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绘画商品化对扬州画派艺术创作之影响

2015-07-12 13:33:56淮北师范大学235000
大众文艺 2015年6期
关键词:商品化画派扬州

赵 昕 (淮北师范大学 235000)

浅析绘画商品化对扬州画派艺术创作之影响

赵 昕 (淮北师范大学 235000)

18八世纪的扬州由于便利的水利条件以及当时政策的优势,在扬州聚集了大量的盐商商品经济空前的繁荣,经济的高度发达势必会带动文化的发展,扬州画派就是在这样的经济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绘画作品这一精神文明的产物开始作为商品在市场销售。画家们为了生计不得不适应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创作出既能表达抒发自身情操又能迎合大众趣味的作品,因此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扬州画派开创出了“雅、俗”同享的独特画风。

扬州画派;绘画商品化;创作风格;雅俗共享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绘画流派层出不穷,有的被岁月所淹没,有的却可以屹立不倒被后人所熟知,扬州画派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被后世所流传的流派。一个画派的兴起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扬州画派兴起于18世纪的扬州,它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市场空前繁荣,此时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绘画这一精神产品开始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交易,一改过去精神产品只作为欣赏与交流思想情感的状况。因此有多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文人画家聚集在扬州卖画以供生计。他们的绘画作品必然会受到商品化的影响,在保持自身独特绘画风格的同时也为了迎合世俗审美进行着不断的创新,本文便试图解析扬州画派在绘画商品化下其绘画作品风格语言的创新变化。

一、绘画商品化的形成

扬州地处江淮要道水利发达,18世纪时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流传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美誉,乾隆皇帝都曾几下江南流连于扬州,可见当时扬州地区的空前繁荣。扬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此地聚集了大量的盐商富贾,经济繁荣;财富的高度累计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转变,从封建中开始透漏出一点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扬州的文化,艺术市场开始在这里形成。

富商大贾都拥有巨大的宅邸,为了装饰宅邸他们不惜重金求购各种奇珍异宝,“楼台亭舍,花木竹石,杯盘匙筯,无不精美”。这些奢侈的生活需求体现的是他们在物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对精神财富的极大渴求,当时流传着“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说法。书画作品作为重要的精神产品被当时人们所追捧,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扬州这个庞大的书画消费市场自然吸引来产生了许多画家前来。根据《扬州画舫录》的记载,本地画家和各地来扬州的画家中稍具名气的就有一百数十人之多,并且还有许多是当时的名家,其中声名最显著着当属“扬州八怪”。“扬州八怪”也就是后来的扬州画派,其作品风格受人们审美趣味的影响无论题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明末清初绘画受保守思想的禁锢,推崇一味地“摹古”,“八怪”不愿意完全摹描古人,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发展创新,当然他们的这种创新很大一方面也是由当时的商品经济所促成的。

二、绘画商品化的发展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作为绘画商品化最大的需求方商人尤其是盐商,他们虽然处于“四民之末”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却是希望按照文人士大夫的“儒雅”来改变自己,特殊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面对“喜新尚奇”的社会风尚,绘画商品的需求方对作品个性的推崇以及绘画艺术市场严酷的规律性,使得这些凭借绘画借以谋生的画家们只能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艺术的变革。正如薛永年先生所云:“新经济因素的滋长与由之而来的绘画供求关系是导致八怪艺术新风尚形成的根本原因。”画家们从艺术观念、绘画题材以及绘画语言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来迎合聚集于扬州的大量儒商的审美趣味。

1.受市场化影响在艺术观念上更具创新精神

绘画作品作为商品在市面上流通一定程度上一定要遵守商品的特质,同样都是画家用劳动力创造出来的作品,为了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画家就需要让自己的作品从内容和风格上更加新颖、独特来吸引消费者。例如金农尤擅墨梅,作品有《墨梅图》等,他还有一个独创的隶书体,自谓“漆书”十分有代表性;黄慎以草书入画,多以神仙佛道和反映社会贫困人民生活为题材,作品有《醉眠图》《苏武牧羊图》等;郑燮他对绘画创作颇有创见,能做到以诗出画诗画相通,擅画竹、兰,他还创造了一种六分半书体既集真、草、隶、篆于一体,代表作品有《墨竹图》《兰竹图》等。扬州画派中除了上述提到这几位画家还有李方膺、汪士慎、华嵒、李鱓、罗聘、高凤翰、高翔、闵贞、边寿民等诸人,他们每一个都以其极具创意个性鲜明的作品吸引着购买者的注意。

2.受市场化影响绘画题材及创作手法的转变

受盐商和大众审美的影响在绘画题材选择上多是寻常之物,在传统的梅、竹、兰、菊四君子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种花鸟以及身边常见的瓜果蔬菜鱼虫为题材;人物方面则多以神仙鬼怪及下层人物为对象;画山水则以一些残山剩石片水进行勾染皴擦,既能表现出文人画的逸趣情怀,又能让盐商及普通大众所喜闻乐见,这便导致了扬州画派在画面的审美表达上更加个性化和现实化。

扬州画派多用写意作为创作手法,不像古人那样“五日一山,十日一河”的精工细琢,绘画题材多为写意花鸟,他们当中也有擅长人物和山水的,但几乎都是运用写意的手法,用笔潇洒流畅透露出大写意的酣畅淋漓感。画家这种快速作画的创作手法实际也是由于绘画的商品化为了更快的获得物质资料。

在作品的展示上,扬州画派中多数画家都是诗、书、画、印兼善,他们把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绘画格局从演进推向成熟。扬州盐商大贾对画家们的个人修为也有全方位的要求,如“扬州二马,以文会友,凡文人来访,进门须先做诗一首,待审定后再决定接待等级”因此画家还必须提高自己的诗书画综合能力,在客观上也造就了扬州画家诗书画兼善的特色。

扬州画派的艺术创作思想十分注重创新性,正是如此扬州画派才能形成了雅俗共享的绘画风格这也是扬州画派的精神。对于现当代的艺术创作而言,它启示我们不要墨守陈规,要时刻懂得创新,正如石涛所言:“艺术当随时代”,不仅仅是花鸟画,无论山水、人物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任何具有中国画性质的绘画都应遵循这一原则。

[1](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中华书局,2007.

[2]薛永年,薛锋.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赵昕,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商品化画派扬州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2:48
扬州的夏日
文苑(2020年5期)2020-11-19 10:41:17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艺术品鉴(2020年3期)2020-07-25 01:53:54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当代陕西(2019年19期)2019-11-23 07:53:38
长安画派“冷场”了?
当代陕西(2019年19期)2019-11-23 07:53:36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商品化趋势及殖民采掠初探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8
扬州的秋日
日本商品化权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析
知识产权(2016年5期)2016-12-01 06:59:20
下扬州
薛永年:谈古代的画派
公关世界(2016年20期)2016-02-27 11: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