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丽萍,零佩东,梁芮瑾,刘春强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23)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是以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或日久无便意为主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疾病中。《黄帝内经》将“便秘”称为“后不利”、“大便难”。张仲景将“便秘”称为“脾约”、“闭”、“阳结”、“阴结”、“谷气不行”等,如《伤寒论·辨脉法》说:“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杂病源流犀烛》提出:“所谓燥热,病在里者也,耗人津液,故便秘,消渴生焉。”明确提出“便秘”名称。据国内外的各项调查显示,慢性便秘的发生率约2%,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特别是65 岁以后增加最明显,0 ~74 岁发病率为4.5%,大于75 岁发病率为10.2%[1]。便秘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Merkel 等[2]用SCI-90-R量表评价心理状况时发现1/3 慢性便秘患者较正常对照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增高。便秘患者在临厕时努挣,可导致肛裂、痔疮等疾患,长期便秘可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因便秘肠内致癌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易诱发肠癌[3],对患有心、脑疾患的病人来说,大便困难易导致病情恶化或猝死。
临床上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病人常靠服用泻剂辅助排便,久而久之会致结肠间神经丛损伤,传输功能障碍而加重便秘[4],且长期应用泻剂的副作用是明确的;手术治疗疗效常不理想,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使用起搏器治疗STC,但疗效尚不确切[3]。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被临床广泛应用且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15 年来针灸为主综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综述如下。
杨氏等[5]取大肠经、大肠经募穴及下合穴为主,实秘用泻法,虚秘、寒秘用补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选穴大肠腧、天枢、上巨虚、支沟为主穴,实秘加合谷、曲池、中脘、行间;虚秘加脾俞、胃俞;寒秘加神阙、气海,疗效显著。郭氏等[6]以取足太阳、足阳明、足太阴及手少阳经穴为主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取穴共分为2 组穴位,第1 组取双侧天枢、腹结、足三里、上巨虚和支沟穴,第2 组取双侧大肠俞、会阳、委阳和腰奇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总有效率为92.5%。赵氏[7]研究发现,针刺天枢、上巨虚、大肠俞、支沟、腰奇、二白、足三里;热秘加合谷、曲池;气秘加中脘、气海;虚秘加脾俞、胃俞;冷秘加石关、照海等穴。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刘氏等[8]研究发现针刺天枢、大横(隔次交替取穴)和水道、归来(对侧取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总有效率94.45%。巫氏等[9]以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四神聪为主穴,配穴:肠道实热则配合谷、曲池,肠道气滞则配中脘、阳陵泉、行间,脾肾阳虚则配照海、关元,脾虚气弱则配脾俞、气海,阴虚肠燥则配三阴交、太溪,疗效显著。
丁氏等[10]采用电针交替针刺两组穴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第1 组天枢、大横、腹结、气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第2 组大肠俞、肾俞、八醪、四神聪,对腹部和背部穴位深刺,灸四神聪,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症状改善明显。何氏等[11]观察到电针深刺双侧天枢穴组较浅刺组全结肠转运时间明显缩短,且该刺激方法安全。田氏[12]运用电针加中频治疗仪治疗便秘,取穴:中脘、足三里、大巨、天枢、水道。实秘者加建里、双侧滑肉门、大横、归来穴;虚秘者加下脘、关元、气海等穴,结果疗效满意。史氏等[13]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针刺足三里、内关两个穴位,症状改善明显,加快结肠的蠕动。
艾灸疗法是针灸疗法的疗法之一。《灵枢·官能》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加,起到益气温阳、温经通络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扶助正气,加强肠道推动能力,达到治疗便秘目的。丰氏[14]采用铺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取督脉及膀胱经第1 条线,上起大椎穴下至腰俞穴。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田氏[15]则采用热敏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取背侧足太阳膀胱经两外侧线以内,肾俞和大肠俞两穴水平线之两间的区域。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有良好的疗效。唐氏[16]运用温针灸法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取穴双侧天枢、上巨墟、足三里,结果总有效率为91.5%,疗效满意。景氏[17]以温针灸治疗慢性便秘,取穴:第1 组穴位: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第2 组穴位: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结果总有效率为98.67%。李氏等[18]采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则取穴天枢、下脘、中脘、关元、石门,治疗远期效果有效率为96.88%,疗效稳定。丁氏[10]艾灸四神聪,配合针刺天枢、大横、腹结、气海、关元、足三里、上巨虚、支沟、大肠俞、肾俞、八髎治疗慢性便秘,结果疗效显著。
