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凯
1961年,63岁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湖南农村调研期间,一个号称“拥有万头猪”的养猪场引起他的注意。可走进去一看,却发现里面只有两头猪,他当即决定在养猪场的饲料间搭地铺住下。一天,他在路边看到一堆人粪,用棍子挑开后,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说:“这是小孩的粪便,可里面没有一点儿细粮的残渣。小孩的粪便尚且如此,可见大人们吃的都是什么……”从这个养猪场和这堆粪便开始,刘少奇同志层层深入,终于掌握了当地群众缺少粮食的真实状况。
调研是一个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考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细致的“淘金”与“蜕变”的过程,更是一个用心血换取成果的过程。没有沉到社会最底层、工作最末端和双脚沾满泥土的深入实践,就不可能看到群众生产生活的真情实景;没有“零距离”“心贴心”的坦诚交流,就不可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没有与群众同甘共苦、朝夕相处的生活经历,就不可能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对改善民生迫不及待;没有这些民生、民心、民意、民智的孕育催化,就不可能产生对民众的真挚关爱、对问题的真知灼见、对工作的科学决策、对事业的满腔热忱。
可见,搞好调研必须要有刘少奇同志那种严与实的态度——看见假象、发现问题便盯住不放,有一查到底的恒心;不怕脏臭、劳累,有连粪便都认真研究的细心;不图舒适享乐,有在养猪场里搭地铺的真心。只有经过了这些“千淘万漉”、锤打磨炼,才能取得调研的实效,获得工作的“真经”。
反观当下,一些领导干部习以为常的调研方式却是:人未出发通知先行,所到之处前呼后拥,座谈内容事先准备,参观场景早有布置,几个小时调研完毕,材料一拿任务完成。显然,这些都与调研的内在要求格格不入,与我党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只会使调研“异化”为劳民伤财的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无法掌握工作落实的真实情况,更无法拿出加快发展的科学良策。
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做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全党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当下,重温刘少奇同志当年“下榻”猪场、“剖析”粪便的经典范例,调研过程中严于律己的吃苦精神、执着的求实态度与可贵的亲民作风,无疑具有开水融冰、振聋发聩般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