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的自我救赎

2015-07-15 11:28丁杰
支点 2015年7期
关键词:魅族京东小米

丁杰

尽管小米的成功很难被复制,但竞争对手从来没有放慢追赶的脚步。

6月2日,魅族推出定制版天猫魔盒,这是继推出采用阿里云OS系统的手机产品后,魅族和阿里巴巴联姻推出的第二款硬件设备。同样以智能手机为切入口的魅族,正积极构建一套智能生态链。

而就在几个月前,魅族宣布了2014年度的出货量数据,单月出货已经达到200万级别,相比于2013年单月二三十万台的出货量,如同一个沉睡多时的账号被激活。

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创始人黄章复出,特别是在阿里巴巴入股后,提出拥抱移动互联网、借助资本力量的魅族,能否再现昔日辉煌?

黄章复出

魅族的改变,要从黄章结束“闭关”说起。

2014年初,黄章正式复出,作为公司创始人和灵魂人物,他的最大任务,是解开自己对魅族的束缚。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很多人习惯把魅族和黄章画上等号,无论是公司文化、股权结构,还是产品策略与驱动模式,黄章便是魅族的代言人。

靠MP3业务起家的魅族,于2007年进入智能手机市场,随后发布的M8和M9,代表了当时国内的领先水平。但在当时竞争还不算激烈的环境下,魅族的市场策略过于保守,产品迭代过慢,没有乘势将品牌和规模推上更高台阶。

魅族科技研发中心总监李柯辰告诉《支点》记者,那时研发速度过慢,每年仅推出一款新产品,完全跟不上市场需求。“当时,魅族追求的不是市场扩张和利润,而是一种自我成就感的实现。”

那时,魅族完全处于“老板驱动”阶段。黄章追求极致,企业也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图片往左移一个像素,连这么细致入微的地方,老板都不放过。”魅族的一位技术人员说。

也正是那个时期,魅族达到了巅峰,MP3和智能手机的社会渠道销售量,长期占据全国第一的位置。

转折出现在2013年。此时,移动互联网发展如日中天,随着小米等竞争对手崛起,魅族出货量差距逐渐被拉大,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地位也不断下滑。

黄章开始感到焦虑,不断反思魅族和自己此前的决策能否跟上时代趋势。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意识到自己之前融不进外界的原因是过于偏执,对社会缺乏理解认同。

此后,魅族进入到“后黄章时代”。2010年,黄章搬出魅族大厦,把日常工作交给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白永祥负责,自己则住进海湾半山腰里的别墅。用魅族员工的话说,“老板闭关了”。

白永祥形容黄章,一个月出门一次或只为理发,每天的工作则是泡魅族论坛,无休止地钻研手机硬件和UI(用户界面)设计。黄章此前甚至从未到过北京、上海,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领域,足不出户的黄章,显得十分另类。

“当初确实不太看得懂资本运作,利润分享只停留在勤劳致富的思路。在智能手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继续依靠有限的利润进行奖励分配,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输家。”黄章后来总结,由于自己过于沉迷产品,更愿意享受单调的生活,而忽略了公司运营的具体情况和员工感受。

魅族如果要迅速扩大规模,引入外部投资是必然要作出的选择。

联姻阿里

今年2月,阿里宣布5.9亿美元入股魅族,这也是阿里巴巴上市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投资。

有业内人士分析,阿里与魅族的联姻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一方面,阿里要拓展自己的生态系统,但如果没有手机厂商的支持,其阿里云OS系统很难有更大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魅族对资金的渴求。如果不是因为资金压力,按照黄章的性格,不会改变产品策略来做大众产品。

在引入阿里投资前,魅族内部曾启动过一轮大变革,颠覆了黄章和这家公司之前给外界的很多印象。

一味摒弃外界资本的进入,让魅族的发展缺少了资本的火箭助推器。黄章在去年透露,他甚至还拒绝了小米创始人雷军投资购买魅族30%股份的提议。

当时,黄章认为,风投机构都是投机分子,往往追求短期效应,这与魅族产品定位相悖。魅族也不像其他厂商那样在市场推广上投入巨额费用,认为最重要的任务是产品研发。

但是,面对内外部施加的极大压力,魅族不得不转变思路,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外部,魅族受到来自小米、OPPO等其他手机厂商的冲击,市场份额逐渐变小。2011年发售第一款产品的小米,经过四年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的厂家,2014年全年出货量达6112万台。而在各大统计机构的报告中,几乎见不到魅族的身影。

今年1月,魅族科技总裁白永祥表示,魅族2015年的目标是出货量2000万台。“魅族以前内部有‘走得快不如活得长’的观念,但现在的竞争格局是:如果不改变自己,公司发展就会有阻力。”

阿里巴巴的投资,就像给公司打了鸡血。魅族的管理层意识到,如果不进行股份制改革,魅族的竞争力尤其是人才竞争力将会下降。

自2014年初回归魅族后,黄章主要做了三件事:扩大产品线,加速产品迭代;引入海通开元基金和阿里巴巴投资;拿出20%的个人股份启动ESOP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这样的改革提升了2900多名员工的士气,魅族也开始从黄章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上走出来,变得更为社会化,更具有成熟的现代企业特征。

从黄章的内部讲话中,不难看出魅族未来将会引入更多资本,因为有了钱才可以丰富产品线和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以及发放员工期权。

