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NHK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并非是单一的,而是“腾飞的”中国经济形象与“衰退的”中国经济形象并存;在中日竞争型关系的背景下,NHK纪录片中所塑造的是带有等级观念的、不对等的中国经济形象;NHK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往往与政治问题混杂在一起,以经济威胁入手,导向军事威胁、政治威胁和文化威胁等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典型文本,分析中国经济被NHK纪录片重塑的过程及其呈现出来的形象特征,进而讨论日本媒体塑造中国经济形象的话语策略和传播机制。
关键词 NHK纪录片;中国经济形象;日本经济形象;中日竞争型关系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刘忠波,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天津300071
日本媒体一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中日经济关系,有关中国经济的内容也在NHK涉华纪录片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十年以来,NHK拍摄了大量相关题材的纪录片,这些影片一定程度上,也定义了日本民众心中的中国经济形象。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经济被NHK纪录片重塑的过程及其呈现出来的形象特征,进而讨论日本媒体塑造中国经济形象的话语策略和传播机制。
一、腾飞与衰退:中国经济形象的双重内涵
中国形象是一个新崛起的国家形象,中国经济也首先被塑造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形象。2009年11月NHK-G播出的“中国力量”系列纪录片便以“左右世界经济的中国力量不断膨胀”为主题,分为《“电影革命”的冲击》《驰骋非洲的巨龙》《膨胀的中国资金》三集。《“电影革命”的冲击》以中国的“电影革命”为内容,主要关注中国电影业的迅猛发展,认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正在与日俱增。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不但充斥了东南亚市场,中国电影正“朝着世界文化中心开始涌动”,“直追好莱坞”;《驰骋非洲的巨龙》拍摄了中国中兴集团(ZTE)在埃塞尔比亚实施通讯网络建设的过程,而另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则试图在埃塞尔比亚开采铜矿。影片强调中兴集团的“独家垄断权”,同时也评价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之后,开始“着眼于未来的行为”;《膨胀的中国资金》以中国汉能投资集团的投资并购行为为例,拍摄了中国的海外投资战略,即中国国有企业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下“操纵”巨资,正在全球进行扩张性的投资和并购。影片指出中国势不可挡的投资力量,包含着获取能源和技术的意图的。
2006年NHK-BShi播出的以世界经济潮流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纪录片“世界潮流2006”,其中《吞没世界的巨龙和巨象》部分分为《飞跃与摩擦:中印实力的真相》《世界新秩序的胎动》两集。影片以中印崛起为背景,主要介绍了中印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了中印之间的经济实力,关注中印关系以及中印经济发展对整个亚洲秩序的影响,面对中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提出要“探索十三亿人的威力真相”,将“中国巨龙”称为“领导2l世纪的大国”,“21世纪将成为以中国和印度为中心的亚洲的世纪”。其他的影片,例如NHK播出“21世纪:变化的中国”系列(2002)中的《汽车大国之路》《高级人材的回归》等影片都印证了这一点。《高级人才的回归》主要拍摄了回国从事微创医疗技术设备研发生产的海归张一博士。张一之前已经被中国媒体报道为回国创业的典型,冠以“科技启明星”的头衔。中国不断吸引海外高级人才的回归,给予有才能的海外人才以发挥才能的舞台,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19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日本社会逐渐建立起“亚洲经济雁行论”舆论基调,即日本是亚洲经济的领头者。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伴随着日本90年代的经济低谷,再到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中日之间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使得日本媒体对中国的经济力量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巨大的市场充满了羡慕,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同时对日本经济表现出了担忧和不安。