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达[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蟠虺》:灵魂写作与道德拯救
⊙沈嘉达[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醒龙的最新长篇小说《蟠虺》获得了官方与业界的同声认可。但一些论者过于关注“侦探小说的结构”形式。在笔者看来,《蟠虺》的根本价值还是在于,刘醒龙秉承赤子之心,将解剖刀对准了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身“族类”,以此延续作者的富有现实主义情怀的忧患意识。学术泰斗、青铜专家曾本之的自我否定式的“灵魂救赎”,正是知识分子社会良心和忧天悯人的情怀的显现,是未来之道。
《蟠虺》侦探小说模式 道德拯救 灵魂写作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醒龙的最新长篇小说《蟠虺》在被隆重推出不久,就在2014年上海书展上被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新书”,尤其需要说明的是,《蟠虺》是“唯一入围的小说作品”。在此之前,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市委宣传部、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湖北省博物馆承办的刘醒龙新作《蟠虺》发布会在武汉高调举行。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充分肯定了刘醒龙的新作,指出当前文学创作面临新的挑战,社会生活与文艺样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还是需要严肃的文学作品,需要体现文学力量、文学情怀,需要坚守文学创作的专业精神,以历史和时代作为创作背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不仅如此,《蟠虺》也得到了评论界的普遍好评。贺绍俊在《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撰文,肯定小说“完全可以用独辟蹊径这个成语来描述刘醒龙的构思”,“刘醒龙大胆借用侦探小说的结构来承载他要表达的严肃主题”。李星则在《光明日报》(2014年7月7日)上发文称这是“一部关于德行的寓言小说”,“一件堪称国宝重器的文物丢失的重大案件及其侦破过程,是《蟠虺》的基本情节链。刘醒龙在这个侦破模式的旧瓶中,装进了对当今中国社会从权力到政治、从思想到学术层面的思考和感悟,揭示了‘德行’对于个人与社会、学术与政治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寄寓了重大的现实和时代内涵”。
这部因了2003年的一次偶然的湖北省博物馆的“际遇”而产生写作冲动、构思历时十余年的长篇新作,刘醒龙本人也是颇为看重——“迄今为止,在我的写作历程中,《蟠虺》是最具写作愉悦的一部”①。“我相信喜欢我作品的读者会更喜欢《蟠虺》,至少他们能从这部作品中发现,那个叫刘醒龙的家伙还能写出令人觉得耳目一新的东西,而不是拾自己牙慧,没完没了地重复可怜的三板斧。”②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刘醒龙的《蟠虺》何以能引发官方与业界的同声认可?要知道,许多时候这两者是难以达成一致的。
就笔者看来,真正值得关注的并不是《蟠虺》的“达芬奇密码”式的“侦破模式”③。一个可资参考的证明是,《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采访刘醒龙时,直言不讳地说:“小说人物比较集中,主题也很突出,阅读中感觉故事结构十分严密——因为太严密了我才要说,小说中出现的不少巧合,有没有必要?”④而就刘醒龙本人来说:“我个人很喜欢悬疑小说,当然写这样一个故事,我也没办法用其他形式。曾侯乙尊盘是怎么制造的,它的工艺是怎样的,至今还是谜,在学术上争论不休。何人拥有,何人制造,随国和曾国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悬疑,都没有定论。所以在我看来,只能用悬疑方式来写一个关于曾侯乙尊盘的故事。也只有这样,才让小说不至于太枯燥。”⑤确然如此,《蟠虺》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疑团:一个已经死去二十多年的郝嘉,还能够给考古学泰斗曾本之教授写信——这样的开篇颇类似于侦探电影的开头:警车鸣叫,在某一个特殊场地(湖边、酒吧角落等)发现了一具女尸,如此等等,毋庸赘述。
正如人们常说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具有两面性。采用“侦探小说”模式进行小说结构,体现了刘醒龙的自我突破和文体自觉,也提升了具有较深考古专业知识的长篇小说的可读性。然而,就整体层面上看,《蟠虺》还是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印痕,这就是用力太深、切入太过专注。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巧合太多,人物话语和情节免不了令人存疑。尽管刘醒龙称“巧合是一个人面对复杂人生的自信。对作家来说,巧合是灵感的一种来源”,“写作时我自己也不明白,这个城市的地名委员会为何要老早给我留下这绝妙的小说素材,这样的巧合很能让人兴奋,也很让人无奈”⑥,但我们依然能感觉到作者的有意为之和某些时候的过犹不及。譬如明显的“作”的痕迹,譬如不可靠的假设,譬如人物对话的过“硬”和不可信等。小说中,毕业于南京大学的考古博士万乙似乎根本不用上班,每天就是与从前的同学、现在离了婚的警察万璐谈情说爱;出了监狱的郝文章竟然会在大街上被人公然劫持,然后长时间被软禁,诸人都习以为常,不管不问;作为人民警察,可以被人随意调遣,到处盯梢,成了私人保安。