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晶 于洪涛
孙大伟是公主岭市永发乡曲家中心村党委书记,今年46岁的他任村书记已有10多年。十余年的奉献,让不同的人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和称谓:村干部们说,他是一面旗帜,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致富能人说,他是我们创业致富的楷模;广大农民群众说,他是引领我们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一句话,他的身上,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奉献情怀。十几年来,孙大伟带领村班子成员,引领广大群众,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为目标,经过努力扎实的工作,增加了群众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使曲家村旧貌换新颜,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用他的实干和奉献使曲家村熠熠生辉。
曲家村位于永发乡北部,全村现有耕地160公顷,480户、1800口人。以前的曲家村,农业生产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土地广阔,盐碱地居多,看着土地不能种,守着金饭碗没饭吃,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贫困却找不到出路。村集体拖欠外债,全村480户中有170户与村集体有不同额度的债权关系,干群矛盾突出,班子作风涣散,十分缺乏战斗力、凝聚力。
2002年1月,孙大伟临危受命,当选为曲家村党支部(后为党委)书记,他要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扭转落后局面,用奉献和实干闯出一片新天地。
上任伊始,孙大伟就跟村干部们说:“村里穷得叮当响,再讲道理也是空的,要树立威信,提升村党支部的战斗力,首先要解决村里的债务问题,让老百姓信任咱,百姓才会跟你走。”确定了这一工作方向,孙大伟绞尽脑汁,开始寻找化解债务的渠道和方法。
当时的曲家村,有大片盐碱地撂荒。孙大伟带领班子成员通过踏察、咨询和反复论证,确定了治理盐碱地以增加集体收入的思路。
从那天起,孙大伟开始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土地、规划部门、科研单位和曲家村之间,终于项目确定了,资金却成为最大的问题。孙大伟没有退缩,他一遍遍地做家属工作,从自己家先后拿出5万元垫付于土地治理工程,为了节约资金,他带领村干部在施工现场挥汗如雨,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荒废的盐碱地终于变成良田,作为集体土地重新发包给农民,收取相应租金,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孙大伟带领干部群众下足力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招商引资。曲家村基础薄弱,可在孙大伟的带领下,干群团结实干,有着脱贫的诚心和强烈愿望。为招商引资,孙大伟把修路当作基础工作,他带领村班子成员四处化缘,多方找亲访友,挖掘关系拉赞助,修建14.2公里水泥路,实现了户户通,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余年招商路,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可成果却让曲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长春客商徐为投资900余万元,在曲家村兴建起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吉军预制构件厂,年销售额达3500万元,上缴利税50万元,安排村民就业80余人。2012年,村里引来榆树客商刘玉丰,投资400余万元,建起顺德加工厂,生产玻璃钢保温板,现已初具规模。由长春客商兰旭东投资2000余万元建立的吉林乾瀚林下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已落户曲家村。吉林电波传播站也已落户曲家村,投资总量超过3000万元。这些企业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也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使村民不出村就能“打工”赚钱,种地、打工两不误,农民收入成倍增长。之所以选择曲家村,用客商们的话说,他们感动于曲家村有这样一个好带头人,他们看到了曲家村人的热情,他们也相信,在曲家村求发展,能够实现共赢。
在任村支书前,孙大伟在长春经营钢材生意,每年收入近20万元,家境殷实。在全村乡亲的热切期盼下,他回村里当上了带头人。为了扭转村里的落后局面,孙大伟投入了全部的精力,自家的生意撂下了,还经常为了乡亲筹措垫付资金,垫出去的钱有至今未收回的,也有打了“水漂”的。妻子埋怨,说他“傻”,朋友不理解,笑他“痴”,可孙大伟却无怨无悔,他说:“我是党员,一村的当家人,个人富了不算富;百姓不富我心不安!”
