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民生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

2015-07-12 12:09
时事报告(职教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贫困人口



补齐民生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

新闻故事

脱贫也能“私人订制”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是一个在全国都有名的特困连片地区,全区150万人中有多达23万的贫困人口。这么多户人家,家家的情况还都不同。如何带领他们走出贫困,可愁坏了当地的干部。

就拿长春堡镇垭关村58岁的农民张祥印家来说吧。他和老伴带着3岁的孙子,守着不到3亩地,一年收的玉米和土豆只够全家人吃的。他家没有壮劳力——儿媳妇受不了穷,抛下小孙子走了;儿子去深圳打工,两年多都没有回家。为此,张祥印一把年纪了,还要去烟花厂搬货,搬一件才4毛钱,艰难地养育小孙子。

对于张祥印这种没什么技能、年龄大又不能离开家的贫困户,到底该怎样帮助他们脱贫呢?显然不能用一般常见的办法。村干部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按需扶贫。用现在一个时髦的词儿来说,就是“私人订制”。什么意思呢?就是让贫困户自己选“套餐”。套餐里包含养殖母牛、蛋鸡、种马铃薯等十余个项目,贫困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自主进行选择。

2014年以来,贫困村凤凰谷村启动了“股份制”脱贫试验,开办乡村旅游度假公司,大力发展农家客栈、有机果蔬种植和乡村体验旅游,村民收入翻两番。图为分红扩股大会现场。

2015年9月,张祥印选择了养殖母牛。银行贷给他2.4万元,政府帮着付利息,母牛如果出现意外,政府还会出钱帮他渡难关。就这样,张祥印安心买了两头高高大大的“西门塔尔”杂交母牛,每头母牛3年可产两头牛犊,按每头卖1万元算,能有4万元收入。如今,张祥印心中已有了自己的“十三五”规划:一年学习养殖技术,两年还本,三年脱贫,四年后供孙子上小学,五年后把儿子借债修的平房再加高,让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时事播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认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重点学习

打场攻坚战 补齐贫困短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发展不能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或者这一部分像欧洲、那一部分像非洲。”“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让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未来五年,我国将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在扶贫工作的决胜阶段,打赢让农村贫困人口彻底脱贫的攻坚之战。

重点分类 精准脱贫 因人因地施策,真正做到帮扶一人脱贫一人。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家庭,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到2020年让近4000万人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地区农村贫困家庭,进行易地搬迁和生态扶贫,让近1000万人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家庭,要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让2000多万人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创新机制 造血扶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是继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未来五年,要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整合各种金融、财政扶贫资源,将扶贫资金的效用发挥到最大程度,重点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如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进行倾斜。三是探索让贫困人口拥有一定的资产收益,如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时,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让贫困人口有可持续的收入。此外,扶贫要扶志,要鼓励贫困地区的人民不等不靠不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扶贫工作中来,自力更生,为美好生活而打拼。

丁莲是云南红河日报社的一名记者,16年来通过她的呼吁奔走,上千人次的贫困学子得到资助,很多从小学一直受资助到高中、大学。因常年坚持在最基层报道群众疾苦,丁莲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扶贫妈妈”“好人丁莲”,还获得了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

明确责任 保障扶贫 未来五年的脱贫工作,要求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众志成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十三五”期间,不同的扶贫主体需要相互协作,合力打出一场漂亮的“歼灭战”。首先,需要明确主攻队伍的责任。加强对中西部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的考核。考核减贫成效,包括贫困人口脱贫了多少,贫困人口收入增加了多少,贫困县“摘帽”了多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对扶贫措施的认可度等。其次,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将这种传统扶贫做法的效益最大化。最后,还要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的方式参与扶贫,在税收减免、社会荣誉等方面进行倾斜,形成一个人人扶贫、人人得益的贫困治理体系。

资料卡片

扶贫实施“五个一批”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完善公共服务 补齐民生短板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在“十三五”期间,国家要大幅度地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和提高公共服务共享范围,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全覆盖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中。三是促进教育公平。我国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四是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不断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力度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还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为了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十三五期间,一是提低,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未来还要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二是扩中,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到2020年时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是打非,即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二五”以来,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网。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十三五”期间,在更加公平方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健全职工养老保险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等等。在更加可持续方面,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根据就业和人口结构状况,适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一是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二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三是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四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理顺药品价格。

保障  作者 朱慧卿

改善生态环境 补齐生态欠账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如今,一个雾霾天气就能够让上亿人口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受限,影响了人们对改革成果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

“十三五”规划,将是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将此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顶层设计,由“概念图”转换为“施工图”。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了保障以上制度和行动真正落到实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这将有效破解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经济而对环境执法干预过多的痼疾,这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一个信号。

另外,“十三五”规划建议还提出,要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只有绿色观念在所有社会成员中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分析解读

民生“短板”发生阶段性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代表生活水平的“三大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现在的住房、汽车、保险,变化之快超出想象。与此同时,民生的“短板”也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

从温饱问题向生活质量问题转变 我国已经解决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这对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房、车、休闲、旅游、通信、网购引领的新型大众消费此起彼伏,健康、食品安全、水和空气清洁、满意度、幸福感等都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新指标,一个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新阶段已经开始。

从收入增长速度向收入分配转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一直低于GDP的增长,近几年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出现与GDP增长同步或跑赢GDP的情况。但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合理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中等收入者比例较低等始终是“短板”问题,到2020年实现橄榄型分配格局任务艰巨。

从就业总量问题向就业结构问题转变 我国就业总量的压力目前已有所缓解,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但就业结构问题进一步凸显,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就业面临严峻形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普遍老龄化遇到更大的困难,必须高度关注这一新的变化趋势。

资料卡片

截至2014年底,中国仍有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7017万,这几乎相当于法国与新西兰两国的人口总和。而在此之前的30多年里,以农村现行贫困标准“当年价每人每年2800元”衡量,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了7亿,几乎相当于如今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的人口总和。

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厘清的几种认识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发表的《正确理解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认为,当前,社会上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不同的声音,只有厘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才能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没有贫困人口和处于温饱状态的人口 如果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显然不能说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低收入群体,不可能全社会都是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因为收入高低是相对而言的。我们要加大扶贫力度,让更多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让更多温饱人口进入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纵向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横向看,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不小差距。人民群众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会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人均GDP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个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依然不平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尚未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经济增速下降并不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既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也是对资源、能源、环境等紧张以及产能过剩作出的主动调整。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济的重要指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我国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完全可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课堂讨论

1.中国扶贫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说说你生活的城市或家乡有哪些民生短板。

课外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走访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居民,听听大家心中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

时事评说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

材料二: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有一块较短,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木桶效应。

结合本专题所学内容及上述材料,谈一谈为何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贫困人口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邢台专场一)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唐山专场一)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隐形贫困人口
社区工厂“模型”构造——安康社区工厂吸纳万名贫困人口
词汇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奋进“十三五” 实现“小康梦”——小康社会在江苏大地的现实写照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