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磊,牟 艳
(日照市岚山区碑廓医院,山东 日照27680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常呈进展性,临床上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膝关节周围的疼痛、僵硬、麻木等,劳累后或阴雨寒冷天气时症状往往加重;随着疾病进展,部分患者出现关节软骨的破坏、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局部肌肉韧带和肌腱挛缩、关节肿胀变形,致使关节活动欠灵活,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多以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减少功能障碍发生为主,主要治疗方法有卧床休息,限制活动;西医多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应用、关节腔注射、关节镜治疗、关节置换等治疗为主,同时配合一些理疗等;祖国医学多以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治疗。治疗方法繁多,但缺少公认统一的高疗效方法。针刀松解术被逐渐应用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上,并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意在明确针刀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临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为2011 年1 月~2013 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本研究的研究标准,共100 例。按照就诊的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本研究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 年版)》诊断标准[1]执行:①近1 个月内膝关节反复疼痛;②X 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 次)清亮、粘稠,WBC 小于2000 个/ml;④年龄大于40 岁;⑤晨僵小于3 min;⑥关节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所有的检查结果,只要符合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即可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根据Kallgren-Lawrecne 的放射学诊断标准[2]将骨性关节炎分为5 级:0 级:正常;Ⅰ级:关节间隙无狭窄,可能有骨赘;Ⅱ级:有骨赘,可疑关节间隙变窄;Ⅲ级:少量骨赘,明确关节间隙变窄;Ⅳ级:关节内大量骨赘形成,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40 ~80 岁之间,性别不限;③骨关节炎分级为:Ⅰ~Ⅲ级的患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承诺接受研究。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排除:①具有风湿性、肿瘤、结核、痛风、炎症等累及关节的疾病;②近3 个月接受过激素治疗的患者;③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④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糖尿病患者;⑤施术局部存在皮肤破损;⑥膝关节有创伤的患者;⑦治疗过程中医生认为应该停止针刀治疗,改为其他治疗的患者。
1.6.1 观察组 采用针刀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膝下垫枕。首先对患者的髌底、髌尖、膝内外侧支持带及侧副韧带起止点、髌腱的附着点等处进行触摸,如有结节及索条状物处即为治疗点。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的方向,每次选3 ~4 个治疗点,常规对治疗点进行消毒、局麻,选用汉章牌4 号针刀按照四步操作规程进针[3]。刀口线先与肌纤维韧带方向平行,后垂直,分别疏通3 ~4 刀,直到刀下感觉松动后出针,按压针孔,并创口贴贴敷。每周1 次,共治疗4 次,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半年。
1.6.2 对照组 予以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呈45°,选择内膝眼为进针点,常规消毒、麻醉后用5 ml 一次性注射器刺入关节腔,回抽(若腔内有积液必抽尽),保留针头,接上玻璃酸钠注射器(生产公司: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文号:20051837),注入玻璃酸钠1 支2 ml,拔针,按压针口,创可贴外敷。出针后,协助患者屈膝运动,确保玻璃酸钠液体均匀分布关节囊内。每周1 次,共治疗4次,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半年。
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1月)、治疗后半年作Lequesne 疗效评分[4]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无痛为0 分,极痛为10 分)。
采用SPSS13.0 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无血肿、感染等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 例患者注入玻璃酸钠后关节出现红肿,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Lequesne 评分组内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半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Lequesne 疗效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组间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半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
膝关节骨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中“骨痹”、“筋痹”等范畴,《素问·长刺节论》篇:“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明确指出本病属于“痹证”。宋代《济生方》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痹也”。说明本病病本在肝肾亏虚,病标在风寒湿阻,属本虚标实之证。外邪留于肌肤筋肉之间,致气血不通,而出现筋肉酸楚、疼痛、麻木、拘挛、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其病因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皮肉筋骨,致筋脉气血失和、闭阻不通而发病。现代有研究报道称:膝骨关节炎患者存在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挛缩、黏连和疤痕及由此产生的力学平衡失调,这些挛缩、疤痕点也即肌肉韧带附力点,因局部应力增高,而代偿性地钙化以增大受力面积,形成骨赘,如此反复恶性循环,病情逐渐加重[5-6]。
本研究采用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与常规西医治疗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半年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粘连瘢痕点分布在膝关节的前、后及内、外侧,是构成本疾病的主要病变点和连接点,松解这些病变关键点可以有效的破坏关节周围的病理构架,使关节的功能恢复正常,所以整体松解术使膝关节的力学达到平衡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本研究应用的小针刀前端有刃口,通过手法的触摸探寻,在膝关节周围肌腱韧带起止点处进行松解,剥离粘连,改善膝关节局部微循环,微调关节间隙,调整关节的内在受力平衡,消除关节外围炎症,减轻或消除神经末梢所受到的压迫和牵拉,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7-8]。也有研究表明:针刀可通过下调Bax、Caspasee-3 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 比值抑制膝骨关节炎兔股直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治疗作用[9]。
综上所述,运用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是针对病因治疗,从关节周围肌腱及韧带的反应点入手,恢复膝关节的力学平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符合疾病的发病规律,且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表现出针刀的高效性及高安全性。
[1] 邱贵兴.骨关节炎诊治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2
[2] 丁方平,王人彦,张玉柱,等. 小针刀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4):1275-1277
[3]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1
[4] Lequesne M G,Samson M.Indices of severity in osteoarthritis for weightbearingjoints[J].Rheumatoi,1999,27(7):16-18
[5] 师东良,王宁华,谢斌.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间的协调性[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5):473-477
[6] 王亦璁.膝关节外科的基础与临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6
[7] 陈幼楠,郭长青,嵇波,等. 针刀松解法对膝骨关节炎性大鼠上位中枢不同部位β-内啡肽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259-2261
[8] 诸剑芳,王国军,金肖青,等.电针治疗早、中期老年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7):2085-2087
[9] 黄怡然,金英利,李娜,等.针刀、电针和圆利针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股直肌Bcl-2、Bax、Caspase-3 蛋白表达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14,39(2):1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