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敦白:最崇拜中国妻子

2015-07-13 02:24阿凤
华人时刊 2015年3期

阿凤

当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毛泽东称他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华莱士说他是“唯一的美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两次蒙冤入狱,但始终对中国有特殊感情,这个人就是李敦白。他有一位相濡以沫的中国妻子,全家都致力于中美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出狱后他找到真爱

李敦白1921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市,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律师,母亲是俄罗斯移民。1943年,美国陆军当局派当时还叫里滕伯格的李敦白去学习日文,他不感兴趣,要求学中文。但他做梦也没想到,学中文竟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他在中国居住35年,并娶妻生子。

1945年9月16日,李敦白和战友们乘坐一架美军运输机,来到云南省昆明市。开明书店的老板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李敦白。在这里,李敦白目睹了国统区的混乱和腐败,他想要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

1945年12月,李敦白在美军的服役期要结束了,他直接找到当时美军的负责人欧雷德将军,告诉他自己不愿意回国。后来,他被派去上海。在那里,李敦白认识了宋庆龄的秘书廖梦醒。于是,李敦白先在宋庆龄的介绍下去联合国救济总署任职,最后顺利奔赴延安。在极其缺乏外国人才的解放区,李敦白很快受到赏识和重用,成为共产党宣传战线最重要的外语专家之一。后来,经过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直接批准,李敦白成为一名外籍共产党员。

1949年初,李敦白神秘地消失了。原来,苏联当局认为在莫斯科帮助编辑英文报纸《莫斯科新闻》的斯特朗是个“美国间谍”,逮捕了斯特朗,并通知中共方面,把李敦白也抓起来。后来,苏联平反了斯特朗的冤案,被囚禁6年3个月的李敦白也被释放。

李敦白1955年出狱后,在广播事业局担任专家。在时任局长梅益的办公室,他遇见了他的终身伴侣王玉琳——— 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女孩,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王玉琳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初次见面,王玉琳给他们端上茶水,回到外面的办公室,但并没有把门关死,于是李敦白听到秘书们谈论关于他的前一次婚姻。被捕前,李敦白有过短暂婚姻,但她在李敦白入狱后的第3年就改嫁了。只听王玉琳和同事争辩说:“什么不能等6年,如果是真正的爱情,就算是10年20年,也要等下去。”这句话给李敦白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后,两人常常在下班后一起做些喜欢的事,比如逛街、看电影。后来,李敦白写了一封求婚信,偷偷放到了王玉琳的办公桌上,向她表白:“我很高兴,我希望我们能够相爱、结婚。”第二天,王玉琳走进李敦白的办公室,表情严肃地在桌子上放了一封信。信中说:“亲爱的李敦白同志,我从没有想过和你发展那种关系,现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完全终止我们之间的个人关系,希望你未来一切顺利。”

李敦白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但信的最后还有一行字:“我既然已经答应你,今天下班后一起去逛中山公园,我当然要遵守诺言。”当天晚上,李敦白高兴地赴约。原来,王玉琳有想出国深造的初衷,因而不愿和其他人定下关系。李敦白推心置腹地说:“我也是个很痴情的人,只要定了关系就不会再三心二意。”一番真诚的交流过后,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定下了终身大事。

1956年2月11日,李敦白和王玉琳结婚,但王玉琳的家人没有出席婚礼仪式。那时,中国家庭很难接受女儿嫁给一个外国人。让李敦白自豪的是,几年后,他就成了王玉琳家最受喜欢的女婿。

“我必须留下来,等到党还我清白”

“文革”开始,李敦白成了风云人物,1966年10月1日,李敦白受邀与其他中共高级领导一起参加国庆庆典。毛泽东为他在“红宝书”上签了名。第二天,《人民日报》在第一版上刊登了毛泽东和李敦白的合影,李敦白的大名顿时传遍了全国。

让李敦白始料不及的是,1968年2月21日,他以“美国特务”罪名被送到关押重要犯人的秦城监狱。有人暗示他,如果他放弃与中国的所有关系,他就有可能获准回到美国。李敦白说:“不行,我必须留下来,等到党还我清白。”

