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生产智能起来

2015-07-09 15:29薛有峰
当代党员 2015年6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养殖场联网

薛有峰

当前,物联网的应用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农业各环节智能化程度,实现“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重庆农业物联网从2010年起步,目前主要由一些成规模的种植场、养殖场在使用,这些种植场、养殖场,大多生产的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农产品或普通农产品中的精品,涉及物联网的主要有环境监控、生产监管、物流配送等环节。但目前,重庆农业物联网存在认识不足、资金瓶颈、政策乏力等问题。

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让农业生产智能起来?

首先,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是发展农业物联网的首要问题,政府应研究建立农业信息补贴制度,将农业物联网相关产品和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以此调动电信运营商、IT涉农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下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维护市场化,合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发展;全面落实国家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统筹制订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措施,各级政府要在加大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对农业物联网给予更多关注与扶持,将部分种植场、养殖场设为示范点,加快推广速度;在培养物联网相关人才队伍方面,政府要在提倡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通过提高劳动报酬等方式,吸引一批中青年加入到农业物联网建设中来,并在新型农民培训中加入农业物联网的内容,让新型农民具有一定的物联网运用与维护能力。

其次,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支持研发大型农机监控与管理终端设备,为全国各类跨区域流动作业的大型农机提供远程管理和控制;建立农业生态监测平台,对干旱、水灾、虫害等进行监测和预警;研发各类农用敏感元器件、传感器和设施农业远程监控设施设备,对大棚、鱼塘、果园等进行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物联网设备要力求方便实用和“傻瓜化”;加快研发肉类食品生产溯源的设施、设备和软件系统,推进实施肉类食品远程监控和全程跟踪,加强冷链食品的监控和跟踪,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按照“技术上成熟、成本上低廉、推广上可行”的原则,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质量溯源等方面的示范应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比如,梁平县拉土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着力“基于RFID的农产品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建设,为2000户合作农户饲养的黑鸡实现RFID电子保真溯源;原荣昌县(现荣昌区)RFID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覆盖了1个规模养殖场、1个定点屠宰厂、2个农贸市场。

再次,积极实施重点项目。积极实施果园精准生产技术及装备项目。比如,由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研发的“基于土壤熵情的柑橘自动灌溉和精准施肥系统”在忠县新立镇实施后,通过实时采集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雨量、雨强、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参数,利用旱情诊断预警及灌溉决策系统和智能变量施肥决策系统,实现了柑橘种植过程的精准监测、高效灌溉、精准施肥和科学管理。积极实施RFID生猪质量追溯项目。比如,恒都农业集团实施的“基于RFID的肉牛养殖链全程管控与追溯系统”项目,拟设计开发一套支持包括肉牛繁殖、饲养、屠宰、运输等环节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监控及溯源等功能的全程管控与追溯系统,该项目已获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支持。

(作者单位:重庆市农业资料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养殖场联网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身联网”等五则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抢占物联网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