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光
深度调查能让受众了解到整个新闻事件的成因、现状及发展走势,能对新闻事件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例如《辽宁日报》本报调查栏目刊发的《技术工人为什么短缺》《营改增后税收不降反升》《民告官的案件增加》《老师为什么要分层留作业》《补课追问》及其他经典的系列调查等等。
调查中,记者的思考在深入,选题的挖掘在深入,新闻人触碰的题目越来越敏感。本报调查从《辽宁日报》1月26日改版到5月21日,共出版了39期,编发调查稿件75篇,报道涉及15个领域。
深度,在追问中产生,在调查中递进,是每位记者思考推动的结果。
一、调查目标的寻找和锁定
1.寻找
会议、文件、闲谈、观察、阅读,都会寻找到目标。这个目标的选取一定要来电,一定要有感觉。记者来电了,有感觉了,调查起来才有热情。
2.锁定
首先判断搞这个调查题目会不会产生新闻;然后是评估新闻价值的大小。
案例一:《考研,8000多人跑路》这个调查本来是新闻的第二落点,但由于我们的改版比原计划延迟了一周时间,这个稿件新闻已经变成了第三落点。但它的新闻价值并未降低,反映出当下,文凭不再是就业的金字招牌,大家对就业的追求高于对文凭的热衷。所以,说“弃考”太消极,而“跑路”是更有积极意义上的选择。
案例二:《村官考核打分出现误判之后》,来自最基层的凡人小事,但却反映了基层组织是如何利用考核杠杆撬动勤政、惊醒庸政、鞭策懒政的,事小意义不小。
案例三:关于024便利店这篇报道,第一次提炼《会变脸的024便利店》,第二次提炼《024便利店 搭载政府便民服务》,第三次提炼《024便利店 如何打包多重便民服务》,第四次是新媒体提炼《024便利店+……》
案例四:《分层留作业》这篇稿件,记者初稿只有1600字。作为调查稿件,采样比较单薄,而且关于分层留作业,那些拿到低层次作业的家长和学生的采访没有,经过补充后,这篇调查立了起来。我对这篇稿件的认识是,这是教改的一次小手术,而且这个手术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教改推动一小步也是进步,我还配发一个评论《分层留作业是一个小手术》。
晚上,总编辑看版之后提出,分层留作业涉及到学生和家长的尊严,我们不能简单地点赞,要保持客观。一定要定义“这是一次在应试教育框架下推进的一项教育改革”,让大家来讨论。这就是这篇稿件在记者、编辑和总编辑眼中不同的价值。
于是又有了分层留作业的再调查。
3.对调查主题的提炼与反转
提炼:
案例一:对古村落的调查,记者进行了艰辛的采访。调查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如何保护古村落。如何提炼出更鲜明生动的主题。古村落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其一是它区别文物,文物挖出来,历史断代就将文物的时间固化了,只能摆放在橱窗里,而古村落是就地保护,它除了讲述历史,它还在延续着历史;其二是原住民要继续生活在古村落里,而不是坚壁清野,该做饭做饭,该睡觉睡觉,保持原生态。
根据这两个特征,提炼出两个比较生动的主题:“保护古村落 保护仍然活着的历史”,“原住民也是古村落不可移动的文物”。
案例二:妇女小额贷款帮助农村妇女致富,这个题目很容易写成好人好事夸妇联的稿件。经过提炼,把稿件最能产生新闻价值的东西提炼了出来,《100%还贷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案例三:政府网站整顿,既敏感政策性又强。说浅了新闻价值没了,说说深了,又有纪律红线,很棘手。最后提炼出来的是《让休眠的政府网站醒过来》,属于板凳底下翻跟头。
案例四:省里推进企业为污染上保险制度,专业性很强,有保险有排污;宣传性很强,有很多政策指导性。这样一项政府工作,它的新闻入口在哪里呢?最后从文中涉及的案件提炼出调查的主题——“省内污染理赔第一案中的‘案中案”。
反转:
这是我们在实际调查稿件中经常要面对的。
第一个案例:当初我们得到的线索是“机床厂海归沙龙是怎么留住67名海归的”。记者调查后发现,机床厂有一套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机制,海归沙龙仅仅是他们众多手段之一。于是这个标题变成了“一个海归沙龙真能帮国企留住高端人才吗”,这是个小反转,只是扩充了调查目标的外延。
第二个案例:社工招聘火过了国考的公务员考试,25:1,去年公务员招考比例24:1。我们两位年轻记者“关照组合”经过调查,反转了当初的调查选题——“社工招考 25:1中的虚火”。这篇稿件挖得最深的一锹土,也是最值得深思的——真正学社工的科班出身大学生,竟然没有一个报考社工的,因为他们知道社工是干什么的。
第三个案例:我省有两万多个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怎么教育好孩子。这是一个妇联送来的材料,也是我们要调查的题目。这是一个容易做虚,令人难以信服的选题。最后跟记者交流和探讨了三次,决定反过来做这个题目,会更有可信度,《在家长学校,能学会教育好孩子吗》。在家长学校不是你教我学,而是互相分享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讲课人不是老师而是家长自己。
二、调查的入口选择
当我们锁定了调查目标,经过了大量的采访,占有了大量的素材,我们的稿件入口选在哪里呢?
