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妹[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呼和浩特 010010]
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余华小说创作的救赎之旅
⊙吴晓妹[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呼和浩特 010010]
川端康成与卡夫卡对余华的小说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余华的创作是从迷恋川端康成开始的,而川端康成给予余华文学营养的同时,也使得余华在不久之后陷入了文学想象力相对枯竭和缺失的窘境,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余华与卡夫卡在文学上“相遇”,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的卡夫卡“解放”了余华的文学想象空间,从川端康成的束缚中拯救了余华。本文主要运用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方法,站在接受者的角度上,阐述川端康成与卡夫卡对余华小说创作的不同影响。
川端康成 卡夫卡 余华 束缚 拯救 影响研究
余华是一位与外国文学关系非常亲密的作家,在所有外国作家里,对余华小说创作产生最深刻影响的两位分别是川端康成和卡夫卡。余华曾说,“川端康成和卡夫卡,来自东西方的两位作家,在1982年和1986年分别让我兴奋不已”①。
余华步入文坛始于1983年②,其早期的创作主要受川端康成影响,余华说:“1982年在浙江宁波甬江江畔的一座破旧的公寓里,我最初读到川端康成的作品,是他的《伊豆的舞女》。那次偶尔的阅读,导致我一年之后正式开始的写作,和一直持续到1986年春天的对川端的忠贞不渝。那段时间我阅读了译为汉语的所有川端作品。”③在创作上,余华“有五、六年的时间”一直迷恋川端康成,余华曾回忆:“我记得那个时候,伤痕文学还没有完全退潮,所以读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以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人家写伤痕是这样写的,不是以一种控诉的方式而是以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在写。”④受其影响,余华在早期的小说中也十分注重“温情”,例如,余华的《第一宿舍》《小站》等小说与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国》等作品一样,主要反映的是小人物的命运与恩怨忧愁,带着些许“温情”的成分。
余华在川端康成那里最大的收获是写作的方法。他说:“在川端康成做我的导师的五、六年时间里,我学会了如何去表现细部,而且是用一种感受的方式去表现。”“那个五、六年的时间我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写作基础,就是对细部的关注。”⑤川端康成非常注重对小说细节的把握,表现人物时也着重描述其性格的细微之处,尤其重视人物细腻的感情和瞬间的感受,所以他笔下的人物生动而立体,余华曾经这样评价川端康成对“细部”的描写,并在小说创作中吸取了这种描写“细部”的方法,“他刻画细部非常好,但是他是有距离的。你觉得他是用一种目光去注视,而不是用手去抚摸”。这种“感受”式的“细部”刻画给了余华很大的启发,余华在小说创作上开始了对川端康成的学习,他说:“就是这样一种细部的刻画,我觉得非常丰富,就一直在学习写细部。”⑥
川端康成启蒙了余华的文学创作,然而余华无法从川端康成那里得到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方式,正当余华开始编织彩色的文学梦时,余华发现自己可开掘的文学想象力已经陷入窘境,过分迷恋川端康成反而在一段时间后转变为余华文学创作继续向前向深发展的障碍,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余华在初入文坛时对川端康成过度迷恋,余华在后来曾说:“川端的作品笼罩了最初三年多的写作,那段时间我排斥了几乎所有别的作家。”⑦无疑,在当时余华文学创作上的导师只有川端康成一个作家,对别的作家的排斥势必导致余华文学视野的狭窄;二是由于过分迷恋川端康成,余华很难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对属于自己的文学道路的迷惘成为当时余华文学创的一个坎,余华说:“任何一个作家,他教会了你写作的同时也会葬送你的前途,你越迷恋他,你自己的道路就没有了。”“我走的是一条虚幻的川端之路,不是自己的路。”对于一个作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学风格,这是极其危险的。
在余华看来,川端康成给予了他丰富的文学经验,尤其是在写作方法上影响了余华,但不能使余华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对川端康成的过分迷恋导致了余华创作上的失语,他说:“迷恋川端康成几年以后,我开始走投无路了,都不知道自己该写些什么,感觉到自己没有写多少作品,就已经江郎才尽了。”⑧文学想象力的缺失,让余华在写作道路上止步不前,“川端的影响也给我带来了麻烦,这十分内心化的写作,使我感到自己的灵魂越来越闭塞”⑨。
卡夫卡的出现对余华而言是一次文学创作上的“拯救”,是余华对囿于川端康成的文学经验上的一次解放。正如余华自己所说的那样,“在我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我”。“在我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我把这理解成命运的一次恩赐。”余华在这里用到了分量很重的几个词语,即“解放”“拯救”和“恩赐”,一方面说明了余华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卡夫卡的发现对余华的重大意义。
