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达韬
“爱情中什么最重要?”
“2014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获得者,重庆博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熊新翔曾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提问的,是一个情感出现问题的朋友。
作为一名来自福建的重庆女婿,熊新翔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让朋友们羡慕不已。
“互相包容!”熊新翔答得斩钉截铁。
包容,不仅是熊新翔家庭和谐幸福的关键,也是他在重庆成就商业传奇的密码。
“我在跟重庆谈一场不会结束的恋爱。”熊新翔说。
逐梦重庆
“遍地是黄金。”这是上世纪90年代深圳的真实写照。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是当时的“逐梦之地”。
1992年,熊新翔与一名重庆女孩喜结连理。
也是那年,熊新翔决定到深圳“下海”。
身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高材生,他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作为IT工程师,我一个月能拿6000多元。”熊欣翔说。
当时,这样的高薪让人咋舌。
但1994年,熊新翔却作出了一个更让人咋舌的决定:去重庆逐梦。
这个决定意味着收入的“崩塌”。
“当时重庆能给我开的工资不过2000元左右。”熊新翔说。
“那为什么去?”不少人问他。
“重庆更能给我家的感觉。”熊新翔说。
这种感觉,除了老家福建能给予他,然后就是重庆。
“当年结婚到重庆摆酒席时,我就爱上了这座城市。”熊新翔说,“在这里,我不需要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一个人到外地生活时的“金科玉律”。
但在重庆,熊新翔却惊喜地发现,这个规律并不适用。
这一点,在他与重庆人沟通时感触最深。
“初到重庆,重庆朋友听到我说普通话,一般都会同我说普通话,尽管有时候是很蹩脚的‘川普。”时过多年,忆起往事,熊新翔还是一脸幸福。
“这座城,就像火锅容纳万物般去接纳外地人、包容外地人。”熊新翔说。
贩卖梦想
1997年,IT行业骤变——那一年,丁磊在广州创立网易。
不过对熊新翔来说,更重要的是1997年——重庆喜迎直辖。
直辖,意味着重庆将迎来飞速发展。
“对IT产业来说,定将产生重大利好。”熊新翔心动了。
“我们创业吧。”熊新翔找到吴琪、刘强二人。
其时,他们三个人在同一家IT公司上班。
“做什么?”吴琪问。
“先从卖电脑开始,现在卖电脑的利润很高。”熊新翔语速很快。
“但是一台电脑要上万元,恐怕不好卖啊。”吴琪有些犹豫。
这时,熊新翔算了一笔账:现在我们三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就是8000元,如果我们一个月能卖出去4台电脑,我们就可以去创业。
在他的鼓动下,两名伙伴毅然同他一起辞职,创办了博恩科技有限公司。
“现在想来,他们就是在为我的梦想买单啊。”熊新翔说。
“买单”熊新翔梦想的不止是两名合伙人。
初期,他们在两路口电子大厦租下一个摊位来卖电脑。
“我们的位置比较偏,但我们的销售却是最好的。”熊新翔说。
与其他摊位老板不同,熊新翔在与顾客沟通时,还会“贩卖”他的梦想:“我们要做重庆第一的IT公司。”
“很多顾客并没有觉得我是在‘忽悠,反而很认真地倾听。”熊新翔说。
不是单纯地卖电脑,而是注重与顾客建立情感联系,让熊新翔的创业之路起步顺利。
而熊新翔也兑现了他的梦想——至2006年,以30万元起家的博恩集团,资产已经达到两亿元。
曼妙转身
“能不能过来谈一下合作?”
2006年底,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接到熊新翔的一个电话。
当时,朱明跃辞职创办了在国内还属新生事物的威客平台——猪八戒网。
凭借先进的商业模式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猪八戒网引起了投资者的瞩目。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见投资人。”朱明跃说。
“待价而沽”,朱明跃来到了熊新翔位于沙坪坝的办公室。
起初,两人谈得波澜不惊。
“不要先想盈利,而是先建立相对竞争优势。”熊新翔的这个理念让朱明跃眼睛放光。
“你要多少钱?”眼看时机成熟,熊新翔问。
“100万元。”朱明跃犹豫着说出这个数。
“100万元能干嘛,我给你500万元,控股权还是你的。”熊新翔拍着桌子站了起来。
“那你要不要去我的办公室考察一下?”朱明跃兴奋地问道。
“不需要,我认准的是你这个人。”熊新翔摆摆手,“如果500万元不够,我再给你追加500万元,而且股份不变。”
要知道,当时猪八戒网一周的交易额不过一万元。
但对熊新翔来说,他无疑“挖到了一座金矿”。
有了熊新翔资金的注入,猪八戒网得到飞速发展。
“通过入股猪八戒网,博恩集团也完成了从传统软件公司向互联网公司的转型。”熊新翔说。
决胜“蓝海”
2013年春节过后,博恩集团下属公司易极付接到重庆外汇管理局通知:准备申请第一批跨境电子支付牌照。
相对于当时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支付市场,跨境电子支付无疑是一片宽广的“蓝海”。
要进入这片“蓝海”,就必须先拿到电子支付牌照这个“敲门砖”。
对易极付来说,申请这块牌照并不简单。
“跨境结算,涉及到外汇管理,这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课题。”熊新翔说。
其时,易极付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廖晨宇手下只有两个人。
“难也要做,我们必须抢跑,不能再输在起跑线上。”熊新翔说。
幸运的是,易极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重庆外汇管理局很快派出了工作小组,每周来到易极付“手把手”地帮助解决问题。
“虽然我们是民企,但政府丝毫没有把我们当外人,而是当成了‘亲儿子进行保姆式服务。”熊新翔说。
2013年6月,易极付成为第一个递交申请材料的公司,随后顺利拿到了这个宝贵牌照。
2015年3月25日,“2014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揭晓,熊新翔榜上有名。
这是继2013年获此殊荣后,熊新翔再次登榜;而在不久前,他还荣获了“首届重庆金融十大创新人物”。
“这些奖其实都是我和重庆爱的结晶。”熊新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