杨氏[19]用俞募配穴法在大肠俞(双)、脾俞(双)、天枢(双)、大横(双)等穴位上埋2-0 号蛋白线治疗便秘,取得满意疗效。闫氏等[20]使用3 ~0 号或2 ~0号可吸收性外科缝线(胶原蛋白埋线)在相应穴位埋线,主穴取天枢或大横、足三里或上巨虚、大肠俞或气海俞,配穴辨证选气海、脾俞、肾俞、膈俞、肝俞等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取得满意效果。苗氏[21]取两组穴位,一组是天枢(双)、大肠俞(双),另一组是上巨虚(双)、府舍(双),两组穴位交替埋蛋白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总有效率达到98.95%。
林氏等[22]予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耳穴埋王不留行籽取得满意效果,特别是脾虚气弱性便秘,选穴:大肠、腹、直肠、皮质下等。刘氏[23]以双侧肺、大肠、直肠下段、便秘点为主穴,以胃、脾、小肠、肛门、三焦、肾等为配穴,采用耳压疗法治疗便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98.9%。刘氏[24]予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取穴:大肠、肺、肝、三焦、内分泌,总有效率93.75%。
近年来,一些特色疗法如腹针、灵龟八法、靳三针等逐渐应用于治疗慢性便秘,临床治疗效果较满意。任氏[25]采用腹四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取穴中脘、关元、天枢(双),结果疗效优于对照组。林氏[26]则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侧)、天枢下(左侧),以腹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结果有效率95.19%。代氏等[27]以腹针结合体针治疗慢性便秘,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大横、天枢,结果临床上获得满意疗效。孔氏[28]通过腹针联合济川煎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腹针取穴取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辅穴(天枢、大横),采用套管进针法,并施以温灸,结果有效率95.2%。魏氏等[29]则以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腹针取穴:引气归元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建里、天枢(双侧),结果总有效率(95.16%)。闫氏[30]以“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基本取穴:天枢(双侧)、大肠俞(双侧)、上巨虚(单侧)、足三里(单侧)、支沟(双侧);子午流注针法取穴:根据《徐凤纳甲法合日按时流注开穴表》[31]查出来的穴位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胡氏[32]以灵龟八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取穴:太冲(双侧)、太溪(双侧)、内关(双侧)、百会、肝腧(双侧)、行间(双侧)、足三里(双侧)。结果表明,灵龟八法不仅能调节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促进肠道排空,还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从病因着手治疗便秘,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吴氏[33]以靳三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取穴:肠三针:天枢、关元、上巨虚;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寸;脑三针: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共三穴;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此疗法能改善便秘临床主症之余,还能有效地改善其伴随症状及焦虑情绪。
早在《灵枢》就有记载:“腹满,大便不利……取足少阴”、“腹满食不化,腹响响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阴”、“心痛腹胀,音音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历代针灸医籍都有针灸治疗便秘的记载,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综观上述,以毫针刺法、电针疗法、艾灸疗法、埋线疗法、耳穴疗法、腹针及灵龟八法为主治疗便秘,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并为患者接受。其中最常用的是单纯毫针刺法,其次是针刺结合电针及艾灸。近15 年来临床上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情况如图1。
图1 针灸治疗STC 穴位频次
其中属足阳明胃经穴最多,天枢应用频次居各穴之首。盖因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天枢穴又为大肠的募穴,是大肠经气深聚于腹部之处,功可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大肠传导功能复常。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经气由此穴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部位,补中益气、调理肠胃,《针灸大成·四总穴歌》指出“肚腹三里留”,可知足三里对腹部疾患的重要性。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合治内腑”,《素问·咳论》说:“治腑者,治气合”,故取上巨虚通调大肠腑气。其次为任脉上的穴位,气海、中脘疏调气机、健运脾气以助排便,关元有培补元气、调整肠腑的功能。再者为膀胱经的穴位,脾俞为脾之背俞穴,益气健脾以通便,大肠俞为大肠背俞穴,通调大肠腑气。大橫穴为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理气止痛、通调腑气。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是经气盛运行经过的部位,调理三焦气机以通腑气,亦为治疗便秘的经验效穴。
在近几年的临床研究中,相当多的文献均单纯以疗效的有无来判定治疗结果,而缺少客观的观察指标,如结肠传输试验等,且缺乏大样本病例报道,这使许多针灸治疗便秘的文献可信度大大降低。因此,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注重治疗手段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研究方法,使针灸治疗便秘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 喻德洪.慢性顽固性便秘的诊治近况[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9,12(11):629