“入口”是让调查走向深入的那道门。
案例一:淘宝村的调查。入口选择在“辽宁为什么没在全国的淘宝村中上榜”,1年1000万的产值、100户的经营规模的门槛,朱家村超了两个来回还多。敲开这扇门,一个完整的调查链条深入下去:藏起来——怕露富——怕被人盯上,自己套牌贴牌被人查——买卖做大后想上规模没发展资金——西柳实体店找上门来要线上线下求合作。有故事,有曲折的情节,这样的调查可读性就出来了。
案例二:神奇的兴隆商业模式调查。它的入口选择:在别人倒下的地方创造商业奇迹。兴隆大家庭是在东亚广场倒闭的地方崛起的,在世界百货巨头伊势丹撤退的地方,建起兴隆百货。
案例三:《南方周末》一版头题调查《百亿市场催生“超声游击队”——胎儿危影》。这是一个用4D超声波给婴儿拍照的调查。看看这篇文章的入口:
胎儿在超声波探头下皱眉,继而咧嘴微笑,这个画面在橘红彩超屏幕上出现时,姚莉两眼通红,这是她29年的生命历程中,对母性的第一次感知。这发生在孕期5个月,地点是北京一家胎儿四维摄影中心。
为了拿到这段15分钟的胎儿影像,姚莉支付了1280元人民币,这几乎是公立医院普通超声波费用的5倍。姚莉觉得值,毕竟这是给宝宝准备的第一份礼物。但她不知道宝宝为此承担的健康风险。
一个巨大的灰色产业,一个巨大风险(辐射、给胎儿带来畸形风险),在母亲们以为是给孩子最好礼物名义下隐藏在背后。
案例四:柴静《穹顶》调查,她选择的入口:
2013年1月份的北京,一个月连续25天雾霾。
我当时在北京,但当我这一年里反复想回忆当时有什么印象、什么感觉却记不起来了。因为当时大家都说好像这场雾霾是偶然的气象原因导致的,就没当回事。
那个月里头我还去了四个地方出差,河南、陕西、江西、浙江,回头看镜头里的天,当时的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的大雾霾,但我置身其中,浑然不觉,只有我的嗓子有印象……
这是一个举重若轻的入口。
柴静怀孕了——小孩子有病动手术——于是一个母亲再怕孩子受伤——她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她要与雾霾斗争。
三、调查是从下往上看,向纵深推进的,而不是从上往下看,横向发散的
1.从上往下与从下往上
我们记者拿到的会议材料和单位送给我们需要的采访材料,文章的架构都是从上往下看的高屋建瓴,比如:全省形势,投资规模的增加,惠及多少企业,给多少老百姓带来实惠。调查是需要从下往上看的。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看,工资涨了多少,待遇提高了多少,家里的生活改善了多少。
2.纵深
这里想起一个比喻。《鬼吹灯》里的洛阳铲,盗墓贼的神器,一竿子插到底,穿过表皮土层、中间土层、地下土层,最后探到墓穴。这个方式就是调查的方式,像洛阳铲一样,把各个层面的土质都整齐排列地挖带上来,看颜色、闻气味、用手戳捏,判断下面的墓穴的方位、年代、墓葬的薄厚。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调查深度。
案例:关于“技工人才短缺”调查
从企业招技工难的几个长镜头入手,第一锹求人倍率的数字分析,招工招商的特殊政策执行,都体现一个难字——社会问题;第二锹挖到职业学校生源短缺和截留——教育问题。第三锹挖到伤了元气的老工业基地衰落十年,技工流失十年——政策问题;再往深挖,求职者的价值取向——价值观问题。四个层面,层层递进,这是上篇。下篇,从这四个层面破解看,我们好像都有对策,而且效果初现,每年十几万的增量,但看似完整的技术工人培养链条上,到处是虚连的断点。
3.横向发散
是新闻综述采取的架构,要求报道面的广度。采访单位给的材料都是这类发散的素材。这些材料只要一梳理,一般都是“7分成绩、2分不足,1分期待”模式。我们有一些调查稿就是按照这个路子写出来的。其实,即使陷入这个思维定势里,改变起来也并不难。只要改变视角,不要从7分成绩入手,而是沿着2分不足或者1分期待走下去,有价值的调查就会露出头来。