“‘世界工厂中国的变化”系列纪录片主要关注的就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其中《外资甄别战略》一集认为中国以廉价劳动力为武器获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先“腾笼换鸟”再“筑巢引凤”的经济策略,就是要改良外资构成。另一集《日本企业无奈的选择》则讨论的是:随着中国取消对部分日本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优惠政策,在中国日本企业正面临着两难选择,从中国离开进入老挝等国家,还是由人工费用不断上涨的沿海城市转移到中国内陆?2010年4月,NHK-G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前三天播出了“变化中的中国”系列,第三集《中国本土品牌的战略》以“中国优衣库”美特斯·邦威为拍摄对象,将日本优衣库和美特斯·邦威进行了比较,主题为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到自主品牌创新的转变,认为中国正迎来经济增长战略的转折点,中国企业之前一直分包外国品牌的业务,目前中国本土品牌也正不断涌现,考察了中国企业的品牌力、技术力和竞争力等内容。《人事、会计聚集地:中国》(2004)关注的是日本白领受到中国挑战的问题,“日本公司开始雇佣中国白领在中国工作,日本白领的工作正失去竞争力”。由于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部分日本公司开始将一部分会计、人事管理等工作外包给位于大连的中国公司。为了抑制成本而选择中国外包公司的日本公司达到2500多家,很多日本职员对工作外包给中国显示出了抵制和消极的情绪,但“总务人员的尊严,在中国压倒性的低价面前烟消云散”,该片提出了一个统计数据,到2015年将有40万份就业机会流失到中国。
日本媒体大力渲染的“中国左右的世界新格局”“亚洲新秩序”和“中国力量”等术语有着明显的意识形态内涵,很多影片并未从中国实际来认知中国经济状况,也并不是深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内部得出结论,显示了日本媒体看待中国经济的失衡与焦虑的心态。同时,日本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复杂,NHK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也并非是单一的,“腾飞的”中国经济形象与“衰退的”中国经济形象并存。NHK-G播出的《变异的中国经济》(2008)以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为内容,包括了物价上涨、股市大跌、企业经营恶化和农村经济衰退等“严峻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采取了“唱衰”论调,评价中国政府缺少控制经济稳定的政策。
2009年NHK-BS1播出的《金融危机》是一部介绍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各国经济状况的系列纪录片,其中关于中国的一集是《再访上海长途汽车站:经济危机下的返乡高峰》,拍摄时正值春节中国农民工返乡的热潮,影片以上海客运汽车总站这一公共空间为基本切入点,采取随机拍摄的方式进行记录,关注中国经济背景下个人生活、生存的境遇。还有《北漂一族:北京彷徨的年轻人》(2007)、《上海“股市泡沫”中狂热的人们》(2007)、《蚁族之歌:上海求职旅馆里的年轻人》(2010)、《养儿不防老》(2010)等纪录片就考察了中国经济与社会中的就业、民生、贫富差距等多方面的议题。NHK纪录片对中国经济的负面报道更多地是针对个人的现实生活,无论中国经济整体状况如何,不变的是中国人艰难的、窘迫的经济生存现实。
二、中日竞争型关系下的中国经济形象
日本媒体对中国经济的报道框架基本是中日竞争型关系下的中国经济形象,尤其常见中日企业之间“冲突框架”的使用。《中日对决:制造工艺人的攻防战》《美日中大豆争夺战》《外资甄别战略》《日本企业无奈的选择》等纪录片都倾向于关注中日之间的经济力量关系,特别是对日本形成冲击和挑战的产业领域。
以制造业为例,在战后日本“科技立国”背景下,日本社会通过日本制造(ManufacturingJapan)重建了民族自豪感。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壮大,日本媒体导向的是“中国制造”VS“日本制造”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日本的群像:东山再起的二十年》是以“奋斗不息的日本人群像”为内容的系列纪录片,第七回《中日对决:职业手艺人的攻防战》讲述“日本的手艺人为挽救制造业而与中国搏斗的故事”,考察“日本手艺人的技能被赶超到了什么程度”。日本制造业以精密模具闻名于世,模具行业是其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近年来,中国的模具制造能力越来越高,大有赶超日本之势。正如其中一位技术专家接受采访表示:“十年前中国算什么,中国从来没有放到服里,没想到中国发展这么快”。影片认为正是日本的技术人员培养了中国的模具制作能力,技术流失和价格竞争使得不仅是本土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日资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竞争。
