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518048)
积微成著
——微时代的微尝试
刘圣蜂(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518048)
微课以及微系列尝试主要是导师个人微课,另一种是小组微讲微练。其意在于使教师、学生、家长步调一致地行走在反思与成长之间,从微系列尝试中获得有价值的习惯和能力。
微课尝试三方联动微系列创新积微成著
在“微博”“微信”“微电影”迅速崛起的当代社会,“微”这个词已经无孔不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在短短时间里,迅速取代原来传统媒体的形式并受到人们的热捧。现在的时代被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微”胜在其短小、精悍。在追求快速、高效,享受快餐式文化的当今社会,“微”更符合人们的胃口。“微时代”的到来给传统互联网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革命性的冲击,同时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它打破了传统的网络教学模式,“微”教学模式逐渐在教育领域兴起。
本人热衷于教改,不断琢磨新尝试,在教学一线的微尝试经历了三段曲折才慢慢成常态。也经历了Q群到优酷再到微信三个不同的微环境下的利弊纠结和取舍,从有线网络到无线Wifi再到移动即时设备,可谓一波三折,三起三落,跌宕起伏。最终实现无论你在哪儿,移动互联网可以瞬间连到你,这种现象叫“瞬连”,有效利用“瞬连”的特点,瞬间可以连接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做到教育无处不在,能力实时培养。
我们两个班建立一个数学教学群,近九成的家长都加入到群里,我最初是因为讲评试卷课堂时间不够用想通过一个办法延伸到课外,我想到了群的大面积关联的特点,把没有时间讲完的题目通过手机录像讲成2-3分钟的小视频共享到群里,学生在家下载可反复听懂再订正且疑问可以留言及时知道,一点小改变就克服了课堂听课走神溜号难落实的缺点,这也是微尝试的雏形,落实的效果很明显,微课讲评范围进一步延伸根据要预习的课堂内容录成约10分钟左右的视频共享到群里供学生下载预习,理解弱的学生可以反复研究直到理解为止,带着或已解决或有待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自信地展示。这再多一点的微改让以前从不发言的学生变得自信活跃了很多。展示时的各种能力也跃然于台上,而不仅仅区分在试卷上或是埋没在纸堆上。爱因斯坦一直认为: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水滴石穿,但凡好的做法在于坚持,坚持了一个月后有的家庭因为有线网络下载不方便工作忙或学生网瘾等种种原因没有坚持,坚持到期中的不足三成,微尝试面临土崩瓦解的风险,困难来了,我不甘心就此罢手琢磨着继续改,改不但需要决心更要恒心,最终我坚持等到期中的对比数据出来再研究怎么改,果然,期中成绩对比分析后发现入校成绩靠后的学生中存在明显的分水岭,坚持预习微课的那部分学生都有明显进步。坚定了我决不止步的决心。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每个学生都参与讲题强化独立思考列入改进重要方向上,Wifi环境随处都有的便利性和优酷的上传即点即看无需下载的即时性使得我们进一步改变做法,我们师生每人注册一个优酷账号并且下载了手机软件拍客App,只要录好了在Wifi环境下,上传到自己的优酷账号,所有订阅了该账号的酷友都立马有更新提醒,而且在无线Wifi环境下点开就能看,后面还能评论或答疑,在电脑上也能即点即看,同样可以评论或答疑,新增加的做法是为了增强互动和加强微课微讲微练微评的习惯,每天布置学生讲录两道题目上传互点互看互相评论,这是微讲微练微评的成型,随点随看的优点很突出,只要上传到自己的优酷空间互相订阅了的都能很快收到更新提醒,有Wifi的地方都能查看学习和互评,只要有误可以及时提醒纠正。大大提高了订正作业和试卷的效率和便利,在办公室没有看完在家可以在停下的时间点续看续评,家长会总结入学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坚持微讲微练。
爱因斯坦还说过:“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晰的思想来支持。”通过学生不断地自己微讲题目梳理解题思路,强化解题步骤的严谨潜移默化地纠正了习惯,效果确实看得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满分学生在夺得100分之前积累了214道微讲录像题目。订阅了他的49位学生都能即时查看他的更新,自然而然成了全班的空中家庭教师。再也没有人一说做题就以不会为借口了,会的按自己思路讲,不会的现学现卖,看懂了其他学生的微讲再自己讲录,以便课堂自信的展示或调出自己上传到优酷空间的视频展示,辅以分组加分鼓励。
如果前两阶段看成是单方传动到双方互动,那么把教师讲录的微课和学生讲录的微练通过分享链接到家长们微信朋友圈就相当于升华到三方联动,微信的分享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随录随传随阅随享随评。
总之,家长、学生、教师三方联动记录收藏分享一步一印,极大关注了每一个学生每一点滴的改变和进步,就像一台超级跑车的发动机一样,一旦发动,各部件间完美配合的联动明确指向到快速传动和稳步前进上,对此,中外皆有明确的指导名言,前辈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教是为了不教,深层意思我的理解是:导师的教是为了将来离开导师不依赖;父母的爱是为了将来离开父母能自爱,爱因斯坦的教育定义也是:人的智慧决不会偏离目标。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教育旨在唤醒,积极利用微时代大胆进行微尝试,积微成著,水滴石穿,今天的讲台一定会成为明天的奖台,今天的微试一定会孕育明天的硕果。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