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奎
万平是吉林长春人,毕业于当年东北电力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到通榆治沙之前,任松原市大唐长山热电厂环保工程师。2000年6月,他离开单位,开始到通榆建立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致力于恢复沙地生态。期间,他发起成立了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并任该协会会长、高级环境督导师。
万平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位于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吉林省通榆县同发牧场新合屯。早年这里曾是一望无际的科尔沁草原,但由于风大,加上近些年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昔日的科尔沁草原变成了大片的沙地。
据当地人讲,就在老万来之前的十几年间,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几乎为零,一到刮风季节,便是黄沙漫天。因为环境恶劣,村里不少人都想方设法搬了家。可短短的8年时间里,这个村子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归功于“治沙狂人”——万平。1969年,17岁的万平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在通榆县新发公社永胜大队插队。6年的插队生活让万平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感情。1975年,万平返城,被分到了长山热电厂工作。由于工作积极,表现突出,万平成为该厂的环保工程师。1999年5月,万平再次来到了他曾经下乡插队的永胜大队,想看看自己曾生活过并深爱着的地方。但是,眼前的景象让他触目惊心。以前美丽的科尔沁草原如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沙地,当年自己放羊的那片草原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放眼望去漫天飞舞的黄沙,滚滚黄沙正无情地吞噬着自己曾劳作过的土地,村里的自然环境严重恶化,很多让万平日夜思念的乡亲们仍然过着贫穷的生活,有的仍住在30多年前的老房子里。所有这些都深深触动了万平。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萌生了回来治沙、带领全村人致富的念头。于是,万平决定辞去公职,先来治理环境,然后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从1975年离开乡下后,万平就再也没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阔别这片曾经养育他的土地整整25年,农村的生活对他来讲已经很陌生了。而那时,万平已经年近半百,城里的生活条件又十分优越,回到农村就意味着吃苦受累。当他把回到农村治沙的决定告诉家人后,不出所料,他的想法首先遭到了妻子的反对。一位热电厂的环保工程师,正值自己事业的巅峰,放着城市里优越的生活不过,偏要回到农村治沙,这样的想法,别说是外人很难理解,就连家人也不会同意。再说,土地沙化治理这样一个让许多专家都无法解决的世界性难题,难道一个环保工程师回来了就能解决问题吗?可主意已定,2000年6月,老万毅然辞去公职,在说通了家人后,扛着铺盖卷,揣着买断工龄得到的11万元钱和家里的18万元积蓄,真的回到了通榆,在同发牧场新合屯的沙丘上安营扎寨。虽说家人是同意了,可亲戚朋友和村里人对老万这样的做法都有着很多的不理解:一个人,跑到这片“鸟不拉屎的沙坨子”上来干啥?家人的不理解,乡亲们的不信任,并没有让老万产生退却的念头。2000年6月16日,他把“科尔沁沙地生态区”的牌子插进黄沙肆虐、满目荒凉的同发牧场新合屯的沙地上。
不安居何以乐业?万平首先要在沙地上建一个“家”。然而,沙地上盖房子谈何容易。为了盖房子,他东奔西走,请建筑队,买基建材料。从村里到建房子的沙地有近1公里的距离,拖拉机一进沙地,半个车轮都被淹没了,建筑材料难以运进来。于是,他就用铁丝将一根根长1米多、直径10厘米左右的木头绑到一起串起来,每5米为一“串”,当拖拉机进入沙地时,就在车轮下面铺上这些木棍。车过去后,他马上把木棍从沙土里提起来再铺到车轮下,为拖拉机建起一座“土浮桥”运送材料。从2000年6月20日房子破土动工到当年10月完工,万平没睡过一个好觉。一次,妻子白利华催丈夫洗脚睡觉,等端来水,却看见万平裤子才脱了一半,就已经倒下睡着了,她偷偷抹去眼泪,再也没催过丈夫。妻子体会到丈夫在通榆的艰苦后,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陪着万平一起“驻扎”了下来。就这样,他们推出平地,盖房子、打井、围工程围栏、恢复植被……
