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言语实践型”阅读教学下的几个关键词的实践与思考

2015-07-10 20:42王惠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沈尹默实践型风是

王惠

“言语实践型”阅读教学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它注重让学生在亲历“听说读写”活动中,实现言语能力动态提升的阅读教学组织形式。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指向“言语”,注重挖掘课文的言语教育因素;教学设计方式和过程组织指向“实践”,注重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言语练习的平台。

一、 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产生了某种碰撞,文本才会展示出无限丰富的意蕴,学生也才会从中获得满足,而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是沟通这两者的桥梁。

【案例1】

师:秋天,我们一起来到田野里郊游。这时,如果我们闭上眼睛,你能感觉到什么?

生:有风、有香气,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想问一句,秋天的风是什么样的?

生:……

师:如果我们要画一座冒着炊烟的小房子,怎么才能表现是有风的,能用笔画出来吗?

(生出示各自画好的画)

师:大家画得不错,把炊烟画得向一侧飘,就说明有风了,这样就可以把看不见的事物转换成——

生:(齐)看得见的事物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作者王宜振是如何写秋天的风的。

生:(读)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师:秋天的风与春、夏、冬天的风相比,它们是一样的吗?

生:春天的风是暖暖的、柔柔的。(师引导)—和风

生:夏天的风是轻轻的、懒懒的。(师引导)—凉风

生:冬天的风是冷冷的、怒吼的。(师引导)—寒风

师:那么,秋天的风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边读诗句,边思考。

生:“秋风在田野里打滚,在小路上奔跑”,说明风很大,很猛。

生:“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用“抓”这个词也说明风大,但还不太大。

师:为什么呢?(边做“抓”的动作边提问)

生:如果风再大一点的话,就可以……(思考:师生等待)用“抢”或“夺”。

师:如果小一点呢?

生:(思考)就可以用“捏一把”。(师生鼓掌)

师:从这段文字看,秋风在……

生:打滚、奔跑、抓香气。

师:他像什么样的人?又为什么会这样做?

生:他像活泼的小朋友,来到秋天的田野里,很开心、很快乐。

师:我们用开心的语气读好这几句话。

【思考】本片段的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以学生为主体,注意了教学设计的现场生成性。师生之间通过对话,让学生的直觉、感觉,知识和经验与文本之间实现融合,在动态的过程中,把“教”化为“学”。同时在对话中,使学生感悟到文本丰富的意蕴,享受一种自由、开放的和谐氛围,这对学生感受文本语言,拓展思维疆域以及学习品质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 体验

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加强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在“言语实践型”阅读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2】

师:这活泼调皮的秋风,他们就像我们这些小朋友,在田野里自由地“打滚”“奔跑”,“抓”呀,“涂”呀,他们又看到了哪些朋友?

生:又看到了稻穗、蝉、向日葵、野菊花、牛羊、苹果、葡萄、玉米、高梁。

师:秋风做了些什么呢?

生:把稻子吹熟了,金黄的一片。

生:把蝉儿吹怕了,不敢唱歌了。

生:把向日葵吹得低头弯腰了。

生:把野菊花的香味吹得到处都是。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好,我们一起用诗一样的语言,再来说一说吧!

秋风来到(什么地方),在那儿(干什么)。

秋风来到(谁)身边,谁(怎么样了)。

(生练说)

师:这调皮的秋风,做了好事,还是坏事呢?

生:(齐)好事。

师:为什么?苹果、葡萄不是被欺侮了吗?(小组讨论后,推选学生发言)

生:苹果、葡萄成熟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师生鼓掌)

生:秋风给大家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生:秋风让玉米忘掉了夏天的烦恼/秋风让高梁想唱出祝酒歌。

生:苹果、葡萄只能怪自己娇气。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节,读出它们的娇气与欢乐。

【思考】这一片段的教学设计,具体操作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行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感受;二是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适当地进行了“文本转换”,把作者的诗句,转换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围绕文本核心思想对文本进行“二度开发”,在文本的转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着重解决调皮的秋风与喜悦的心情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认识到调皮的外表与善良的内心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使“知”与“情”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引了方向。

三、 开放性

开放性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生活大系统和学生生活经验小系统是相贯通的,力求把教学建立在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开发其身心素质潜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言语实践型”阅读教学的宗旨所在。

【案例3】

师:同学们,小朋友眼中的秋天是喜悦的。有好看的、好吃的、好听的,有发亮的秋光、有明丽的阳光、有精美的黄叶。那么,大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诗人沈尹默的《秋》中,看一看他看到了什么?(课件映示:沈尹默的《秋》)

生:(自由读)沈尹默的《秋》。

师:秋风一到,天气如何?

生:(齐读)一日比一日恶/天气渐渐冷了/树叶渐渐黄了、落了。

师:看到这,你觉得心情如何?

生:悲伤,不快乐。

师:真的吗?你不快乐时,会做些什么呢?

生:生气,发火。

生:找吃的。

生:想玩。

师:看沈先生是怎么做的吧!他看见了菊花,那些花的颜色有——

生:(齐读)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绿的、粉红的,满庭院都是菊花。

师:(课件映示)虽然 没有了, 又没有了,连 也听不见,但它们都静悄悄各自开着。(生根据文章填词语)

师:连被雨打折了的向日葵,天晴了——(生对读文中内容)

师:即使小瓦盆里的海棠、凤仙,它们也 ——(生对读文中内容)

师:白蓼花、红蓼花,经历了许多雨,许多风,——风雨不曾吹折 ——浇褪 ——(生对读文中内容)

师:看了这些之后,沈先生还伤感吗?他怎么说?

生:(有感情地读)秋!这样光明鲜艳的秋!

【思考】本片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言语实践型”阅读教学的开放性,打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内外学用结合。我在设计本文教学时,考虑到课时学习时间较为充裕,因而选取了沈尹默先生的《秋》,这样围绕一个话题,给学生提供两个文本,让学生在“儿童”与“大人”这两个视野中阅读文本,强化学生对“秋”的感受,把文本、学生现实生活、学生未来生活等结合起来考虑。但要注意的是拓展有度,切不可因拓展而喧宾夺主,冷落了文本。

(作者单位: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沈尹默实践型风是
风是哪里来的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风是天生的画家
海上的风
沈尹默的独特“拜师”法
此公字很值钱
风的颜色
物流实践型人才二次输出模式研究
“生活实践型”任务教学在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
虚心受“骂”的书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