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川,申 斌,许世闻
(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北京101200)
疲劳是脑卒中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或后遗症,发生率高达76%[1],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疲劳感,在康复训练中往往表现为体能不足,不能达到足够的时间及运动量,从而降低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降低相关[2]。本研究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案得到平谷区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现总结如下。
80 例病例均为2014 年1 月至2014 年9 月在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针灸病房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SAS 统计软件获取随机号,预先设定分组方案,将患者分为留针30 min 组和60 min 组,每组各40例,其中留针60 min 组1 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而退出。30 min 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最小52 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26 天,最长155 天。60 min 组,男27 例,女12 例;年龄最小49 岁,最大72 岁;病程最短35 天,最长160 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详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③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④头CT 或MRI 有责任梗死病灶,并排除脑出血。疲劳判定采用由美国精神行为科学研究室及神经学研究室于1993 年制定疲劳评定量表[4]( FAI) 评定疲劳状况,评分≥29 分者。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风病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中医
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5]。
①符合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疲劳诊断;③年龄为45 ~75 岁;④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未合并严重的心肺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病史;⑤无影响功能恢复的其他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 ⑥病程在2 周至6 个月内; ⑧签署知情同意者。同时具备以上条件者纳入本观察。
①合并消化道出血、心衰、房颤、肺水肿等其它重大疾病而影响恢复者;②意识不清者;③不能表达主观不适症状者。
①未按照规定治疗者;②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
良反应,终止治疗者。
药物治疗: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6]的方案控制血压和血糖、调节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以及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等。康复训练: ①运动和作业疗法:包括关节松动术、肢体功能训练; ②物理因子治疗: 超声波治疗。每周治疗5 次,4 周为一疗程。
两组均参照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脑血管病恢复期针灸治疗规范与路径的推广应用中的治疗方案执行。取穴:1组:王乐亭手足十二针——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2 组: 王乐亭治背俞穴——五脏俞加膈俞。两组穴位隔日交替选用。操作方法: 根据所取穴位,嘱患者选择适合体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中研太和牌规格为0.30 mm×50 mm 的一次性针灸针( 北京中研太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均采用直刺,每穴均行平补平泻的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组,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 留针60 min组,针刺得气后,留针60 min。两组患者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5 次,4 周为一疗程。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 个疗程后,由同一医师进行评定。观察指标采用: 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7],总分45 分,积分越高,障碍越重。②由美国精神行为科学研究室及神经学研究室于1993 年制定疲劳评定量表[4]( FAI) 评定疲劳状况,评定标准: FAI:29 ~58 为正常-极轻度疲劳; FAI: 59 ~116 为轻- 中度疲劳;FAI:117 ~174 为中-重度疲劳;FAI:175 ~203 为极重度疲劳。③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Williams 等研制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 SS-QOL)[8],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采用SA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治疗前后NIHSS 评分、FAI 评分及SS-QOL 评分比较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 检验。
3.3.1 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NIHSS 评分比较( ±s,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NIHSS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 <0.01;与60 min 组比较,2) P <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30 min 组 40 12.2 ±2.3 7.4 ±2.21)2)60 min 组 39 12.0 ±2.5 9.0 ±2.51)
3.3.2 治疗前后FA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A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AI 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AI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 <0.01;与60 min 组比较,2) 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30 min 组 40 60.7 ±16.5 28.6 ±12.91)2)60 min 组 39 60.4 ±16.2 49.3 ±16.81)
3.3.3 两组治疗前后SS-QOL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S-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S-QOL 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S-QOL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 <0.01;与60 min 组比较,2) 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30 min 组 40 166.5 ±25.9 203.9 ±20.61)2)60 min 组 39 166.1 ±26.4 182.1 ±24.51)
脑卒中在中医学称之为中风病,中风病病程较长,迁延日久,则余邪留恋,更伤正气,正气亏虚,痰瘀阻滞加重,气血痹阻,经脉失濡则四肢不用,神气失用发为疲劳。有研究表明中风后疲劳的中医证候规律以气虚证占绝大多数[1],且证候多为兼挟,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及风痰瘀血三证最为常见[9]。
临床研究证实,针刺能改善中枢神经的疲劳状态,加速机体平衡状态的恢复,具有抗疲劳作用[10]。本研究所选针刺方案,其中王乐亭手足十二针方,具有通经活络、调气活血之作用,是治疗半身不遂的首选方。王乐亭治背俞穴方,可调脏腑阴阳之气血,主要用于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五脏虚损、气血两亏、阴阳两虚、神疲肢痿等虚弱证候[11]。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 “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怄,致气则生为痈疽也。”是说当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已经泻其邪气,若还是留针而不去,则会使人精气耗泄,病情加重而身体孱弱;若尚未刺中邪气,就立即出针,使邪气凝聚不散,引起痈疽之症。由此可见,针刺疗效与留针时间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留针时间与病情、体质、年龄相关,体质壮大、正气充实、耐受能力较强者,留针时间宜长,以增强疗效,而体质柔弱、正气不足、耐受能力差者,留针时间宜短,以免损伤元气[12]。
目前临床上习惯于针刺得气后留针20 ~30 min,但对于中风病的留针时间,临床并未有统一标准,有研究者因中风患者气血多为痰瘀阻滞,故主张适当延长留针时间,以增强疗效[13],也有医生因长时间留针不利于良肢位的摆放,且易造成刺激肌肉的损伤,而主张缩短留针时间[14]。本研究结果观察表明: 留针30 min组的NIHSS 评分、FAI 评分、SS-QOL 评分均优于留针60 min 组( P <0.05) ,表明留针30 min 能更有效改善疲劳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陈红霞,郭友华,欧海宁,等. 中风后疲劳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初探[J].陕西中医,2009,30(2) :132-134
[2] 白震民,刘波,唐强,等.脑卒中后疲劳的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2) :121-122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 :147-148
[4]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 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489-492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 :55-56
[6] 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5
[7]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MHSS)[J].临床荟萃,2009,24(8) :685
[8] Williams L,Weinberger M,Harris L,et al. Development of a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J].Stroke,1999,30:1362-1369
[9] 申春娣,王彩华.中医中风病证候动态诊断的研究[J].陕西中医,1997,18(3) :97-98
[10] 王晓燕,常志方. 传统针刺手法治疗过度训练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2) :1184-1185
[11] 陈湘生.秉承王乐亭金针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4-107
[12] 孔冬冬.留针时间探讨[J].河南中医,2014,34(1) :130-131
[13] 何扬子,韩冰,胡静,等. 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的影响[J].新中医,2005,35(1) :58-60
[14] 于川,申斌.快速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7)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