要]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利用单一找矿方法进行找矿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当代地质找矿中,我们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同时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以期提高矿床发现能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地球化学就是一种新的找矿方法。就地球化学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作用,本文作了浅谈。
[关键词]地球化学 找矿 作用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253-1
1关于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及其特点
地球化学或称地球化学找矿,地球化学探矿,简称化探,是以地球化学及矿床学为理论基础,以矿产勘查为主要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方法学科。近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逐渐兴起,是一门全新的学科。
地球化学测量是通过系统的样品采集来捕捉找矿信息的。采样对象的确定,决定于矿产勘查的目的任务,决定于地质条件,也决定于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景观条件。
地球化学测量所研究的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基本上属微量元素,其含量一般较低。为达到地球化学测量的有效性,要求样品的采集及加工,必须严格按着规范进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及可靠性。
地球化学测量是通过元素的异常分布来进行找矿的,因此需要建立正确合理的找矿异常模式,对异常进行正确的解释评价,是最终达到找矿目的的关键所在。
2地球化学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作用
应用地球化学的方法进行找矿其优势比较明显,如操作简单、效率较高、费用支出少、在这一领域中的推广率比较高。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发现地质工作中存在异常问题的地区,确定找矿工作的明确方向。在具体的地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位于矿山周围的隐状矿体和盲矿体,准确了解矿体的具体延展方向;在农业领域,通过它可以时刻跟踪植物的生长状态等。
主要化探方法的应用及地质效果如表1。
但是,在有的领域发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深层次地壳处的矿体,矿床的具体地带等,需要不断进行努力和完善。随着矿产勘查难度的加大,特别是找矿对象的改变,即由找地表浅成矿转向寻找深部盲矿,找矿难度加大,常规的方法难以达到找矿目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新的化探方法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这些新的地球化学方法有:
2.1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
这种化探方法适用于厚层覆盖区;面积性普查找矿的区域,其主要原理是测定样品中多种民晕离子的代参数——电导率,来达到找寻隐伏矿体的目的,属地电化学找矿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自己的特点:示矿信息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误差小、成本低。
2.2地电提取离子测量法
地电提取离子测量法适用于在详查阶段查证异常阶段,在需要确定验证工程位置时适宜采用。其方法原理为:利用多个阴极和一个共同阳极组成回路,向地下长时间通电,促使深部矿体离子群两极分化,并向地表运移,在地表接收与矿体相关的成分。与其它方法相比,它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即电提取异常是离子态;找矿深订大;区分异常与非异常能力强;可发现弱异常。
2.3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适用于大面积普查找矿阶段。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是在土壤中汞气测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采用控湿热释放装置对土壤样品测量叠加价态汞。这种化探方法快速、简便、效率高、经济找矿效果显著。
2.4构造射气测量法
构造射气测量法主要用于预测受构造控制的隐伏矿体。该方法主要利用野外实地测量由镭同位素衰变产生的气态放射性元素——氡气,来进行探测隐伏构造。采用这种方法,可大致确定构造破碎带位置及其活动性,属物探、化探综合方法。
总之,近年来由于区域地球化学找矿的发展,使这门学科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从单纯的以找矿为目的而扩展到地学的其他领域,可以说,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唐欣韵.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野外地质应用[J].魅力中国.2014.13期.
[2]张逸阳.区域成矿学及中国区域成矿特征研究[J].科技资讯.2008.03.
[3]朱裕生.矿产预测理论区域成矿学向矿产勘查延伸的理论体系[J].地质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