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 810008)
河湟民族文化走廊多元文化认同的艺术学田野考察
——以洪水泉清真大寺为个案
王小明 (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 810008)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一直以来有六个世居的民族,长期聚集在河湟谷地相互间彼此影响,最后形成特有的青海河湟民族文化走廊,受多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影响,民间艺术体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文化独特性。一方面地域民俗美术标志性明显;另一方面受儒释道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藏传佛教文化圈三大圈的相互影响,其佛教民俗美术大量增加,并且不同民族艺术之间出现大量融合现象。
洪水泉;多元文化认同;民俗美术
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14017
民俗美术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区域社会中民族宗教与民间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所以,在其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宗教、哲学、伦理、民俗、文学、艺术等相互交织,彼此影响,构成了一支庞大深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惟其如此,作为河湟民族文化走廊多元文化认同下民间艺术的考察,也十分重要。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所以,在河湟民族文化走廊中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民俗美术也出现了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点:其一,地域民俗美术标志性明显;其二,受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其三,不同民族艺术之间出现大量融合现象。
自然环境方面洪水泉坐落于平安县洪水泉乡,距平安县城十多公里。平安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人口以汉族为主,另外还有回、藏、土等少数民族。平安县辖3个镇、5个民族乡:平安镇、小峡镇、三合镇、洪水泉回族乡、石灰窑回族乡、古城回族乡、沙沟回族乡、巴藏沟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平安镇,地处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中游南侧,距省会西宁市35公里,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200公里。
平安县在历史上是唐蕃古道和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历史上多民族文化交织融合的地方;在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相对温和湿润的谷地,这里也是古代文明和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由于平安县地处在历史地理的重要的地位,在平安承载着重要的民族文明的历史。
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方面,距县城25公里的夏宗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削发皈依的宗教场所,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佛教寺院历史,另外有建于明代的著名的洪水泉清真大寺。由此可知洪水泉在河湟文化走廊中地处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地文化的中心地带。
青海平安县洪水泉清真大寺建筑艺术成就主要有一方面形成了地域民族宗教艺术的独特审美性;一方面形成了民居传统与宗教建筑装饰艺术的共融性,再次使得民间艺术文化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平安县洪水泉清真大寺是文物保护的重点单位。是平安县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村的文化标志性建筑。该寺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砖雕刻工艺而闻名遐迩,洪水泉清真寺占地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整个寺院由照壁、山门、唤醒楼、碑楼(被毁)、礼拜殿及学房等组成。其建筑均按照中国古典汉藏寺遍形制而建,设计奇特,在建筑风格上,大量融合了汉、回、藏等民族的建筑艺术,尤以砖雕、木雕图案最为优美,所雕图案大部分为“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猫跃蝶舞”“吉祥八宝”“万蝠图”等是一部研究古代民间民俗吉祥图案的百科全书。
洪水泉清真寺的砖雕艺术非常精妙,门口的照壁听清真寺阿訇介绍,在当时设计修建时图案依据回族妇女心灵手巧所做的花馍馍图案。大约不同图案有上百个不同寓意的吉祥图案。图案不但表达形式栩栩如生,在表现技法方面独特新颖,深浮雕处理,构图形式合理得当,重点表现突出,山门正对面,分层风结构,底座以藏式须弥莲花座,中间繁缛有秩序的各类图案,上部分以青砖仿木结构斗拱式汉式建筑为顶,相互间协调统一。反面照壁底座下面图案以“狮子滚绣球”为元素表现生动,在照壁的中间以精美的“凤麟呈祥”为设计元素图案精美,笔笔精到,让人叹为观止。清真大寺大门两侧的墙上左面雕刻“老鼠吃葡萄”生动有趣,右侧雕刻“福在眼前”蝙蝠与貔貅形象造型完美,门梁上雕刻以“福”“禄”“寿”“喜”“财”象征性传统图案,门檐下斗拱辉映,一派皇家气象。
在整个清真大寺中建筑、砖雕、木雕、书法及其他艺术形成了当地穆斯林建筑文化特有的多元文化共融性,也是中国伊斯兰艺术文化为了适应当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建筑文化得以自我完善过程,在与其他民族的交融过程中,经过历史的演变,在中国传统建筑的下,既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又融入了阿拉伯民居文化的色彩,逐渐形成了本地区本民族的建筑艺术审美文化特征。
青海平安洪水泉清真大寺形成了中国地区化的伊斯兰教寺院建筑艺术,与内地清真寺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型制一样,一般都具有中国儒家文化的特点,又受到本地区藏族文化的影响,各地区又有差异性,这些特点突出表现在大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上,形成了一种具有当地民族意象。
通过对青海境内的几座清真大寺的调研和国内其它清真大寺清真寺进行了参观和实地考察,不断深入的了解,河湟造型艺术的生成发展,民俗文化对造型艺术的影响,造型艺术对河湟民俗文化的影响,社会转型与民族宗教造型艺术的发展。
河湟民族文化走廊多元文化共荣的艺术学考察研究的意义在于,对民间造型艺术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形成民间优秀造型艺术的文化产业与发展,同时促进民族旅游文化的繁荣,使得得整个河湟传统艺术文化和当代社会和谐发展大发展。在民间民俗美术与佛教艺术正处在世俗化的转折的今天,如何传承和保护河湟民族文化走廊是众多学者都值得重视的一个饶有趣味的课题。长期以来,这一问题虽然受学者们的关注,但从多元视觉的宏观研究与微观性研究不够,到目前为止,对河湟民间民俗美术全面系统的个案研究尚未出现。因此,深入的研究还有待进行,这不仅是对河湟地区乃至整个青藏高原民俗文化与艺术研究的深化,而且是对青海多元文化共融的社会和谐发展的进一步推动。
[1][英]罗伯特·莱顿,李东晔等译.艺术人类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英]罗伯特·比尔.向红笳译.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3]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4]张士闪,耿波著.中国艺术民俗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5]董晓萍著.田野民俗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
[6]林继富,王丹著.解释民俗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赵宗福,马成俊主编.青海民俗[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8]刘致平.中国伊斯兰教建筑[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9]杨永昌.漫谈清真寺[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1版.
王小明,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