1970年代,日本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制造业一直是日本的优势工业领域。日本媒体关注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在NHK-G播出的《中国汽车立国能否赶超日本》中,中国汽车制造商正涉足日本领先的环保车领域,寻求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该片分析中国的“汽车立国”策略,介绍了中国混合动力型环保汽车的研发、制造,不断与日本丰田汽车进行比较。日本汽车制造专业人士接受采访表示:“很有危机感”,“只领先那么一小点”。影片强调中国汽车制造业正以日本丰田为学习对象。不同于“日本从零开始研发”,中国汽车制造业利用日本发动机技术和过期的专利技术进行优化改良。日本汽车制造商追求品质上乘的“工艺品般精致的汽车”,而控制价格是中国汽车最重要的策略。中国汽车制造逐渐缩短与日本的技术差距,也掌握了相对复杂的模具技术,但是吉利公司仍被称为“克隆厂商”。另一部纪录片《汽车大国之路》也以正在崛起的中国汽车制造业为拍摄对象,对中国汽车制造的评价相对更为正面,认可中国汽车制造业具备的自主改良产品的能力,重点关注中日合资的汽车制造企业,提出中日汽车制造业的联手实现飞跃的愿景。
除了制造业,日本的资源相对匮乏,与资源相关的行业往往也是日本媒体的关注点,《沸腾的中国乳业》《海鲜大王:中国水产业急速成长的背后》《中国煤炭运输业实态》等纪录片涉及了乳品业、渔业和煤炭运输业。NHK-BSl播出的《海鲜大王:中国水产业急速成长的背后》(2009)主要是考察中国迅猛发展的水产业发展,拍摄了多位被称作“海鲜大王”的民营渔业企业家的生产经营,并对中日渔业进行了比较,影片认为相比中国不断扩张的渔业,日本渔业由于缺少人手面临挑战,同时也涉及了对中国“掠夺”水产资源的批评。
NHK格外关注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中国老板驾到:日企RENOWN的400天》(2011的拍摄内容是:在大阪创立的服装公司RENOWN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获得中国企业山东如意集团40亿日元的投资进行经营重组,在中国艰难地开拓市场的过程。影片拍摄了中国企业的参与经营之后,中日双方不同理念下的矛盾、磨合以及日企不断的“妥协”,强调即便是日本企业面临危机,仍然把高质量的商品生产放在第一位,不会为了市场而降低质量。日本媒体期望RENOWN服装公司能够借助中国的市场和资本重振企业,同时也对日本服饰企业被中国掌控感到“震惊”,不断地反思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企业为何会面临如今的境地。影片认为收购行为表明中日经济关系已经进入了中国和日本经济实力倒转的“日中新时代”。
NHK纪录片中所塑造的是带有等级观念的、不对等的中日经济形象。日本的等级秩序的战略文化根基于日本的传统思想文化,必然派生出位置意识,从纵向看,位置意识又分为上位意识和下位意识,上位意识决定了“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傲慢、欺压和控制。在NHK-G的《美日中大豆争夺战》一片中,巴西作为大豆出口国,中美日都对大豆的需求不断增长,竞相在巴西采购大豆。日本企业采购大豆的行为被描述为帮助了巴西改善农田,实现了农业的发展,而中国企业的大豆采购则被描述为破坏性的,中国政府主导下的资源掠夺。“中国不侧重技术开发,而是热衷于复制外国技术”(《外资甄别战略》);“中国政府缺少控制经济稳定的政策和能力”(《变异的中国经济》);“日本手艺人的根基在于日积月累和不离职的决心,而中国技术人员则为了待遇频繁跳槽”(《中日对决:职业工艺人的攻防战》);高品质是日本品牌的最重要内涵和价值,而中国品牌是低质量的,山寨的(《中国老板驾到》);“依赖中国是危险的,应当向印度周边国家重新开拓市场”(《外资甄别战略》);“中国只是复制大国,知识产权的保护落后,并且没有公平、公正的经济格局”(《中国本土品牌的战略》)等。日本媒体认为,中国由于其廉价劳动力而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商品技术创新性较低,正通过中日的经济交往和企业合作获取先进技术。《日本垃圾处理依存中国的崩溃》和《日本的垃圾去大陆》都是关于中日资源再生体系的纪录片,一方面论述日本废弃物与中国的资源再生体系的关系,另一方面始终对“日本垃圾”输出到中国而减少了环境成本“沾沾自喜”,“出口到中国的那些东西一方面可以称为可再生资源,其实也可以称为垃圾”。(《日本垃圾处理依存中国的崩溃》)
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期的日本,自我塑造的国家形象是一种“注重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普通国家(政治大国);‘受人尊重的国家,即‘一个体面、优雅、荣耀、有个性、自豪、杰出、有威望、自尊、自强的国家”。面对中国经济实力的与日俱增,日本媒体塑造的日本经济形象相比中国经济形象仍然具有相当优越感,其论调是:虽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中国并非是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家。战后,日本经济对于日本自我身份的建构起到过重要作用,“日本的经济实力,使它对其独特性的自我肯定,不再纯粹是为了建构日本的民族身份,而且同时是在构建西方的他者身份。”日本作为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成为西方价值体系的代言者,不断显示其优越的经济征服力,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也不免陷入了东方主义狭隘视角之中。
三、中国威胁论与中国经济形象