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八岁的小孩楚楚,每每以大人口吻说话,颇令人不以为然。即便曾本之的女儿曾小安比较任性,我们也难以相信她会当着父亲的面说:“那好,我现在正式坦白,八年前我就是在这张床上怀孕的!”而作为父亲的曾本之竟然还一再追问:“(是)谁?(是)郝文章那小子(干的)吗?”“你说的是楚楚?楚楚是在这儿(这张床上)怀上的?”我们有理由追问:这是一位父亲的话语吗?再新潮抑或再迂腐的考古学泰斗恐怕也不会说出如此言语。再譬如缺乏学界素养的家庭妇女安静去江北监狱游说不肯出狱的郝文章,郝文章对之大讲青铜“失蜡法”和“范铸法”。注意:连安静本人也说这些“十分专业”,对她来说是“对牛弹琴”——可问题是,曾本之等人恰恰是通过安静的“转述”而获知郝文章的诸多思考的。这就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既然安静不懂,她又如何转述给曾本之等人?如果不能有效“转述”,下面的情节与场面又如何接续?尤其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小说中有意无意暗示郝文章进监狱以及不肯出监狱,实际上是曾本之为了追回曾侯乙尊盘,特地安排他蹲上数年大狱的。这实在令人难以尽信!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样的“侦探小说”式的设计,总让人觉得用情太深,用力太过。
在笔者看来,《蟠虺》的根本价值还是在于,刘醒龙秉承赤子之心,将解剖刀对准了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身“族类”,以此延续作者的富有现实主义情怀的忧患意识。正如刘醒龙夫子自道:“作品是一个作家的气节。文学是一个时代的气节。这就像上战场,每个人都应当将自己把守的那段战壕当作最后防线进行死守,每个人都要将自己当作战场上最后的勇士与恶势力决斗。”⑦想想看,尽管刘醒龙是以《异香》的“现代”面目问世,然而,他很快就超越了自我,自觉、执著、心无旁骛地践行在现实道路上,并做出自己特立独行的文化判断和道德审视。从被众人定位为“乡土作家”,到“分享艰难”式的现实创作,再到《圣天门口》的历史考量,终归于《天行者》这样的当下切入……笔者多年前曾经在《道德救赎下的疼痛与抚摸》⑧一文对此有过陈述,今天笔者更加坚定地认为,刘醒龙还是在做一种“灵魂写作”:无论是《村支书》《凤凰琴》时的刘醒龙,还是《分享艰难》《生命是劳动与仁慈》时的刘醒龙,抑或是《弥天》《痛失》《天行者》时的刘醒龙,一以贯之的仍然是他的那种强烈的入世情怀、痛心疾首的忧患意识和醇化风俗的士人风骨!这种“灵魂写作”,我们在《村支书》《凤凰琴》中的余校长、方建国等人身上体会得到,在《弥天》《痛失》《天行者》中是对历史的严厉拷问和对现实的焦灼不安(官场染缸效应),在《圣天门口》中是作者对于“革命”行为的个性化臧否,是对梅外婆等作者所钟爱人物的匪夷所思的神性叙事,哪怕自身做一介风车犹斗式的堂吉诃德也在所不惜。
笔者想说的是,《蟠虺》的所谓“侦探小说”的复式结构和迷离故事,为了恶补青铜知识而购书三千多元因而不惜在《蟠虺》中掉掉书袋等,实在只能看作是作者“灵魂写作”的“华美外衣”,不可过于注重。我们恰恰应该关注并认真思考的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对现实的忧患和愤懑。小说一开篇就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在这里,作者有意将“俊杰”与“圣贤”对立了起来。在刘醒龙看来,世俗的“俊杰”实在不足挂齿,坚守社会良心和知识分子忧天悯人的情怀,这才是未来之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很平常的话,接下来就不常见了——不识时务者为圣贤。这是小说的灵魂,写这一句话时,在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下社会太多俊杰们识时务的实践,而少见圣贤者不识时务的标准。所以,这句话一写出来,我马上就找到了这本小说的基调与节奏感,对这个小说充满了信心。”⑨曾本之“不识时务”,自我否定学术“成就”在所不惜,嫉恶如仇(包括对女婿郑雄)秉持公道正义,舍弃所谓“院士”申报机会而求得灵魂安妥,才是真正的社会良心,是道德圣贤。曾侯乙尊盘就是与他这样的君子互相印证,互相张扬。再看贯穿小说始终的两封神秘来信——第一封来信曰“拯之承启”,也就是“开始救人”之意。要救谁?可以理解为学术泰斗、青铜专家曾本之的自我否定式的“灵魂救赎”,也可以拓展为基于刘醒龙所言的“国家文化安全”式的世道人心的道德拯救——因为有太多的“老省长”、熊达世、郑雄式的人物,甚至现任父母官、安心于做“楚庄王”美梦的庄省长也需要灵魂清洁。第二封来信曰“天问二五”,此处“二五”指的是“告密者、叛徒、出卖组织的内奸和专门在人后说是非的人”,显然,作者意味要对郑雄这一类的败类进行审判,以切合“青铜重器只与君子相伴相属”之意。
作者的拳拳之心,我们当努力感受之。
①⑦周新民.刘醒龙:《〈蟠虺〉:文学的气节与风骨——刘醒龙访谈录》,《南方文坛》2014年第6期,第91页。
②⑥《刘醒龙:写作者必须有强大“防火墙”才会有独立自由》,《中华读书报》2014-6-5。
③鲁艳红:《刘醒龙推新书〈蟠虺〉被赞中国版“达芬奇密码”》,《武汉晨报》2014-6-11.
④舒晋瑜:《刘醒龙谈网络垃圾与国家重器》,《中华读书报》2014-5-28.
⑤⑨刘莉娜:《刘醒龙:蟠虺者,醒龙也》,《上海采风》2014年第10期,第37页。
⑧沈嘉达:《道德救赎下的疼痛与抚摸》,《中国教育报》2006-3-23.
作者:沈嘉达,黄冈师范学院党委委员,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学。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