卡夫卡进入余华的视野后,余华的小说创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余华曾经说过自己在卡夫卡那里“找到了那种无所羁绊的叙事和天马星空的想象”⑩。换言之,余华同时找到了形式上的自由与思想上的自由。
在形式上,一方面,余华发现了写作的自由:“我读到了卡夫卡,卡夫卡在叙述形式上的随心所欲把我吓了一跳,我心想: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⑪在读到卡夫卡的《乡村医生》时,余华说:“卡夫卡写作真是自由自在,他想让那匹马存在,马就出现;他想让马消失,马就没有了。他根本不作任何铺垫。我突然发现写小说可以这么自由。”⑫余华从卡夫卡那里认识到“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作家没有必要依赖一种直接的、既定的观念去理解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完全可以依据自己心情是否愉快来决定形式是否愉快”⑬。余华对卡夫卡这种叙述的“自由”十分震撼,开始自觉地对其进行借鉴,如在《十八岁出远门》中,余华也安排了一个和《乡村医生》中“来去自如”的马相似的“汽车”;另一方面,余华从卡夫卡的作品里获得了一种客观冷漠的叙述方式,如《变形记》中展现了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后遭受到的冷漠待遇与生存困境在余华的小说中也有体现;在《现实一种》中展现的是兄弟间极端的无情的互相杀戮,再如《四月三日事件》中儿子总是觉得父母要迫害他,《十八岁出远门》中那令人愤怒的司机和人群等。
卡夫卡对余华在思想上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思想认识上,余华从卡夫卡的作品中认识到“真实性”的内在涵义。关于“真实性”的思考在余华的写作历程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余华通过不断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独特“先锋”风格的关键因素。在《虚伪的形式》一文中,余华对“真实性”这一问题作了说明:“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实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⑭余华这里所谓的“真实”无疑与现实主义的“真实”大相径庭,余华所谓的“真实”脱离了一般常识范畴的思考和认知,背离了世界的常态的秩序和逻辑,他眼中的“真实”不是去重现事物表面的形态,而是去挖掘和表现人内心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把个体的精神作为世界真实的基础,即世界和生活的真实存在于个体自我的主观世界中,这无疑是对传统的文学模式的一种反拨,也是余华对以往小说创作的一种超越。
关于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影响,余华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两者的关系,余华说:“像阳光对树木的影响一样,阳光对树木的影响是要树木以树木的方式成长,并不是要他变成阳光的方式去成长,这就是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影响。”⑮从川端康成到卡夫卡,余华最终完成了自己小说创作的救赎之旅。
①③⑦⑬余华:《川端康成与卡夫卡》,《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第91页,第92页,第92页。
②余华:《第一宿舍》,《西湖》1983年第1期。
④⑥⑧⑮余华:《我的文学道路》,《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第44页,第44页,第44页。
⑤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第252页。
⑨⑪余华:《我的写作经历》,《灵魂饭》,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46页,第147页。
⑩余华:《火焰的秘密心脏》,《余华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⑭余华:《虚伪的形式》,《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1]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2]余华.内心之死[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
[3]余华.灵魂饭[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
[4]余华.说话[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5]徐林正.先锋余华[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6]吴义勤.余华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7]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吴晓妹,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