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
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是思想创新,智库存在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思想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推动社会进步。一切的思想传播活动必须建立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当前,中国智库的着力点亟须从“智库形式建设”转向“智库内容建设”
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这对中国智库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各类智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新机遇。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如何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使其创新力与影响力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为此,《小康》记者专访了国内智库研究领域知名学者、《智力资本——中国智库核心竞争力》一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
《小康》:如何理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智库对于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王莉丽: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理解关键在于“中国特色”与“新型”,可从政治体制、文化传承、角色功能三个维度来理解,同时必须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中去把握。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有世界眼光,借鉴国际上智库建设的普遍经验,同时立足中国国情。
目前,中国智库无论在数量和影响力上,都是以官方智库为主,大学智库在政策制定领域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其优势,独立智库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照搬美国智库模式,但我们可以从其运行机制中寻找到一条提高中国智库影响力的现实途径。
智库不仅仅是作为政府智囊而存在,其存在的很大一部分价值在于引导社会思潮、培养社会公众的政策参与能力。从政府的角度而言,中国政府应为智库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市场环境,逐步改变官方智库垄断资金、信息和渠道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思想自由竞争的市场。
就智库本身来讲,应进行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明确智库以研究部门和学者为核心,其余各部门围绕研究、服务于研究部门,为学者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为了保证研究的相对独立性,除了政府资金外,智库还要引进基金会、企业和个人资金,并确保资金来源不影响研究过程和结果。在研究人员设置上,要改变原有的单一学术背景、论资排辈的模式,大胆起用不同年龄、背景的综合型人才。
另外,中国高级别的官方智库还应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渠道优势,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和国外智库的合作,善于整合研究资源。
《小康》:目前,中国智库在数量上应该说与西方国家智库不相上下,但是质量和影响力依然相差甚远。你认为当前中国智库发展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提升质量和影响力?
王莉丽:中国的现代智库研究与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应该说已经充分了解了全球智库的形态和表象。但目前对全球智库的认识与实践,仍然停留在“智库形式”阶段。表面上看,近年来,中国智库建设欣欣向荣,在数量上大幅上升。而且近年来新兴的一批智库很善于进行思想的传播。但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是思想创新,智库存在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思想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推动社会进步。一切的思想传播活动必须建立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当前,中国智库的着力点亟须从“智库形式建设”转向“智库内容建设”。
《小康》:从媒体视角来看,智库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更多时候体现在舆论引导上,你如何看待中国智库的媒体影响力提升?
王莉丽:当前中国智库的新媒体传播意识和能力依然很落后,与欧美智库相比,中国智库的新媒体传播国际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大部分中国智库的网站几乎没有国际影响力,更谈不上对各种新媒体传播媒介的熟练运用。有西方学者这样评价:中国智库最大的问题是它们的孤立性。很多中国智库的运营像黑洞(没有网站、联系方式,也没有学者的个人档案)。
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为例,布鲁金斯学会的网站不但发布最新政策主张和学者观点,影响媒介和政治议程,引领社会舆论,而且不断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改变调整新媒体传播策略。
根据数据统计,他们的网站有约50%的访问量来自非美国地区,遍及欧洲、北美、亚洲、非洲、大洋洲,有着全球性的影响力。2013年6月布鲁金斯学会网站推出了仿照《纽约时报》的“雪崩”(snowfall)模式制作的数字化专题,目的在于激发对重要议题的讨论和辩论。第一期推出后,网页停留时间提高了125%,其中72%的访问者为新用户。
《小康》:随着中央层面不断加强对于智库建设的重视,近些年一些高校、研究机构都能摇身一变成为智库,对此你是如何看待?另外在学术能力、智库运营、赞助支持几个方面如何实现平衡?
王莉丽:我认为,智库概念不宜过于泛化。主要是指,以政策研究、战略研究为己任,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研究机构。咨询公司不是智库。这一点必须明确。
中国智库主要分为官方智库、大学智库、民间智库三大类。在三类智库的角色定位上,考虑各自优势与劣势,官方智库有着信息获取和信息通道的先天优势,可着眼于紧迫性政策研究;大学智库相对独立,但其核心研究人员大多担负着学术研究、教学、育人、政策研究的多重任务,因此,大学智库应根据自身特点,着眼于长期跟踪研究和战略研究;民间智库当前的发展可以更多承担起沟通政府与民众舆论通道与平台的重要角色,而且在公共外交中可以充分发挥民间智库的优势。
对媒体曝光度的追求使得智库学者们花费过多精力在政策评论而不是政策研究上,智库更多关注当前事件和热点问题而不是前瞻性的预测与分析。近年来,这种过度商业化的趋势在欧美智库中愈演愈烈,已经成为欧美智库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国智库的发展而言,目前我们处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探索阶段,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打好基础,做好研究,只有真正做到思想创新,才能进一步发展到影响力拓展,并且要平衡好思想创新与影响力拓展之间的关系,避免走向过度商业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