万平首先把治沙的希望寄托在栽种防风林上。他在挖树坑时,挖到1米深还是干干的沙子。看着厚厚的干沙层,万平想:“沙漠化已经严重到如此程度了,不治理能行吗?”沙地太干,那就等雨。一场大雨过后,万平和他请的工人夜以继日地栽下了5000棵杨树苗、1万棵沙棘。然而,种树的疲劳感还未散去,沙暴就来了。风吹着近1米高的沙丘向前滚动,他辛辛苦苦种下的树,有的被沙土淹没,有的被吹得东倒西歪,还有的被风吹得露出了树根,而且树根都被烤干了。那年,他种下的树没有活下来1棵。这一次的惨痛教训让老万明白,要想在沙地上种活树,首先必须要稳固住沙土。经过详细的考察,他发现在没有放牧的情况下,沙地原生植被恢复非常迅速,有了植被,沙丘就不会轻易流动。这样,2001年冬天,他在沙地上撒下了草种,注重原生植被的保护,并且根据沙丘数量划分出若干个生态圈。2002年,他打了多眼浅水井,又再次栽种了2万棵杨树和大量灌木,他往沙地上撒了很多草种,浇上水,盖上碎草、干柴。绿草终于一点点冒出了嫩芽,杨树和灌木大都活了下来。到第3年,示范区植被已从零覆盖率恢复到覆盖率95%以上。3万多棵杨树、2万多棵葡萄树、300亩灌木(柽柳),将这片曾经苍茫的沙地“打扮”成绿意盎然、芳草连天的绿色孤岛。据前来考察的北京师范大学植物专业的师生认定,示范区已有植物百种以上,动物数十种。
原来的荒漠渐渐披上了绿色,但老万认为此时的工作只进行了一半,他还没有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的道路。经过考察,老万发现当地农民主要靠大面积开垦沙地种植农作物和散放牲畜来获得微薄收入。而乱开荒,就成了风沙肆虐的元凶。这样的情况会导致更大面积的土地沙化,让他的治沙工作功亏一篑。这一严重的现象刺激着万平:“我一个人在这边拼命治理恢复,可另一边,大批农民还在破坏着生态。”“不开荒,我们吃啥,喝啥?”一位老农的话问得万平哑口无言。万平醒悟了,如果老百姓不放弃“开荒”,沙地就永远得不到彻底的治理。“只能用小块土地上的效益,来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得以解放。”为此,他试种过绿豆、香菇,均告失败。2004年,老万从北京请来了农业专家对当地环境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令人振奋:通榆县种植葡萄的条件仅次于新疆地区,而且种植一亩葡萄的经济效益相当于种植15—30亩杂粮的经济效益。经过向专家咨询,老万决定带领全村百姓种植经济林,这样一方面能让乡亲们得到经济上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退耕还林、防止土地沙化的作用。这样,老万便发动乡亲们跟他一起搞种植,但大家看到老万花钱如流水似的栽树种草不见效益,没人愿意和他一起干。无奈之下,老万自掏腰包,请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并带领乡亲们外出学习。最终,有11户村民愿意跟着他一起尝试。这样,万平带领这11户村民成立了“科尔沁沙地葡萄协会”,协会的运作模式是万平出钱,村民出力,获利后与村民三七分成。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2004年6月,第一批1万棵葡萄苗栽下地,可一场冰雹却无情地砸碎了葡萄协会所有成员的梦想。“老万,老万,干赔不赚!”沙地上的孩子们嬉戏时常常这样高喊。但是万平并没有气馁,为了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他四处借钱,以高于市场10倍的价格收购乡亲们剩余的几百斤葡萄,想办法弥补冰雹带给乡亲们的损失。老万的举动打动了很多乡亲,慢慢地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了他的环保工作中。老万说,是债总有还清的时候。如今他种植山葡萄的技术已经成熟,并且掌握了酿制葡萄酒的技术,即将将酒推向市场。而当初他种下的杨树都在茁壮成长,也会有一大笔的收入。令万平欣慰的是,虽然第一年种葡萄遭了雹灾,但信任他的那十几名乡亲,还在坚定地跟着他干。葡萄协会开会时,万平向大家透露了“股份制”的意图,所有人根据投入按股分成,万平计划通过葡萄协会的运作获利,以拉动治沙这辆马车。
为了规范管理,2006年5月,老万在当地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了他的环保组织——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该协会是我省第一家沙地及民间志愿服务综合团体,从事沙地生态恢复、保护、发展等志愿活动,目的是增强全民保护环境的社会参与度。迄今为止,已有超过3300名大学生、留学生以及当地农民、下岗工人、在职公务员、国际友人等作为志愿者,来到示范区参加志愿活动及沙地生态实践工作。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135所高校的3000多名“荒漠—绿洲”科尔沁沙地大学生志愿者来过这里,参与环保工作志愿者累计人数已近万人。
如今,示范区内已全部恢复原始植被,植被不但固定了1500亩的流动沙丘,还保护了2000亩耕地和2个自然屯。事实上,万平和他的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工作的意义远远大于改变这一方沙漠的生态环境,他所改变的是人们的观念,培养和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美国一个环保机构摄制组和国务院新闻办合作拍摄了一部纪实片《绿色大国的崛起》,其有近1/3的内容是关于万平治沙的,而其结束语就是“若想治理土地沙化,首先要治理人类心灵沙化。”万平就是一位治理心灵沙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