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瑞清,冉唯君,邹旭东,符 广,刘 勋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 达州635000)
风寒性面瘫是指患者主要由面部或耳部受风寒侵袭而引起的一种面瘫临床症状,表现为:患侧面部额纹消失,皱眉、抬眉无力,流泪、闭眼露睛,漏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面部,鼻唇沟变浅等,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以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症状顽固为特点的面神经疾病[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3]:面瘫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043%,即每十万人即约有40 ~50人患面瘫。面瘫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及心理压力,进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目前面瘫的治疗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案,国内外多以中医针灸为主,但效果均不甚理想。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面瘫的治疗效果便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组经多年努力发现在常规透刺的基础上增加热敏灸治疗可大大提高风寒性面瘫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以为风寒性面瘫的治疗提供些许参考。
将2013 年1 月至2014 年7 月在本院门诊被确诊为风寒性面瘫、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同意参加本实验且签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按入组先后顺序将病人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40 例。随机分组方法与步骤:①编号:按照实验组有效病例40 例、对照组有效病例40 例计算,本研究共需设计有效病例80 例(为防止病例脱落,实际设计86 例),按入组先后顺序将病人进行编号N1 ~N86;②获取随机数字:从随机数字表中选择任一数字为起始数字(比如第2 排第2 列数字),向同一方向抄取86 位随机数字;③分组:随机数除以组数(2)求余数,余数为1 时分到第1 组(实验组),余数为0 时分到第2 组(对照组);④调整:当86 例患者不能均分到两组时则需调整,假如有n 例患者需要从病例多的一组中调到病例少的一组时,便需续抄n 个随机数字,除以n 后将得到的余数作为所抽调出的病例序号(若整除则余数为n)。本研究共纳入病例80 例,男44 例,女36 例,年龄21 ~65 岁,平均46 岁,病情轻度0 例、中度37 例、重度43 例。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风寒性面瘫的定义:常有吹风史,急性起病,一侧面部板滞,额纹消失,闭眼不能,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弦[4]。
①符合风寒性面瘫诊断标准;②病程在7 天之内;③男女均可,年龄在16 ~65 岁之间;④同意加入本实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①不符合风寒性面瘫诊断标准者;②病程超过7天者;③年龄低于16 岁或超过65 岁者;④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等针后易于出血不止者;⑤体质极度虚弱或高度紧张,恐惧针刺的心、脑血管病患者;⑥妇女月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⑦有其他方案正在进行风寒性面瘫治疗的患者;⑧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或伴有精神疾病患者。
采用单纯透刺治疗。取穴:患侧地仓、颊车、牵正、颧髎、下关、太阳、阳白、鱼腰、睛明、迎香、攒竹等,加健侧合谷。操作: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及胖瘦选取合适规格毫针(多用直径0.28 mm、长度25 mm 规格),行地仓透颊车、颧髎透四白、阳白透鱼腰、攒竹透睛明、四百透迎香、太阳透下关,针刺力度及深浅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决定。每日1 次,7 次为一疗程,4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采用透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透刺方法同对照组)加以热敏灸治疗,热敏灸方法参照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编写的《热敏灸实用读本》[5]和《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6]进行。热敏灸取穴:在下关、太阳、颊车、神阙、足三里、手三里等区域探查出热敏点。操作:选择患者舒适且能充分暴露病变部位的体位,操作者用点燃的梅花香对准穴位,先做2 min回旋灸以温热穴位周围气血,再对准穴位行1 min雀啄灸以加强穴位敏化,之后再行2 min 往还灸以达到激发经气的目的(若此时患者尚未感到灸感,可换个穴位进行),最后再施以温和灸开通经络、发动经气传感,直至敏消量足时停止。每次灸1 个点,每日1 次,7 次为一疗程,4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评价标准:参照国际上通行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7]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8]。在治疗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House-Brackmann 分级量表、House-Brackmann 计分量表和FDI 评分量表记录。
疗效判定:痊愈:面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House-Brackmann 分级为Ⅰ级,FDI 量表显示躯体功能评分≥20 分,社会功能评分≤10 分;显效:面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House-Brackmann 分级为Ⅱ级,FDI 量显示表躯体功能评分≥15 分,社会功能评分≤15 分;有效:面部活动功能有所改善,House-Brackmann 分级为Ⅲ级,FDI 量显示躯体功能评分≥10,社会功能评分≤20;无效:面部活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House-Brackmann 分级为Ⅳ~Ⅵ级,FDI 量表显示躯体功能评分<10 分,社会功能评分>20 分。
