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莉,姜 欢,刘 征△,孙士红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血管性痴呆(VD)是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1],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表现。近几年,VD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第2 位痴呆类型。临床观察表明,针刺可以改善VD 患者的学习记忆功能,针刺具有多靶点、多通道、多水平的调控作用。本课题采用2-血管阻断法(2-VO)制作VD 大鼠模型[2],观察电针头部额区对VD 大鼠海马区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以深入研究针刺治疗VD 的有效机制。
1.1.1 实验器材 722 光栅分光光度计;LG-10 低温高速离心机;分析振荡器;电动玻璃匀浆机;电热恒温水浴箱;电子天平;Morris 迷宫仪。
1.1.2 实验动物 选用健康Wistar 雄性老龄大鼠,60只,月龄为18 ~20,体重为(500 ±20)g。
1.2.1 造模方法 VD 大鼠模型采用2-VO 阻断法建立。将60 只Wistar 老龄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4 组,每组各15 只,分别为假手术组、电针组、模型组及西药组。给予常规消毒后,以10%乌拉坦(1 g/kg)腹腔注射麻醉,颈部行正中切口,钝性剥离左右颈总动脉和神经,给予腹腔注射硝普钠2.5 mg/kg,之后以无创动脉夹夹闭左右颈总动脉,为时10 min,之后撤掉动脉夹再通10 min,再夹闭10 min。造模结束后缝合颈部伤口,假手术组仅分离左右颈总动脉后即缝合伤口。造模后笼中饲养大鼠,注意保温,同时给予肌注青霉素防止伤口感染,每只20 万U,连续5 天。
1.2.2 治疗方法 术后7 天各组给予相应治疗。电针组按照于致顺头穴分区丛刺法选取VD 大鼠额区给予丛刺方法,先以神庭透刺至囟会,并在此基础上向左、右各1 寸和2 寸处再引4 条平行线刺入。之后连通电麻仪,2 Hz 频率,选取疏密波,以大鼠额区轻微颤动为度,持续20 min。撤掉电麻仪后再留针30 min,每日1 次。西药组给予40 mg/ml 浓度的脑复康(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43020666)溶液灌胃,剂量为6 ml/kg。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各1次。30 天后结束治疗。
1.2.3 Morris 水迷宫检测 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进行Morris 水迷宫检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本方法包括空间探索试验及定位航行试验,训练共6天,上午下午各进行4 次,定位航行试验中观测大鼠2 min内找到平台的时间,记录其逃避潜伏期。定位航行试验结束后撤除平台,进行空间探索试验,选取任一个相同入水点将各组大鼠分别放入水中,在2 min 内观测并记录大鼠跨越原平台象限的次数。
1.2.4 海马区自由基的检测 Morris 水迷宫检测结束后,将各组大鼠断头并取双侧大脑组织的海马区,按照试剂盒说明制备匀浆,之后经离心机离心,取上清液,应用比色法测定NO 和NOS 的含量。
1.2.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分析计算,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用±s 表示。
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两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P <0.01),假手术组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少于模型组,空间探索试验中假手术组的跨越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提示该方法造模成功;西药组、电针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 <0.05),西药组及电针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时间较模型组均明显缩短,跨越次数均明显增多;西药组与电针组比较无差异(P >0.05)。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跨越次数的比较(±s)
表1 各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跨越次数的比较(±s)
注:与模型组比较,△P <0.01,▲P <0.05;与电针组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逃避潜伏期(s) 跨越次数(次)假手术组 15 35.91 ±2.54△ 9.91 ±1.04△模型组 15 54.23 ±4.56 3.13 ±0.51西药组 15 43.50 ±1.13▲▽ 6.94 ±0.12▲▽电针组 15 40.61 ±3.28▲ 7.53 ±0.61▲
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假手术组NO 的含量和NOS 活性均低于模型组(P <0.01);治疗后,西药组、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西药组和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O 含量和NOS 活性明显降低(P <0.05);西药组与电针组比较无差异(P >0.05)。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NO、NOS 的比较(±s)
表2 各组大鼠NO、NOS 的比较(±s)
注:与模型组比较,△P <0.01,▲P <0.05;与电针组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NO(mmol/L) NOS(mmol/L)假手术组 15 10.78 ±0.21△ 15.67 ±0.27△模型组 15 19.24 ±0.65 28.24 ±0.32西药组 15 15.06 ±0.23▲▽ 21.03 ±0.33▲▽电针组 15 14.35 ±0.19▲ 19.36 ±0.18▲
我院于致顺老师头针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因其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所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于老在探寻头部不同腧穴或治疗区的相同或不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头穴治疗区的划分,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简便有效的方法。其中额区主要用于治疗智力障碍及精神神志疾病,包括记忆力减退、癫、狂、痫等神志变化症状[3]。在临床中笔者采用额区丛刺并利用电针的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较好地改善了患者的智能状态。
本实验中笔者采用2-VO 阻断法制作VD 动物模型,反复夹闭并再通Wistar 老年大鼠的左右颈总动脉,同时降低大鼠的血压,很好地模拟了人类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此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较好,可导致大鼠出现明显学习记忆障碍,且死亡率较低,是目前较为理想的VD 动物模型。采用Morris 水迷宫来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显示VD 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延长,跨过原平台象限的次数明显减少,说明VD 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而经过电针治疗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改善,空间记忆能力增强,大大缩短了逃避潜伏期,跨过原平台象限的次数也明显增多,说明该治疗方法可以增强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改善VD 大鼠的痴呆状态。
血管性痴呆是以学习记忆障碍为主的疾病,反复缺血是其主要病因之一[4]。海马是脑部缺血损伤最敏感的区域,其功能与信息储存和记忆密切相关。实验表明,一氧化氮(NO)是一种血管活性因子,同时兼具有神经递质功能,在调节大脑的血液循环、抑制或促进递质释放及学习思维记忆等多项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因此推测NO 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NO 浓度、产生部位和时间、作用部位的不同,决定了NO 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包括神经保护作用和神经毒性作用两种[6]。NO 在血管性痴呆中介导何种作用,其催化酶NOS 含量的不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实验中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NO 的含量和NOS活性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推测过高的NOS 导致过量的NO 产生,从而引发神经毒性作用,损伤神经细胞膜和突触膜,诱导神经细胞发生坏死与凋亡[7],加重脑损伤;电针治疗后,VD 大鼠脑组织NO 含量和NOS 活性显著降低,说明电针VD 大鼠额区可以通过减少NO的过量生成,抑制由此路径诱导的细胞凋亡发生,降低NO 的神经毒性作用,保护脑细胞免受损伤,从而促进VD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提高大鼠智能状态。
[1] Stewart JT. Psychiatric and behavioral manifestations of vascular dementia[J].Am J Geriatr Cardiol,2007,16(3):165-170
[2] Samdani A,Danson TM,Dawson VL,et 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model of focal ischemia[J].Stroke,1997,28:1283-1288
[3] 王薇,周国滨,于致顺.于致顺主任医师头针治疗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33(6):28-31
[4] 过伟峰,戴晓明,卞慧敏,等. 通脉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GrayⅠ型突触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6):75-77
[5] Moody TD,Carlisle HJ,O Dell TJ. A nitric oxide-in-dependent and beta-adrenergic receptor-sensitive form of metaplasticity limits theta-frequence stimulation-induced LTP ih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J]. Learn Mem,2009,6:619
[6] 李君,钱涛,高维娟.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69-71
[7] 陈伟,齐红艳,刘磊,等.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0,14(10):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