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比不上同级男干部,有人就会说你是‘绣花枕头。”
——张某,某国企业务部门副职领导
来单位之初,张某就有一个印象:“大男子主义盛行。”
此话不假——工作累加上业务标准高,很少有女性员工业绩冒尖。
为此,一些男员工甚至男领导对女性心生轻视。
2014年,张某竞聘成功,到一个新部门当了副主任。
就任一个月后,她就开始听到风言风语——
“一个女人,能有好大本事?”
“搞业务苦得很,到时候说不定还要哭鼻子。”
“到时候一看业绩就知道了,肯定不如男主任!”
…………
听到这些话,张某立马立志向大男子主义“宣战”:“我一定不会输给男领导。”
为了赶业绩,她开始疯狂加班。
以前,她爱打扮。现在,她天天一身“男人装”。
一年下来,张某业绩升到了第一。
但看到“成绩”,张某却一阵心酸。
“照照镜子,我像个‘男人婆;再看看生活,全没了乐趣和品质——我赢得了业绩,却没了自我。”她说。
将性别优势转化为领导优势
在抗击职场“男权”的同时,张某的行为模式却不知不觉被“男权”标准同化,“张某式苦闷”也因此而生。
那么,女性领导如何才能既彰显个人能力,又保有女性自我呢?
请看世界时尚教母雅诗·门泽尔的回答。
1907年,雅诗·门泽尔出生在美国纽约市皇后区一个犹太移民家庭。
童年时,雅诗有两大爱好。一是和其他女孩一样,精心打扮自己;二是和当药剂师的叔叔一起调制各种化学制剂。
雅诗万万没想到,这两大爱好竟会帮助自己登上人生的巅峰。
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男权”主义同样盛行。对当时的雅诗来说,选择人生的权力十分有限——
一是做个标准淑女,找个好男人嫁了,从此衣食无忧。
二是上大学读书,找个好工作,从此“朝九晚五”。
三是进入当时盛行的机械化工厂,当一个“蓝领丽人”。
对这些世俗标准,雅诗却不屑一顾。
她决定顺从自己的内心——她开了一间化妆品专柜,取名“雅诗兰黛”。
这家毫不起眼的小门面,后来成长为一个引领世界时尚风潮的顶级化妆品品牌。
雅诗为何能成功?
有学者评价,其致胜因素有三——
首先,她不介意世俗眼光,明白自己拥有什么优势,并成功地将优势运用到生意上。
其次,她拥有男人不能比拟的商业敏感,以及独立、乐观、坚韧、积极创新等品质。
再次,她把工作当成了爱好而不是竞争的负担,永远以“呵护女人之美”为己任。
凭借以上品质,雅诗不仅没有被“男权”世俗标准同化,反而成了一名伟大的商业领袖。
参悟这个例子,相信“张某们”就会豁然开朗——面对“男权”偏见,更应坚持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才是当好女干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