牵手京东

如何更有效地做好营销,是摆在魅族社会化转型面前的第一道难关。

5月31日,一辆印有“魅蓝新品冲冠京东618”广告的大巴车,驶过小米科技办公大楼,在北京市区转了一圈。这也被视作魅族对小米的“宣战”。

实际上,魅族提出要成为今年京东618手机品牌类销售冠军,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5月12日,魅族就公布了这一目标。当天,魅族科技与京东在北京举行战略签约会,双方签署60亿元年度采购协议。

作为魅族首个电商战略合作伙伴,京东与魅族的合作不断深入。

4月,配合京东品牌店铺化趋势,魅族京东官方旗舰店正式开业。未来,基于“为用户提供更好购机体验”的基础上,双方将有更大的合作空间。

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表示,今年一季度,魅族出货量同比增长800%,未来魅族将更加重视售后服务,今年将投入4亿元建设售后服务体系。截至目前,魅族已拥有110家售后服务中心,开通“上门快修”等行业领先服务。

“与京东紧密合作的原因,在于京东同样拥有卓越的服务体系。”李楠说,魅族也在营销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6月2日,魅族正式发布魅蓝新品。而在这之前,为了给新产品造势,他们通过一组宣传图把不少厂商都调侃了一遍,其中以吐槽小米和凡客的最为猛烈,直言“别把钱花在垃圾上”。

如此猛烈的吐槽,让魅族收到了不少负面评价。没过多久,他们就通过自家新媒体对这次事件进行解释。魅族坦言,放出这个海报,“纯粹是因为内心的阴暗面影响了判断,以至于没有发现执行时的愚蠢,而且还滥用了魅族的传播能量,在这里,魅族向读者、小米和陈年致歉。”

尽管如此,在新品发布前夕,魅族已成功地实现了自我炒作,也算是煞费苦心。因为相比于在产品上的精益求精,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营销都是魅族的短板。

李柯辰给《支点》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02年,魅族在网上举办了一个全民IQ大赛,提供10道选择题供挑战者在线作答,最快答对10道题的挑战者,将获得10万元现金大奖。此外,凡是连续答对不少于3道题的挑战者,也能获得魅族官方在线商店300元代金券。

然而,这个活动却并不成功,因为所有获奖者的手机尾号都是奇数而陷入不公平的质疑。“当时大家热情十足,负责营销的同事凌晨2点找到我们,说想加一个功能进去,就是让所有答题者能够看到有多少人同时在线答题。”李柯辰说,当时没有考虑太多,加上人手和时间比较紧张,要求两三个人在一周之内完成,因而忽略了一个细节问题,导致技术上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

抢占生态链

自从2012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就有了“红海”一说。

“智能手机之所以是红海,是因为行业始终在走硬件形态,只能通过价格战黏住用户。”一位从事智能硬件研发多年的人士告诉《支点》记者,未来的硬件,或许将不再以“零利润”销售,而是真正免费送给消费者,完完全全通过智能硬件所搭载的生态链实现盈利。

于是,构建智能生态,便成了手机厂商比拼的第二战场。

今年2月,魅族亮相了其智能生态圈战略,试图通过手机产品上的智能平台,接入海尔等智能终端产品,将手机打造成为用户智能生活的控制中心。

从目前来看,魅族搭建智能生态圈,虽然可为手机增加更多服务和体验,但主要还是将其视为丰富手机服务形态、增加用户黏性的手段,并没有提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盈利模式问题。

“生态是很大的话题。魅族的思路是,通过同一个账号,强化用户体验及安全性,有的则接入第三方来做,但整体方向是融合。”李柯辰说。

目前,已有110家厂商加入魅族生态圈,魅族与海尔、阿里巴巴已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发展达成共识。而对于魅族,其核心在于让数据通过手机更好地流通起来。

打生态牌力争突围手机市场的,还有乐视。乐视的做法即生态手机,今年上市的乐视超级手机,除结合传统制造派的制作工艺、互联网营销派的营销手段,最大的卖点还在于,乐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系统,可为内容和服务提供支撑。

对魅族的智能生态链战略来说,小米是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

从数量和规模上来看,小米系阵营与魅族生态圈相比并不逊色。据悉,小米公司新近设置了生态链总监一职,主要负责物色符合小米生态链的目标公司。还有消息称,小米公司给这位生态链总监的量化目标是,一年至少要接触150家以上的目标公司。

唯一的区别是,小米公司并没有旗帜鲜明地将阵营里的公司整合成生态,至少没有明确将它们整合到其手机产品上来。不过,在经营小米公司的同时和之前,雷军已经低调投资了凡客、UC、金山、欢聚时代等在各自领域成绩不俗的公司。2014年初,雷军更是放出了“未来5年内投资约50家类似于小米的公司”的豪言。

如果说小米是“高性价比”、“粉丝经济”、“直接面向用户”等的先驱者,那么魅族可谓其师父,因为在MP3时代,它就开启了与用户直接交流的模式,且一直采取的是高性价比策略。但是,如今“徒弟”却超越了“师父”。不管是做营销还是做产品,小米都已经走在了魅族前面。

这也是魅族内部人士所承认的事实。实际上,他们并不介意人们拿魅族与小米来比较。用黄章的话说,“有信心在未来迎头赶上,三年内冲进国内手机前三。”(支点杂志2015年7月刊)

猜你喜欢
魅族京东小米
魅族 17Pro
小米蓝牙耳机K歌版(故宫特别版)
杜小米的夏天
夜空中最亮的星 魅族15拍照手机新疆摄影之旅
魅族15:全球最窄边框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
小黑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