在孙大伟的组织和带动下,2004年,曲家村在全乡第一个建起占地5公顷、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的蔬菜棚膜园区,园区内有日光大棚32栋,日光温室5栋。2010年秋至2011年春,在二组、八组又建成了占地面积10公顷的两个棚膜园区。2012年,曲家村又新建日光大棚40栋。目前,全村共有温室大棚146栋,日光温室12栋,全部应季使用。由于规模经营,大棚生产的蔬菜不愁卖,经销商主动上门收菜,仅此一项,村民年纯收入就达300万元以上。
回想起发展温室经济的过程,干部群众都说,没有孙书记的付出,就没这大棚园区,曲家村不知何时才能摘掉贫困的帽子。建棚初期,村民们心里没底,而且资金缺口很大,村民们有的观望,有的说风凉话,阻力很大。孙大伟明白,光凭讲政策、讲前景没有用,必须要动真格的,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有发展愿望但缺少资金的村民们顺利建起大棚,他个人担保,通过农业银行为农民解决贷款112万元。为了这笔资金,他不顾家庭的阻力,连自家的厂房、钢厂都押上了,担着这么大的风险,不光亲戚朋友,就连村里的百姓都替他捏把汗。大伙都说:“孙书记是拼上老本也要给大伙挣个翻身的机会,咱要是不使出十分力干出个样来,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孙书记!”当时,村集体资金紧张,孙大伟个人又垫付15万元,解决了两个大棚园区的用电难题,安装两个50千瓦的变压器,接电到各棚户,极大地方便了农民。为了节约资金,方便群众,孙大伟带着大伙儿直接到长春采购钢筋,统一雇用焊工,统一建棚。贷款要一项一项跑,工地的活要亲力亲为,谈起那段日子,孙大伟笑着说,当时是“豁”出去了,也是“熬”过去的,自己的全部身家押在里面,还背负着全村人的期望,压力很大,责任太重,必须竭尽全力。那段时间,孙大伟要兼顾村里的日常工作,还要随时协调解决建大棚遇到的问题,面对方方面面的人和事,他经常吃住在工地上,累得倒头就能睡。大棚建起来了,孙大伟却依旧不敢懈怠,他知道,村民们没有经营大棚的经验,这第一年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他专程到吉林农业大学聘请专家到田间地头给农民传授种植知识,找关系跑销路,直到产销两旺,大棚里的蔬菜变成村民口袋里的钞票,孙大伟才算放下千钧重担,也迎来了村民们对他的尊敬与爱戴。大伙儿纷纷把自家生产的第一筐时令蔬菜送到孙大伟家,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这位好书记的谢意。在孙大伟的带领下,曲家村干部群众心往一块儿聚,劲儿往一块儿使,当年就取得了丰厚回报,25户农户平均每户增收3万元。如今,每栋大棚的年收益都在4万元以上,棚模经济稳步发展。
与此同时,孙大伟又带领干部群众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原有3个牧业小区的基础上,2012年又新建起一个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福德标准化母猪繁育小区。全村年蛋鸡存栏量约5万只,生猪出栏3000余头。
2011年,长春客商投资的田东花卉苗木基地在曲家村落户,按照“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孙大伟组织农民成立了花卉苗木经营专业农民合作社,使当地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5公顷,20户农户参加合作社发展绿化苗木经营,合作社年纯收入达到100余万元,户均收入5万元,有效地带动了附近群众前来务工,用工高峰时可达50人,人均日工资达到120元。如今,合作社规模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群众看到合作社经营带来的成果,纷纷申请入社,花卉苗木经营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曲家村人富起来了,而孙大伟在带领党委班子推动村里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他从制度建设入手,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准则,规范村务运行机制,理顺“两委”关系;建立起村民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落实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调动党员群众的参政议政热情。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扶持下,2010年,曲家村新建起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高标准、多功能村办公楼。新村部集“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村民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系统为一体,并健全了各项制度,配全了办公设施,村部工作规范了,农民们办事方便了,党员活动也有了场所,真正起到了党在农村的活动阵地作用。2012年,曲家村新建起占地20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广场上凉亭、文化长廊、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组建起锣鼓队、秧歌队,文化生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提起曲家村十几年来的变化,村民们都说,以前想都不敢想,孙书记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富裕起来,让曲家村人挺直了腰杆,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员的奉献精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干部是好样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9年,曲家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12年被评为四平市文明村,2010年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村。孙大伟也多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带头人。谈及荣誉,孙大伟说,最大的回报是曲家村的变化,是老百姓的认可。为了曲家的明天,他将不遗余力,带领干部群众,以实干和奉献开创曲家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