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强(河北省抚宁县台营学区吕良峪初级中学06630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杨少强(河北省抚宁县台营学区吕良峪初级中学066300)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方式有着明确的要求,即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和讨论为主,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他们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什么是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呢?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呢?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笔者总结了一些较为常见的做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探究性学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性学习。语文这一学科具有浓重的文学性,因此,语文学习要能够促进学生文化品位的提高,给学生带来审美的情趣,让学生能够在文本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并且,语文还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因此,教师要多关心、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语文的交际功能,并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从而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探究性能够将课内和课外联系起来。尤其是课外阅读方面,探究性学习有着其他学习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对于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教育部规定每年的阅读量是80万字,这对课业难度相对较大、较重的初中生来说有着很大的难度。要想让初中生的阅读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改变学生课外阅读贫乏的状况,我们就要将探究性学习的空间进行适当的延伸,让学生去课外进行知识的探索,拓宽学生的知识渠道,开阔他们的视野。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积极学习,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探究的过程。探究性学习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分不开的,没有兴趣的参与,学生的探究就会成为低效的活动,降低学生参与的热情。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有与人合作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进入了新的时代,学会合作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乃至日后的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合作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求知,也提高了交际能力,学会了如何做人。初中生的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不足,视野不够开阔,学习的方法尚不完善,在探究性学习中,他们可以和其他人一起收集信息,共同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查阅。当遇到问题和分歧时,他们可以利用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各抒己见,思维就会得到有效激发。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方面,探究性学习有着很大的作用。探究性学习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遇到学习问题时能够与他人一起探讨,共同解决,共同获得收获和进步。探究性学习也能帮助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这样,学生就能在合好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也会谦虚好学。总之,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个性等方面有很大的益处。在结合自己已有知识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时,学生会学会从事物的本质考虑,使得他们的思维更灵活,逐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标。
探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与学习目标的选择是分不开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多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从他们的学习经验出发
在确立探究目标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他们的学习、生活经验来选择。如果教师所选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必定会有“无从入手”之感,难度过大,会让学生丧失探究的兴趣,并对学习失去信心。同样,如果难度太低,学生几乎不用怎么探究就能完成,就会让学生觉得探究学习没有任何趣味,无法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探究性学习要配合教学,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与认知程度为基础。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我让学生思考作者在写本文时具有什么样的动机,其中最经典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至今有什么原因。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
生活是学生进行探究的源泉,如果不能将生活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融合到一起,探究就会失去意义,变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的探究能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选题的时候要遵循范围小、角度新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让他们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如学习《邓稼先》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自己收集资料,整理素材,也可以去网上搜索,找一些与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相关的内容,自主选择一个主题,确立一个目标人物,每个学习小组整理出一份手抄报,放在班级的报刊栏里,并将此次活动命名为“星光闪烁”。学生都很积极地参与到了本次的活动中。这样,学生对我国建国初期的一些科学家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对当时的恶劣条件有所了解,并为科学家献身国防事业的精神所感动,使得本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有问题的提出,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结构进行概括,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我经常按照三个步骤实施探究性学习。
(一)学生提出课题
教师可以在创设背景知识点基础上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课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课题进行指导,如课题的范围和角度,有无创新性等,将课题剖析成几个小部分,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选择符合学生个性的研究性课题。
(二)教师归类反馈,撰写教学反思
学生做完了研究性课题后,教师需仔细查看、研究,认真推敲,进行整理工作,写出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及时检查、总结教学中的得失。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全面探索。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学生之中,与接受是学习方式相辅相成。
(三)铺设背景知识
研究性课题的实践形式应力求多样,尝试建立多维、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要极力避免教师独占讲台、一统天下,或者学生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情况发生。在提出课题之前,教师的职责是就某一问题创设情境,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诱发学生探索动机,调动学生知识储备和知识积累,为确定研究性学习的范围、角度做准备。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求,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