NHK纪录片中的经济形象往往与政治问题混杂在一起,以经济威胁入手,导向军事威胁、政治威胁和文化威胁等议题,“也就在这一政治论式的思维方式的操纵下,中国认识与中国形象也就被简单化地置于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人权危机与自由民主、军事威胁与特需市场、世界工厂与污染大国这样的二元论式的框架之中,为了了一个与西方理念、也是日本理念相对立的绝对‘他者”。在“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被看成不确定的因素,尤其对中国的海外能源战略发展感到担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也被格外关注。
《朝鲜:中国支配下的朝鲜经济》《中朝边境正在发生什么:鸭绿江八百公里纪行》《摇曳的童心:中国浪潮下的缅甸寺塾生》等纪录片由经济内容延伸到了中朝关系、中缅关系等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北朝鲜:中国支配下的北朝鲜经济》(2006)要“窥视中国狡黠的战略的一角”,认为朝鲜将中国选为贸易对象是由于中国不会威胁其政治体制,而中国资本对朝鲜的资源兴趣浓厚。《中朝边境正在发生什么》(2007)沿着中朝的边境线拍摄,素材由中国人拍摄,由中朝之间的经济贸易和物资交换入手,拍摄了在朝鲜投资建厂的几位中国企业家,“中国商人从朝鲜获得廉价的木材和矿产资源,在国内获得巨大的利润”,“通过经贸关系,中国支配了朝鲜的经济”,“通过纪录片感受到的是北朝鲜的脆弱和危险”。《摇曳的童心:中国势力下的缅甸寺塾生》(2006)是《生活在亚洲的孩子们》系列纪录片的一集,拍摄了几位缅甸少年的生活。由于中国在缅甸经济中的作用,缅甸年轻一代兴起了学习中文的浪潮。影片不但指责中国文化对缅甸宗教文化的冲击,还批评中国商品大量地流入缅甸,试图在缅甸修建石油管道,与长期被国际孤立的缅甸军政府进行经济交流等问题。
“中国威胁论”可以视作18世纪就开始在西方流行的“黄祸论”的延续。近些年,美国媒体一直热衷于“中国威胁论”的炒作、鼓吹,冷战后“中国威胁论”观点比较早就见于日本防务大学学者村井友秀1990年在《诸君》月刊上发表的《论中国这个潜在的敌人》一文。由于中日之间地缘政治等关系,日本媒体将中国的经济发展看作是一种挑战,NHK电视节目常常会出现“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例如,在《对立能否克服:领土之争与日中韩关系》中,右翼作家樱井良子作为嘉宾就发表了“中国威胁论”的言论,即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正是中日之间总体力量的变化使得中国能够“出手专横”地对待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
中国与非洲国家、南美洲等国家的经济关系常常成为借题发挥的内容,近年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军海外,参与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日本媒体对中国海外能源开发格外警惕,这在《中国制造·中国的战略》《驰骋非洲的巨龙》《中美日大豆争夺战》等中都有所体现。《中国制造·中国战略》是NHK《世界市场·财富攻防战》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集,本集主要是探讨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的海外经济发展基本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采取了典型的“中国经济威胁论”的论调。影片认为中国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正在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经济的发展也会极大地促进中国军事的现代化,对西方国家的安全保障造成威胁。在美国,来自中国的非法进口商品、倾销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盗版正在侵犯美国国家利益。在伊朗,中国正在帮助这个输出恐怖主义的国家建造地铁,并加强与中东多国的经济联系。在墨西哥,中国给予墨西哥经济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中国商品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墨西哥的外资企业相继撤资,大量转移到中国。
作为一种话语霸权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制造·中国战略》把墨西哥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和外资流失等经济问题归咎于中国商品对本地市场的冲击,将中国经济寻求海外发展空间的行为描述为是侵入性的中国经济威胁,担心中国经济力量的政治化、军事化转换,甚至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
中日经济关系形象一直是“先进的日本”与“落后的中国”的基本构成形式,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日趋壮大,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防范心理加强。日本媒体无视中国对经济发展空间的合理诉求,通过“舆论制华”,即渲染中国经济发展可能给日本包括整个亚太地区带来的威胁,形成了不利于中国海外经济战略发展的外部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