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博 (上蔡县艺术创作室 463800)
整合上蔡县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张 博 (上蔡县艺术创作室 463800)
上蔡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说伏羲氏画卦于蔡水之滨的蓍草圃上,蔡由此得名。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其第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上蔡作为蔡国都城,长达500余载。秦置上蔡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6年,西汉高祖设置汝南郡,治所在上蔡境,东汉时期,汝南郡治所由上蔡迁至平舆,上蔡作为郡治长达200余年。从西周至东汉前的一千余年里,上蔡在豫东南处于中心地位,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对县域文化产业的调查与研究,对于制定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构建上蔡和谐社会,实现上蔡平安崛起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蔡国故城及郭庄楚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有全国保存最早的人工烽火台。其规模之高,保存之完好,在全国十分罕见。近几年来,蔡国故城历经国家、省文物保护权威专家的多次考察论证,其保护方案已经国家审批,每年均有数额可观的国拨保护经费。工作重点应放在从严禁止在故城垣植乔木和垦荒耕作,维护故城原有风貌。
2.蔡侯望河楼又称玩河楼、看花楼,位于蔡国故城西垣高台之上,为当年蔡侯登高眺望汝河和四周风景的地方。有“重阳登高处”、宋代“桓景登高处”残碑、重阳登高吟诗刻碑及“功德碑”等古碑数通。为弘扬重阳文化节这一民族民间历史文化,满足海内外游客时逢重阳到节日发祥地登高之愿,可在古烽火台、奎星楼等处修建登高点数处,再以桓景登高处为中心建重阳公园,借岗岭西来之水建重阳湖,湖中建重阳岛,岛上建寿星亭和九曲寿星桥以连岛岸,以掘湖之土扩大登高台规模,以供海内外游客游观。
3.蔡侯墓。蔡侯墓有两处,一为蔡叔度墓,一为蔡仲墓,分别位于蔡国故城的西侧和东侧。蔡叔度被世界蔡姓尊为始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有韩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港台及福建、浙江、广东等地蔡姓宗亲会来上蔡寻根祭祖。2005年,海外蔡姓投资500多万元在蔡叔度墓地兴建“蔡侯陵园”,现已初具规模,可在后期工程运作的同时,广泛征集蔡氏文物、文史资料为蔡侯陵陈列馆布展,编纂蔡氏名人录出版,在弘扬蔡氏历史文化中广交海内外蔡氏朋友,开展多种形式的蔡氏宗亲联谊活动。
4.伏羲画卦处位于上蔡县城东白圭庙村。相传太昊伏羲氏在此一画开天,肇启了华夏文明。今其地尚存蓍草、伏羲祠与先天八卦亭。伏羲祠,又名伏羲庙,俗称白龟庙。其祠创于汉代,旧有蔡邕题画卦牌,历朝整修,占地两千余亩,一祠一城,初名羲皇城,后名羲和寨。明朝鼎盛,洪武皇帝曾“诏命礼部遣官经理之”。 伏羲祠是易象八卦的诞生之地,声名远播四邻诸省,堪称豫南古刹之首。每年的农历3月15日至25日庙会期间,商贾云集,盛时可达10万之众,清时被誉为豫南最大的古会。
修缮伏羲祠既感人祖创世之德,又承继人祖开启华夏文明之风。(1)在八卦亭后西侧建蓍草园。(2)在蓍草园东侧利用近年人工取土后的洼地建白龟池。(3)拆除庙址上废弃的旧粮库,既可重修伏羲殿,东、西配殿。又可使埋于库基的十数通唐、宋、元、明年代古碑重见天日,为研究伏羲祠的历史渊源至为宝贵。(4)修建三皇阁,东、西厢房。(5)在大门内侧东、西建钟、鼓楼。
5.孔门六贤。孔夫子周游列国时“居蔡三岁”,曾在鸿隙湖畔、蔡河岸边演礼弦歌,在蔡地得高徒六人。其中漆雕开、漆雕从、漆雕凭、漆雕哆为上蔡县华陂镇人。漆雕开在孔子一行饥饿受困中下湖采藕溺水身亡,今华陂有漆雕开墓。重修漆雕开墓、曹恤墓、孔子晒书台、蔡沟厄台、县城南关外孔辙坊,保护蔡沟厄台孔子手植白果树,对研究孔子居蔡三岁和多次路经蔡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6.做强、做大、做优重阳文化这一独特文化产业。在优化原生态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跟进软件配置,大力开发重阳文化系列产品,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一是研制生产诸如菊花酒、菊花茶、茱萸绛囊、重阳系列糕点,制作重阳登高点景物宣传册及旅游纪念册、纪念章等工艺品,培育生产菊花、茱萸盆景。二是以文艺推动文化的传播,以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围绕重阳文化节庆典活动,举办和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如举办重阳节庙会,以菊花为主的园艺花卉展销会;举办重阳书画展、李斯书展、歌咏、诗词、武术、体育竞赛;组织重阳民俗文化知识电视大赛、民间文艺表演、戏曲汇演等;召开尊老敬老事迹报告会、表彰会,老年联谊会、座谈会,开展为百岁老人献礼祝寿活动等。三是新建或改建以重阳命名的街道、广场、宾馆、酒店、商场、超市、书画店堂,强化、浓化重阳文化氛围。
纵览全县的文物景点,为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产业规模动作,可科学整合配置文物景点,在全县的文物景点中形成一线串珠的两纵一横古都中心游、古都四郊游的旅游线路。大景点连接小景点,近景点配远景点,形成一日一线。在运作中完善调整,逐步形成科学运作、配置合理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链。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只有通过宣传才能为社会所认知,最终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上蔡县众多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处于“久居深闺无人识”的境地。上蔡的芦岗俗称卧龙岗,出了李斯、翟方进、朱胜非三个宰相,谢良佐、张沐二个理学家,拥有蔡国故城、桓景登高处(重阳节的起源之地),我国第一个人工烽火台以及星罗棋布的古墓葬、古遗迹等,但与三国之一的蜀国丞相诸葛亮曾隐居一时的南阳卧龙岗相比,知名度相差甚远。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进程中,可以通过举办高规格的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文化艺术活动等加强宣传。在本县拥有多位省级作家协会会员和十几位省级书画家会员队伍的同时,可邀请知名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戏剧、诗词、书画作品等高水平文艺作品,向世人传输有关知识和信息,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上蔡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着研究不到位的现象。漆雕氏之儒为八儒之一,上蔡学派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但是对于这两个学派其思想内涵、代表人物、历史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都研究甚少。蔡文化研究方面,现在还没有系统完整的成果。挖掘和研究是保护和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开发,才能实现经济价值。对于名人资源,我们要研究他们的生平、思想、在学术上的地位与影响;对于历史文化资源,要挖掘其科学和艺术价值。研究的形式要多样化,既邀请专家教授协助本地进行课题研究,又可组织乡土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共同探讨。要引导全县人民强化文物保护法规意识,在保护中促开发,在开发中重保护,正确处理文物景点保护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要以弘扬保护为主题,演奏出古蔡文化与新时代文明的交响乐章,以期增强古蔡历史文化的独具魅力。
张博,男,1980年出生,本科,现为河南省上蔡县艺术创作室四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