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李克强总理的“高铁外交”
2015年11月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高铁外交”在江南水乡苏州上演。在李克强总理的盛情邀请下,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第四次领导人会晤的16国领导人,体验了一把中国高铁的速度与激情。
当天上午11点,李克强总理和16国领导人乘坐的G5901次高铁列车从苏州北站呼啸而出,向上海疾驰而去。两地间近100公里的距离,20分钟抵达。邀请外宾亲自乘坐高铁,感受中国高铁的安全、舒适,让外宾心服口服之余,更激发了国际合作的热情。李克强总理这次“史无前例”的“推销”,被誉为“性价比最高的一次代言”。
经过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蕴含诸多自主创新技术的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今日中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火热展开,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强劲的新动力。
2015年11月25日,李克强总理邀请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乘坐中国高铁。
创新打造闪亮的“中国名片”
“如果没有华为,西伯利亚的居民就收不到信号,乞力马扎罗火山的登山客就无法找人求救。8000米以上喜马拉雅山的珠峰,零下40摄氏度的北极和南极,都见得到华为的足迹。”能赢得外媒如此赞誉,华为靠的是“创新”二字。
2015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落地巴基斯坦、阿根廷,并首次进入老牌核技术强国英国。据估算,每台核电机组直接带动的产值约为300亿元,相当于30万辆汽车的出口价值。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2014年,我国新增机器人5.6万台,其中有1万多台为国产。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鼓点密集响起。一个个响亮的中国品牌,成为国际市场上闪亮的“中国名片”。面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世界公认制造业强国德国的媒体发出感慨:“工业化国家的制造商,现在要眼睁睁看着数十亿美元的订单被中国人拿走……中国已经靠高新技术开始单飞了。”
权威声音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这样说道。
创新位列“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建议》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展望 作者 大 巢
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
2015年11月2日,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下线。大飞机的研制,见证了中国以创新驱动促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不懈努力。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比翼齐飞,简政放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齐头并进,一系列新举措、新探索为中国发展不断开拓新空间。
创新投入更多了 201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R&D)经费13015亿元,比2013年增长9.9%;投入强度持续加大,R&D占GDP比重约2.1%,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其中,来自政府的投入稳中有增,2014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2899.2亿元,增长6.3%,发挥着“定海神针”的功效。
创新版图更大了 在地图上标注国家高新区,会发现星星点点已遍布东西南北,这些点还在逐渐连成片。目前,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45家。201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7万亿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速20%以上。经济增长放缓,高新区依然在高基数上保持着高增长,显示出强大的引领作用。
创新打造增长新亮点 在北京,2015年前三季度新设企业中近30%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成为增长的动力源。在杭州,2015年上半年信息经济主营业务收入2236.1亿元,占到GDP的23%,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地处西部的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2014年实现规模总量1460亿元,同比增长62%。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11.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孕育壮大,使创新驱动逐步替代要素驱动成为增长主动力。
资料卡片
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下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从五个方面着手,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一是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二是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三是在有条件的省区系统地推进全面创新的改革试验,努力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四是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五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何理解创新的科学内涵
“创新”在社会生活中并不是陌生的词汇。在词典里,创新的意思就是抛开旧的,创立新的。对于中国人来说,从古时的四大发明,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再到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都是创新。
同惯常大家所理解的创新相比,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再仅仅是狭义上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也就是说,只要是创造新增社会价值的活动,都可以叫作创新。“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要求不断推进包括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全面创新的内涵和要求。
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贝尔奖奖章和证书。
《建议》提出的创新是包含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全面创新。如果用一个人来打比方的话,那么理论相当于思想,制度相当于骨骼,科技相当于血液,而文化则相当于一个人的气质。全面创新就是要进行由里及外的改变,焕发新的活力。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引擎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驱动 作者 徐 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何重大意义
创新发展居“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贯穿《建议》全篇的重大战略思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一个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战略。
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但同时,产业层次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矛盾愈加凸显,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从国际经验看,二战后只有少数经济体从低收入成功迈向高收入,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现代化,它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于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竞争的新优势,从而提升了自身在全球价值链条中的优势。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推进产业升级,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外交等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改变国家力量对比,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创新也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只有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进行新部署、实现新突破,才能跟上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权威声音
科技创新要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所谓“顶天”,就是要推动原始创新,研发高精尖技术;“立地”,就是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15年7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这样说道。
托举 作者 商海春
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近500年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一跃而成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反之,我国却由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沦为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面向未来,只有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创新驱动发展是“十三五”的一大亮点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指出,“十三五”规划建议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既是《建议》的一大亮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关键的战略选择。中央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战略决策部署,主要是基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的考虑。新常态最核心的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在新常态下,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全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特别是系统地推进政府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就能够让中国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强国,实现中华民族造福人类的美好理想。
资料卡片
两名观众在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与一款服务机器人进行语音互动。
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1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9.4%升至2014年的43.7%,位居亚洲第一,以高铁、核电和卫星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科技产品深受亚洲各国的欢迎。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突破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中国高端科技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魏全忠认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它们有如下共同特征:研发投入占GDP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而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大于40%,与创新型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距世界最主要创新型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世界各国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美国出台《创新战略》,从国家发展战略上重视创新,从国家发展路径上强化创新;欧盟通过《欧洲2020战略》,致力于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联合体;日本2009年出台《数字日本创新计划》,逐步进入科学技术立国与战略调整阶段;韩国在2000年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2025年构想》,提出2015年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研究中心的目标。面对世界发达国家的超前部署,中国只有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2015年11月16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公布,中国自主研发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又一次雄踞榜首,实现“六连冠”。
科技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关键又在于创新。中国必须进行产品创新,开辟新的市场,使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进行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和工艺创新,以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创新,要谋划好创新的方向,明确创新的关键领域,统筹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创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要紧密围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需要,适应新常态下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把握全球科技进步的总趋势,调动一切创新资源,推动中国由创新资源大国变成创新能力强国,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和推动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
资料卡片
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收入达13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55.8%。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
1. 我国为什么要将创新发展列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2.你认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该如何理解?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查阅资料,看看近年来中国取得了哪些领先世界的创新成就。
材料一:芯片是电子产品的“心”,芯片产业被称为“印钞机”产业,身份证、手机SIM卡公交卡、电子银行U盾……这些都离不开智能芯片。以往,我国芯片多数依赖进口,十几年前,买一张手机SIM卡要100元,且大部分支付给了海外芯片公司。2004年,我国推出自主研发的华宏SIM卡芯片后,迅速逼得海外芯片降价90%,如今,一颗SIM卡芯片成本已不足3毛钱,运营商甚至免费送。不仅如此,几乎每个人的二代身份证里都有一个华宏芯片它所存储的数据可以保持100年以上,反复擦写可以超过50万次,不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更重要的是维护了我国信息安全。
多年来,完全拥有自主产权的华宏芯片总计售出50多亿片,累计为国家节省了2000亿元。目前,在芯片市场上,华宏芯片占据了70%的国内市场和30%的国际市场,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
材料二:2013年,世界顶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曾对25个国家30余个行业的1757名企业高管进行创新调查。调查中,93%的企业高管都认为,通过创新实现的有机增长将在企业收入增长中占据最大比例。通过调查普华永道还发现,这1757家企业中,最具创新力的前20%企业的增长速度比创新力最低的后20%企业高出16%,收入平均高出2.5亿美元。
结合本专题所学内容及上述材料,谈一谈为什么创新对经济发展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