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2015-07-13 04:32■高
新长征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经济发展

■高 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2013年,我省出台了《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提出40条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近期,“全民创业,万众全新”大讨论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肯定了发展民营经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民营企业在我省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已成为主要渠道之一,在地方税收方面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另外,在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方面,民营经济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民营经济仍然是我省发展的短板,2013年我省私营企业16.4万户,个体工商户146.1户,民营企业数仅为全国民营企业数的1.2%,不足江苏的1/8、广东的1/7、浙江的1/6。而且,我省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小微企业。因为是短板,民营经济也就成了我省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影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障碍因素

准入门槛高,政策扶持不到位。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政策或制度阻碍等问题,“明放暗不放”。还有一些行业设限严格,门槛非常高,民营企业增加了很多成本才能进入。同时,政府审批行为在程序和规定上的复杂性加大了民营企业市场进入和日常经营的成本。在政策扶持方面,则存在政策不配套、实际操作不可行的问题。多年来,由于政府部门只习惯于传统的“控制式”管理,出台政策相互设前置条件,且出台的政策大多数都是条条框框,没有细则,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具体操作,很难有效地落实政府统一的优惠政策,使中小民营企业本应获得的政府政策支持却得不到。

融资体系发展滞后,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依旧存在。一是金融机构少,融资渠道少。尽管近两年我省金融创新工作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金融体系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健全的地方,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从银行机构来看,全国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仅有7家在吉林设立分支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至今尚未在吉林设分支机构,外资银行目前仅有2家入驻吉林;从保险公司来看,缺乏总部设在本地的保险机构。二是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第一,担保费用高,民营企业难以承受,民营企业有效贷款的可抵押物较少,抵押率一般在60%-70%左右,贷款的担保率不高;第二,担保公司手续繁琐、收费较高,贷款的费用率近10%;第三,业务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担保公司,可用以担保的资金规模较小,难以将担保业务做大;第四,补偿机制不健全是担保的又一缺陷;第五,商业银行缺少与担保机构合作的机会等。三是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履责不到位,存在贷款审批权限上收,而上级行也把现有资金全部或大部投向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等,部分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比较淡漠,积极性不高。

各级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理念和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在发展理念上,一些地方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追求急功近利式的短期行为,只关注单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量和增长速度,以牺牲经营质量为代价,为追求短期的高速增长而透支企业的公共资源,压缩企业的创新投入。在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评价上,现有的民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单纯地依据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情况、企业上缴的税金等指标进行评价,不能客观、系统地反映民营经济发展还应包含就业、规模、竞争力、经济运行、环境资源保护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内容。而民营经济本身又存在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短板,不能保证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上缴税金忽高忽低。在不科学的评价体系下,民营企业发展状况就被错误地评估,结果是一些民营企业“唯GDP论英雄”,在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等方面则难尽其责。

民营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挑战。一是产业发展低端化。现阶段,我省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贸易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公路运输业等一般性竞争领域。尽管“十二五”时期,我省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全省过多依靠能源资源投入支撑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二是创新能力不强。我省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匮乏,工艺、技术和管理落后,产品质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状况。有的企业很少投入经费开展市场调研或开发新产品,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严重偏少,高档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引进。同时,对国内国际市场信息不灵,企业缺乏文化背景、专业人才等,也是导致民营企业实施“创名牌”、“走出去”和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三是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我省民营企业多为“父子公司”、“兄弟厂”和“夫妻店”等,企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约80%以上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并且大都控制在家庭成员手中,财务混乱也就不可避免。在决策方面往往是老板“一言堂”,中高层管理人员50%左右是亲朋好友及家庭成员,他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决策缺乏远见。四是企业外向度低。虽然民营企业占据了全省一定的出口份额,但是受制于工业发展水平,出口的商品主要以粗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大多以原料或粗加工形式出口,其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出口企业规模小,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产品结构调整慢。

二、增强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对策

完善扶持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针对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政策扶持不到位的问题,应抓紧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若干保障性平台。一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引导民营资本优化投资方向;二是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促进民营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人才难题;四是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拓宽民营企业投资融资渠道;五是搭建产业服务平台,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六是搭建开放交流平台,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市场准入方面,在电力、水利、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公共工程、城市改造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PPT模式;对于电讯、邮政、金融、保险、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行业,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

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做大做强。通过优化我省本地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到我省进行投资开发。一是首先要有政策保障,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投资和优化环境的政策措施,创优政策环境;二是要提高办事效率,简化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做好企业服务,创优政务环境;三是创优人文环境,吉林风景秀丽,人民热情淳朴,文化底蕴丰富,应当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投资,留住企业。

高起点引进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我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和做大做强新兴支柱产业。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应以园区为载体,龙头企业为核心,市场为纽带,引导民营企业间甚至国企与民营企业间进行多种合作,推进产业集群的发育、发展,实现产业协同、规模化发展。

完善金融体系,释放资本存量。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方协调,形成合力。一是加快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多元化的股权投资市场,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组建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符合条件的,扶持推动其朝着民营银行方向发展;二是充分运用地方立法权,加快完善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三是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对民间融资的各项指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和判断,防控民间融资风险;四是充分释放民间资本,建立并完善一套促进民间资本合法经营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加快结构调整,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推进民营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科学发展。一是加快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民营经济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和发展第三产业,巩固民营企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同时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发展;二是鼓励民营资本、扶持中小企业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天使资金等投资渠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各类民营企业之间合作联盟,“抱团”对外,提高竞争力,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通过共同开发技术、协调上下游产品供应、共享市场信息等合作方式,促进共同发展;四是挑选一批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鼓励建立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推动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