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常勇
1997年,32岁的浙江人储建根带着8万元积蓄,到重庆寻找“家居梦”。十年中,他缔造了震惊业界的“建玛特奇迹”。
2007年,13岁的河北人宁洪雨,怯生生地迈入重庆杂技团大门,寻找他的“杂技梦”。一年后,他荣获全国杂技大赛金奖。
2011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史浩飞,登上开往重庆的飞机,寻找他的“微纳梦”。两年后,他的团队研发出国内首片15英寸石墨烯触摸屏。
…………
一个个他乡人,就这样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五湖四海来到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用实干苦干编织自己的梦想。
很多人来重庆时身无分文,所拥有的只有梦想;
很多人来重庆时举目无亲,所拥有的只有热血;
很多人来重庆时言语不通,所拥有的只有苦干;
…………
但这座城市不看你年龄、不看你学历、不看你背景、不看你出身,只要你敢梦敢想、敢干敢闯,就会给你一方天地,让你出人头地。
重庆,为每一个有梦想的灵魂提供了一个吟诵的舞台。
在这方天地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一座城市,一个时代,不能仅仅留下让人瞩目的物质财富。我们需要探求突飞猛进的巨变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动力?”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说。
这,正是我们推出这组“逐梦重庆他乡人”策划的原因所在——一个国家需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座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既在日渐沉淀中涵养滋润着城市人,又在城市人日积月累的创造中丰富而充盈,既串起了城市的过去、现在,又主导着城市的未来。”刘易斯·芒福德说。
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首尔、东京,他们的发展无不证明——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引导力,并成为应对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竞争的金钥匙。
重庆要想在全球化世界里获得自己的重量,就必须培育、总结和宣扬自己的城市精神。
那么,这座城市究竟有什么值得培育、总结与宣扬的精神呢?为此,我们寻访了大量到重庆逐梦的他乡人,从他们最真切的感受中,总结出了八大精神——
“来了就是重庆人。”——包容。
“开放的重庆拥抱世界。”——开放。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
“创业者追梦的新天地。”——创业。
“让每个人都感受公平正义。”——公平。
“有一种重情守信叫耿直。”——情义。
“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民生。
“为百姓撑起一片平安的天。”——平安。
这些年来,他乡人筑梦重庆的奋斗历程,与这八大精神始终相互激荡。
有多少人因为“来了就是重庆人”的包容,把重庆当成了第二故乡,心安之处即为家;
有多少人因为“有一种重情守信叫耿直”的情义,怀揣梦想来到这里,互帮互助开始探索;
有多少人因为“每个人都感受公平正义”的公平,在这里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擦干眼泪站起来。
…………
这八大精神,让一个个他乡人的梦想破茧成蝶。一个个梦想的破茧成蝶,也成就了这座大都市的昂然崛起。
我们推出这部“励志大片”,就是想通过一个个“逐梦重庆他乡人”的故事,来验证这座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并从中总结与宣扬这座城市昂然崛起的城市精神。
这样的城市精神,将引领这座被赋予时代众望的城市,在一个全球化世界里,获得自己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