[2] Merkel IS,Iocker J,Burgio K,et al. Physiologic and psycholog- ic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population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J].Am JG astroenterol,1993,88(11):1854
[3] 何佳珺.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13,24(1):2700-2703
[4] 冯骅,向谊. 针灸治疗便秘取穴规律探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0):2-3
[5] 杨秀丽,董璐,张长凯,等.针灸临床观察慢传输型便秘72 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213-214
[6] 郭晓原,林学君.针灸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27 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815-816
[7] 赵维杰. 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68 例[J]. 中国临床杂志,2012,28(29):45-46
[8] 刘硕,刘冰,李凌霞,等.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36 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2):83-84
[9] 巫秀义,张栋梁,付亚平,等.陆明仙.针灸治疗功能型便秘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5):793-794
[10] 丁曙睛,丁义江,王小峰.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30 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31-1033
[11] 何洪波,李宁,王成伟. 电针“天枢穴”不同深度刺激对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转运时间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11-13
[12] 田慧芳.电针加中频治疗仪治疗便秘30 例[J]. 临证经纬,2007,29(3):41-42
[13] 史宁,刘诗,谢小平.经皮电神经刺激针灸穴位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疗效[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4):947-949
[14] 丰培学.铺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5 例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8,24(4):34-35
[15] 田宁.热敏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1):67-68
[16] 唐永先.温针灸法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0(7):109-110
[17] 景卫政.温针灸治疗慢性便秘75 例[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2):8-9
[18] 李淑芝,宋曼平.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国科技信息,2005(9):139
[19] 杨冠军.俞募配穴法蛋白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65 例[J]. 中外医疗,2008(28):110
[20] 闫海飞,王莉.穴位埋线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3):152-153
[21] 苗金娣. 穴位埋线治疗习惯性便秘95 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9,18(3):31
[22] 林艺平,李琪薇.辨证耳压治疗老年性便秘58 例[J]. 中国针灸,2000(5):289
[23] 刘杰.耳压治疗习惯性便秘88 例[J].河北中医,2007,29(1):25
[24] 刘雯.耳压法治疗习惯性便秘80 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6):48
[25] 任媛媛.腹四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热秘型70 例[J].陕西中医,2011,32(9):1228-1229
[26] 林庆.腹针治疗功能性便秘(慢传输型)48 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6):393
[27] 代文芹,胡幼平.腹针结合体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36 例[J].四川中医,2013,31(3):129-130
[28] 孔芳丽.腹针联合济川煎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42 例[J]. 福建中医药,2009,40(1):30-31
[29] 魏小翠,周小萍.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外科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4(2):98-99
[30] 闫海金.电温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31] 郑士钢.实用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手册[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2:195-200
[32] 胡金华.灵龟八法开穴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D]. 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13
[33] 吴淑雯.靳三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