案例:营改增的第一稿上来,调查主线是营改增如何使90%的企业减了税的。后来跟记者探讨,分析那些10%企业不降反升的税务情况是怎么出现的。然后,这篇稿件从10%入手,调查出更有价值的新闻:增值税不是普惠式减税;企业面对增值税,要重新设计企业发展的路线图,否则,新政的红利不但分享不到,反而会加重负担。调整后的第二稿《营改增后 为何部分企业税负不降反升》对工作的指导意义更大。
四、调查稿件的内在逻辑
1.本报调查“小市羊汤”——第一稿,本溪县准备搞羊汤一条街,品牌是靠品质提升的,而不是量的堆积,应该是先把品牌做起来,然后借助品牌推进产业的发展。
2.本报调查“丹东草莓”——第一稿,丹东草莓大幅掉价,分析原因主要是南方草莓入侵,而且上市时间比咱们早。跟领导汇报这个稿件,领导说,东沟由2万亩大棚,增加到20万亩,而且还要扩大面积,除了南方草莓入侵因素,我们是自己打败了自己。像这样的项目,过去发展的人参、山楂,教训深刻,调查应该在这方面再深挖挖。
五、调查稿件的写作
1.记者必须到达调查现场
《人民日报》副总编李仁臣临退休前写了一本书《我在现场》,他的一个观点就是,都说照片拍不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其实写稿子也是如此。
记者到没到现场,稿件会清晰呈现出来的。你的稿件里缺少生动的细节,陈述的多描写的少,现场的少材料的多,采访对象不是领导就是专家,来自基层的采访对象没有。
“本报调查”中的“社工招聘”、“古村落保护”、“分层作业”、“盘锦河蟹”、“淘宝村”等等,之所以生动,记者到达的不仅一个调查现场,而是多个现场。
调查里的新闻事实、案例和细节必须具备3个W——时间、地点和人物。
调查是靠新闻事实推动的,而不是领导讲话和文件总结出的经验。
不断追问和思考的深入,都是建立在新闻事实、调查案例演推的基础上的。不能在文件的字里行间搞调查。这样的调查,就是文件的改写。所谓的“见人见事”,说的是新闻采写,更是调查两个支柱。
在编辑调查稿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个新闻事实案例或细节,三个W不是少一个,就是少两个,有的甚至3个都是模糊的。
比如“去年,我省农村,大部分农民……”时间是模糊的,地点是模糊的,人也是模糊的。这样的调查怎么能立住脚?
时间和地点,越具体越精确越会对调查产生强烈支撑。
2.调查稿件不能“隐身人”太多
相关人士、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等等,大量出现在我们的调查稿件中。除了法律界定的案件相关人、少年儿童、街头随机采访和取样调查以及重大事件、重大批评报道涉及到的人士允许采访人隐身,在调查稿件中,我感觉不能超过两个“相关人士”,否则,我们的调查立不住,哪来的权威性呢?
我们的调查是深度报道,而且涉及到问题报道比例比较高,所以,政策和专业上的严谨是必要的。但过于条款的政策和专业性,又给我们报道的阅读和传播带来障碍,所以,肯定涉及到“转换”,让大家看得懂,便于阅读。
案例一:民告官调查中,民告官一词就是转换过来的——行政诉讼的法律行为。行政案件司法管辖区域与行政管理区域分开——异地审案,能不能再通俗一点,“到昌图的衙门,去告铁岭的官”。
案例二:“手套换兜子”——策划大集稿件中,计划经济刚刚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生动事例。一提起“手套换兜子”就能把我们拉到那个年代。
案例三:《南方周末》,想如何表现铁西区工业历史厚重的积淀。铁西的道路名字都有一个“工”字,兴工街、重工街、肇工街。在马路的十字路口,随便遇到一个修自行车的师傅都可能是退休下来的八级工。
3.调查的写作无定式
“本报调查”的70多篇稿件中,在写法上都有创新,从最初的三段式——经验、不足、希望,到三关三槛三难,这样的传统写法已经渐渐淡出。
根据我们已经见报的73篇调查,我给简单归一下类:
①新闻调查:辽宁淘宝第一村、辽河通过国考等。
②突发事件调查:CBA总决赛、辽宁人的心热在一起、乙草胺传言伤害辽宁草莓等。
③事件调查:社工招聘、民告官案件等。
④话题调查:大集系列、经典、能工巧匠。
⑤政策访谈调查:画出足球改革的路线图、30年教育改革之路。
⑥思辨调查:补课系列、经典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