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丽 (河北省邢台市东大街小学 054000)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王春丽 (河北省邢台市东大街小学 054000)
现在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更是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只凭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给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活力,这些都来源于我们的自学。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调查结果:在一个科学家和工程师一生所运用的知识总量中,通过学校获得的知识仅占25%左右。这就意味着,人的知识大部分是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自学。可想而知一个人的自学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教师要摒弃那种“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讲多少,学生就听多少”的教学方式,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观念,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去看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教师就不要多讲,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开动脑筋获取知识,因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标的重要体现。“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就意味着: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么去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传授学习方法,这样针对性强,具体形象,学生易于接受,效果就会更好。学生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像有了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一样,这比教给他们一些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
一个人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只要他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和欲望,有了学习的欲望,他们才能主动地去学,不用任何人去督促强迫,也才能有更高效的学习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如何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要钻研教材,结合知识的特点,运用启发性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自觉主动自学的兴趣。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探究心,尤其是小学生更是有着强烈的探究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设置知识“悬念”,营造让学生渴望求知的气氛,吸引学生主动自学,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另外,小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份好奇心,设置“矛盾”,促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因为每当学生遇到了教师所设置的矛盾时,就会产生“为什么”“怎么办”的疑问,而学生的思维只有在“为什么”的情境中才会启动,在“怎么办”的情境中才会进一步深入。小学生来说,因为年龄小,生活经历很少,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最熟悉的才时最亲切的,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事例相联系,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犹如身灵其境,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1.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在预习中该让学生动手完成的就让学生动手完成,让学生从中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要求学生把获得的知识以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汇报或讨论。2.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新知识要学什么、怎么学,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和学法,这样由于是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制定目标和学法,他们的积极性就会特别高,也会得到教师想象不到的效果。3.鼓励学生大胆的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错了再重说,并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来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4.教会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明白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如何归纳得到的。
另外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批、自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只有在实践中能力才会受到锻炼和发展。自学是一种实践,学生在自学中不仅牢固的掌握知识,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广泛采用。要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要做适当引导,让学生正确对待在实践中成功与失败,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特别要让学生从容的对待失败,树立必胜的信心。
正确的自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评价观念,努力做到:1.评价目标多元化;2.评价内容具体化;3.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探索激励性评价和自学中学生自我的评价,对学生的创见要大力表扬,对学生的异见要充分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自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知识的海洋博大无比,教师不能也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自学,这种学习的技能一旦形成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只要教师能有计划地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督促学生自学,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会逐步的提高。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