所有实验数据使用SPSS20.0 软件进行处理,连续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以α =0.05,P <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经秩和检验,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面神经功能分级中无显著性差异(P=0.682),经治疗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显著改善(P <0.01)、实验组面神经功能显著改善(P <0.01),且实验组的面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果见表1、表2。经t 检验,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评分及FDI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经治疗后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评分及FDI 评分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均有显著性改善(P <0.05),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见表3。经秩和及χ2检验,两组经治疗后,不管是在疗效上还是治愈率上,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见表4。
表2 实验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例
表3 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评分及FDI 评分比较
表4 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疗效比较 (例)
以上结果显示,利用透刺加热敏灸治疗风寒性面瘫,不管是House- 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FDI 评分,还是总疗效比较均显著高于单纯的透刺治疗法,说明在透刺基础上加上热敏灸治疗可显著提高风寒性面瘫的治疗效果。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在临床上根据其病因、病机的不同将其分为风寒性面瘫、热毒性面瘫和湿热性面瘫,其中风寒性面瘫居多,又根据其发病时间的长短,将面瘫分为急性期(1 ~7 天)、静止期(8 ~14 天)、恢复期(14 ~60天)、后遗症期(2 个月以上)[9],国内外学者公认对于面瘫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急性期面瘫的治疗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本研究选择处于急性期的风寒性面瘫为研究对象。
面瘫的治疗方法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目前西医方面尚无特异有效的方法,国内外多选择中医治疗方案,其中以针灸最受推崇且以针刺最为常见,但均不能达到理想疗效尚需进一步提高。祖国医学认为风寒性面瘫多是由素体气血不足,面部及耳部突然受风寒侵袭,局部经络凝滞,气血运行受阻,筋脉失养,肌肉终缓不收而发病[10]。因此在治疗上笔者认为应以温经通络、祛湿散寒、消瘀散结、行气活血为主。
透刺属于针刺的一种,是在单点针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不仅具有针刺的各种调理作用和修复各类组织病变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抗病能力。且透刺较一般针刺又具有如下优点:刺针少,而刺激穴位多。一方面可减轻针刺的痛苦,另一方面同样可做到取穴多,利用多个穴位的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11]。灸法是用热源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烤,利用热源的温热性刺激睮穴或病变部位而激发经气,从而起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调和气血进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此,若将透刺和灸法联合起来从理论上则可达到温经通络、祛湿散寒、消瘀散结、行气活血的目的,这也正与风寒性面瘫的中医治疗理论相符。
实验研究结果也证实单用透刺法治疗风寒性面瘫的治疗效果很有限,但若在此基础上加上热敏灸治疗则可显著提高透刺法的治疗效果,使风寒性面瘫的治疗达到理想疗效。因此,透刺加热敏灸法有望能成为治疗风寒性面瘫的理想治疗方案。
[1] 孙赫,薛晓,罗晶婧,等.针药结合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3):268-269
[2] 杨松柏,雷华平,周创,等. 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近况[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0):79-81
[3] 刘西雅.针刺加热敏灸治疗风寒性面瘫230 例[D]. 西安:陕西中医学院,201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31
[5] 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热敏灸实用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
[6] 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
[7] House JW,Brackmann DE.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s[J].Laryngoscope,1983,93:1056-1069
[8] 梁繁荣,何李,俐瑛,等.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J].中医杂志,2004,45(8):584-586
[9] 陈先芝,刘自力. 透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414-3418
[10] 杨耀锦.常见病经穴按摩疗法[M].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120-122
[11] 鞠传军.实用针灸疗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