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的寺庙一般都是建在平地之上或名山之巅,但在我国的山西省,却有一座悬挂在悬崖峭壁之间的寺庙,这就是著名的恒山悬空寺。西方人将悬空寺与比萨斜塔并称为“最危险的建筑”。
悬空寺建成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晚期,整座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在仅152.5平方米的面积上层层叠叠建有大小殿宇台阁40间,在下面看似只有十几根颤颤悠悠、细长的木柱支撑着,楼阁间有狭窄的螺旋式木梯相通,走在上面“吱吱”作响,前人似踩在后人的头顶上,透过木板的缝隙可以看到下面数百米凌空的悬崖绝壁,观者无不心惊胆战。悬空寺的建造结构精巧,支撑着整座寺庙的有立木和横木。真正起到支撑作用的是深深插进岩石的横木,而看似支撑整个悬空寺的那些细细的立木桩,其实有的根本不受力。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这些木桩是没有的,只是人们看见悬空寺似乎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安置了立木柱。还有一说是立木起到平衡受力的作用。在寺旁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楷书大字,公输,即大家熟悉的鲁班,是中国建筑工匠公认的祖师爷。这四个字是说,这座建筑物只有像公输这样巧夺天工的工匠才能修建出来。
关于悬空寺的建造,史书记载,北魏宗教领袖天师道长寇谦之(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意思是让人们到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的烦恼抛掉。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从精心选址到设计建造前后40余年,不仅建筑、雕塑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而且还是中国仅存的道、佛、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有趣的是,悬空寺原名“玄空阁”,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因“悬”与“玄”谐音,寺院像悬挂在半崖之上,所以被习惯地称作悬空寺。
悬空寺被列为恒山十八景之冠。古代诗人形象地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原刻日久风化,现存的石刻是1991年恒山文物管理所依照清代拓片重新镌刻的。这里还保存了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所书“天下巨观”的刻石和“霞客遗迹”碑亭。
悬空寺及其周围还保留有金代以来的一大批书刻精美的碑刻、题记,值得一提的是,在谷底近年的浑河清淤工程中,出土一处摩崖石刻,一方巨石上,镌刻着“云边觉岸”四个大字,右侧下方竖写着两行小字:“宣慰使孙公□在浑源州西二十五里锦山之阳”,有专家考证,此石刻于700多年前的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宣慰使孙公□”应是元朝浑源州人孙公亮。悬空古寺高居山腰间,故曰“云边”;悬空古寺内佛祖、道宗、儒师三教共处,共创古人心目中的大同世界,故为“觉岸”,可谓含义深刻而又耐人寻味。
德国的一位建筑专家说:“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真正懂得了毕加索所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悬空寺的选址之险,建筑之奇,结构之巧,丰富的内涵,堪称世界一绝。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