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池
2012年4月,山东省青岛市某企业,栾学聪把辞职信递给领导。
“你确定要回重庆创业?”
“确定。”
“留下来吧——我给你升职加薪。”
“抱歉……”
“那……祝你创业成功!”
走出领导办公室,栾学聪直奔机场。
她急迫地想回到重庆——那座她倾心已久的创业之城。
梦想,需要一个方向
飞机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降落,栾学聪立即兴奋起来。
湿润的空气,泼辣的重庆言子……熟悉的一切,都让她嗅到了一种味道。
那是梦想的味道。
栾学聪的大学生活,就在重庆度过;大学毕业后,她又在重庆工作了3年——对这个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姑娘而言,重庆就是“第二故乡”。
跳槽前,栾学聪和重庆的同学通了电话——
“在青岛呆了一年,还是很想回重庆。”
“回来创业嘛,重庆出台了激励微企创业的政策——我们大学学习的环保专业,就是政策扶持的创业方向之一。”
“有什么好项目可以做?”
“重庆环境治理力度很大,不少工业企业都需要制订解决方案——环保咨询业务前景挺好。”
…………
放下电话,栾学聪心潮起伏。
一个创业计划开始酝酿——栾学聪决定辞掉青岛的工作,回重庆创业。
刚回到重庆时,栾学聪跟人合租了一间房子,卧室就是她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栾学聪手拿企业名单,逐一打电话联系业务:“您好!请问是××公司吗?我们提供专业的环保解决方案……”
打了两天电话,有企业表示可以“当面谈”——目标群体态度积极,让栾学聪信心倍增。
她决定动手——到南岸区微型企业孵化基地注册微企。
梦想,需要一个生态圈
很快,申请通过了。
从此,栾学聪有了正式的办公室——微企孵化基地为其提供了12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
第一次看到办公场地时,栾学聪心里波澜涌动。
作为一个微企创业者,她的启动资金很有限——面前这样配套齐全的办公室,以市场行情价计算,月租至少要6000元。
她有些怯怯地问基地工作人员:“办公设备租金多少钱?”
“免费提供。”
“房租要多少钱?”
“每月只需交1200元物管费。”
…………
栾学聪大吃一惊,当即决定入驻。
入驻后,栾学聪又吃了一惊——她的银行账户上突然多了3万元钱。
旋即,她又欣喜不已。
“这是南岸区财政局给我发放的创业补助资金。”她说。
拿着政府给的3万元,再加上自己的7万元,栾学聪注册成立了重庆学正环境污染治理公司。
公司成立后,栾学聪顾不上跑业务,而是虚心当起了“学生”——参加孵化基地为微企业主组织的创业专题培训。
培训第二天,金夫人婚纱影楼有限公司创始人周生俊登台讲课。
“金夫人品牌运营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课堂互动时间,栾学聪问。
“我们没有刻意去做品牌和宣传,只是努力把摄影本身做到最好……”周生俊回答。
栾学聪赶紧用笔记下一行字:“做好主业是成功的核心要素。”
七天培训,栾学聪一节课都没落下。
而其间,她也结识了不少微企业主。
课程结束后,他们还创建了QQ群,长期保持联系和互动。
对这个小圈子,栾学聪满心感激。
“在这个圈子里,我们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梦想。”她说,“而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也常常相互支援。”
一天,创业QQ群里发出了一条求助信息:“公司急需10万元周转资金,大家帮我想想办法。”
群友们立即行动起来——
“我出2万元。”
“我出5万元。”
…………
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高效、体贴、务实的政府服务,科学合理的商业引导,创业群体间浓厚的进取精神和互助氛围……这些要素,组成了让梦想成真的生态圈。”栾学聪说。
有“生态圈”助推,她的梦想开始一步步变成现实。
梦想,需要继续梦想
因为环境治理项目周期较长,一个企业咨询方案从制订到看到成效,短则需要几个月,长则需要一年多。
这表明,栾学聪和员工们的业务,常常要等大半年才有回报。
栾学聪也不慌张,而是提出了“一心一意搞好核心业务,踏踏实实用品质赢得未来”的“慢进步”策略。
让她欣喜的是,“慢策略”却为企业赢得了“快发展”。
2014年末,秀山县某冶金企业,环保和监管部门人员前来验收环境应急预案。
这个环境应急预案的提供方,就是重庆学正环境污染治理公司。
“我们的初衷,是做一份简单、高效、实用的环境应急预案。”面对验收团队,栾学聪介绍说。
在栾学聪的讲解下,验收人员查看了应急预案的每一个环节。
现场检查完后,验收人员开会讨论结果。
“方案内容切合实际,符合应急需要。”
“在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
…………
验收人员一致给予好评,让栾学聪心生自豪,更让那家企业感激万分。
而这些“感激”,也渐渐成为栾学聪拓展生意的资本。
2015年春节后,栾学聪刚回重庆,就有一家机械厂的老板找上门来。
“栾总,今年继续合作!”
“你还记得我们啊?”2013年,栾学聪曾为该机械厂做过环保方案。
“当然记得。你们做方案用心,要价合理,有需要当然会找你们。”
“能不能把费用预付了?”
“没问题!”
就这样,栾学聪的“回头客”渐渐多了,公司快速成长着——2012年,公司产值仅十四五万元;2013年,产值升至120万元;2014年,产值升至200万元。
2015年4月,栾学聪的母亲来重庆看她。
母女喜相逢,栾学聪第一句话就让母亲泪如泉涌。
“妈,我找到好地方了——等你和爸退休了,我接你们来重庆享福!”栾学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