再次入狱,王玉琳告诉李敦白:“你就说实话,他们就拿你没办法。”李敦白在狱中坚持4条原则:一是不论受多大委屈都不能不爱中国;二是不论受多少苦都不能倒下;三是绝不能忘了王玉琳和孩子们,否则就会活不了;四是绝不放弃自己信仰的社会主义事业。那些身边的人和爱人也都鼓励他坚持下来。

当时,王玉琳吃的苦也不少,她成为批斗的对象,下乡劳改3年,垒砖头、做饭、种玉米。即便如此,王玉琳仍做好交付给她的每件工作,她也从未想过离开李敦白。对于丈夫“间谍”的罪名,王玉琳根本不相信。她教导4个孩子,一定要相信爸爸是个好人。

1977年11月9日,他得到了结案报告:“间谍罪不成立,他是一个好同志。”李敦白与王玉琳再一次相见。他不仅活着回来了,还回到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李敦白在各种不同场合均表示过对妻子的敬意:“我对她的感情除了爱就是崇拜。”

给太太“实现诺言”的机会

1980年3月17日,李敦白携妻子儿女回到了阔别35年之久的美国。对于他的这个选择,他是这样说的:“我回美国,并不是背离了中国,我一直希望在中美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现在中国的桥头我已经无能为力了,到了该回美国那端努力的时候了。”李敦白和王玉琳回到美国后,借住在他姐姐家中。当时,王玉琳只提了两个要求,第一她要有个工作,第二能有个独立的厨房,她想在美国打理出一个家的感觉。开始,靠着王玉琳织毛衣,教中文和中国烹调,全家勉强维持生活。王玉琳的中国烹调课在他们居住的小镇引起了极大轰动。因为能够品尝到美味,镇长几乎每节课都来听。李敦白也会去大学教授中国哲学,还参与一些讲演活动。

经过王玉琳多方奔走,1982年,李敦白得到一份彻底的平反结论:“李敦白同志1945年到中国以来,为中国人民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是有重要贡献的。”

李敦白蒙冤入狱期间,王玉琳靠微薄的工资养活他们的3个女儿和1个儿子。走近他们,亲眼目睹了他们俩把一个个平淡无奇的日子过成不同凡响的日子,其中注入了多少激情、真诚、善良与热爱!回忆起文革期间的再度入狱,李敦白总是带着感激的口吻开玩笑说:这给了太太王玉琳一个“实现诺言”的机会。

“爱人是我崇拜的对象”

2006年9月,李敦白在中国发行他的中文版自传《红幕后的洋人:李敦白回忆录》。“我还是那个努力在中美之间架起桥梁的人,在中国,我找到了自己通向稳定、实在、幸福的道路。中国千千万万个有名和无名的革命英雄,用他们的智慧和毅力感动并教育了我。我是独身一人到中国的,回到美国却是和我心爱的夫人在一起。她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最完美的生活伴侣。我同中国的缘分是从60年前开始的,我要为修建美中关系的桥梁而努力一辈子。”李敦白常说:“只要在这座桥上发挥作用,再小的人物也可以变得很伟大。”对于自传,李敦白说:“这本书写的是我的亲身经历。”他还动情地表示:“没有我妻子,也不会有我,所以我把这部自传,献给我的妻子玉琳。”

现在,李敦白和妻子王玉琳住在华盛顿州福克斯岛的一处庭院里,窗外汪洋浩瀚,海浪声声。李敦白时常扶栏眺望太平洋,中国在遥远的对岸,那里是他人生传奇的起点。在弥漫着浓重中国气息的家中,李敦白坚持读中文书,吃羊肉馅饺子,看订制的中国电视剧和中文电影,每年有3个月时间会回到北京居住。在他心里,那段长达35年的中国岁月从未真正逝去。

提到夫人王玉琳,他一往情深地说:“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她是老天派来助我的。”在金婚大典时,宾客盈门,王玉琳对大家说:“他一直是我们的家长”。李敦白说:“其实,我只是副家长,她才是正家长。”李敦白谈笑风生、幽默风趣,把曾经很沉重很苦涩的往事,包括狱中的遭遇都当笑谈。他常说:“我爱人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是我崇拜的对象。”

(责编  孙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