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锐
郭树清公开谈王敏案
“对王敏的错误及违纪违法,作为省委副书记,我负领导责任。”
今年参加省“两会”时,山东省长郭树清首次公开就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被调查表态,引起关注。在公开场合谈论落马前同事并坦承自己失误的,过去并不多;由省委副书记、省长出面谈的更是少见。
谈落马同事都在哪些场合?郭树清并非首个公开谈论落马同事的行政首长。2013年7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透露,想想李治臻(市民政局原局长)、谷文耀(白云区原区委书记)等熟悉的落马同事,感觉很心痛。
更多公开谈落马同事的,是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党委一把手。记者梳理25个案例发现,由党委一把手痛批落马原班子成员、或表态整改的,占到一半以上。此外,前同事也会谈及落马同事。如2009年3月,最高法常务副院长沈德咏透露,此前该院副院长黄松有落马,在机关内外产生了很大震动。最高法机关也有两人因涉嫌违纪,已移送司法。
落马者影响恶劣,其所在系统领导也可能将其作为警示案例。2014年8月,时任中央纪委常委黄晓薇谈“解决灯下黑”时,点了曾任省纪委书记的王华元、李崇禧、金道铭的名,并分析他们出问题的原因。另一对落马同事发声的群体是退休老干部。前不久,总后基建营房部原部长张金昌撰文,历数其继任者、海军原副司令员王守业劣迹细节。
一位反腐专家总结,不同身份高官谈落马者各有特点。一般而言,“上级谈原下属最常见,语气最重;下级批曾经上级的情况较少;新官谈落马前任重在整风和总结教训;退休干部更少顾忌,谈起来更大胆直接。”
高官谈及落马同事多在哪些场合?记者发现,以反腐倡廉、巡视、从严治党等为主题的会议以及重要的记者招待会,常为高官开口提供契机。2009年7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称刚落马的粤高官陈绍基、许宗衡为“曾经的同事”。当高官到刚有一把手被查的省市调研时,也常提及落马官员。去年9月,“救火”山西的王儒林到太原调研时指出:“太原三任市委书记、连续三任公安局长出问题,全国省会中都是罕见的。”
郭树清提到王敏,很大程度上因为他当时正造访济南代表团。
贪官不理朱[容][钅]基批评
“徐才厚所作所为与我国历史上庆父、赵高、董卓、秦桧、和[申][王]等十大奸臣有惊人相似之处,即奸、贪、霸、假、私。”。今年1月16日,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痛批徐才厚,引发广泛关注。事实上,高官痛批落马者的情况相当普遍。今年“两会”上,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用25分钟谈及前任苏荣,批其主政江西时腐败“登峰造极”,江西的干部很反感他。
对贪腐案发后的“救火者”来说,痛批前任劣行时还要稳住阵脚。
2014年4月,时任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被带走,“救火者”傅育宁到任后一次讲话时,毫不忌讳,3次提及前任,暗批宋林“不守本分、自我膨胀”,要求下属“既要干净,也要干事”。他还称,不能因宋林出事,就去批判华润文化倡导的业绩观,希望敢打敢拼的企业文化不要改变。
前同事落马,对在任高官的震动可想而知,他们开始反思。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祝作利“组织上多年关注并列为后备干部培养,过去没听到任何反映。2013年换届,经多道关口,没发现他的问题,这使我对如何全面有效了解和考察干部产生了困惑。”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自我批评说。
在最高法院2014年度民主生活会上,党组成员反思:“对周永康的两面派作风警惕性不够,对他的一些错误言行当时未能坚决抵制。”
反思过后,如何汲取腐败案的教训?蔡英挺将徐才厚案归纳为“祸根是私欲膨胀”、“病灶是权力滥用”、“症结是纲纪不张”等7方面。
前同事落马后,亦有少数高官谈起与落马者的交往琐事,虽是片段,却有相当参考价值。记者梳理发现,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作风等方面。
2008年陈良宇案开庭时,老干部回忆,陈“胆子大,态度强硬,能办事也能闯祸”。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透露,已落马的省委组织部长梁滨经常埋怨组织对他不公。同事回忆落马的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时讲,某年,时任副总理朱[容][钅]基到宁波开会,陈同海姗姗来迟,不但没歉意,还扔一支烟给朱。朱看烟名贵,沉着脸问:“你一月有多少薪水?”陈面无愧色。
有的退休官员还介绍了双方交往情况。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张国宝称,继任者刘铁男“非常高傲,刚愎自用”。铁道部原部长傅志寰称他与刘志军在很多方面有重大分歧。“他有强烈的权力欲,深谙潜规则,不讲原则,以权谋私。”傅志寰称,1999年后,他多次要刘志军注意群众影响,致对方不满,两人越走越远。他当时表示,刘志军不是接替他的合适人选。
贪官也曾做好事
有高官在痛批落马同事的同时,也肯定其长处及过去的成绩。曾举报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的杨维骏坦承,白到任之初,自己对他印象不差。老干部座谈会上,白恩培会逐一问候他们,并征求对省委和云南发展的意见建议。即使二人后来关系恶化,杨维骏的个别建议也能立竿见影。
即使不认同刘志军,傅志寰仍谈了刘的长处,即有雄心、能吃苦,头脑灵活、执著。当副部长时常以办公室为家,人称“拼命三郎”。
陈良宇被查后,《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撰文称,1980年代,陈是上海市委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有水平、有能力、思想解放、办事果断,在任上海市副职领导期间,的确做了不少益事。周瑞金反思,人是会变的,陈的性格弱点和缺点,没有随他的升迁得以克服,却得到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