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振宏
赏石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层面的,如天人合一的赏石理念。哲学层面的,也是人文的,是作品的内容。没有了内容的赏石作品是没有灵魂的作品,玩的只是技巧。
看了赵德奇先生(以下简称:作者)关于赏石艺术内容与形式问题的文章,我很感慨。石界一直提倡文化赏石,而引起如此热烈讨论的文章不多见。作者是上海颇有影响的赏石家,笔者对其很仰慕,但对此观点却有不同意见。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方家一阅。
笔者的观点:赏石艺术的内容大于形式。
杜牧在《答庄充书》中称:“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苟意不先立,止以文彩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这便是“意主辞仆”的理念。王朝闻在《新艺术创作论》中指出:“一幅艺术作品,形式上的远近、明暗都很好,用笔用色的趣味、章法的规矩,都用了不少功夫,但这些起不了决定作用。因为没有首先规定主题”。这些都是强调内容大于形式,其实赏石也是同样的道理。
杨逸明认为:“诗词作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技术层、艺术层、哲学层”。笔者以为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艺术品领域,艺术品也可以分为技术层、艺术层和哲学层。作品仅有完美的形式往往成为工艺品,难成艺术品,即便成了艺术品,也是中低端的。失去内容的艺术品,便没有思想,达不到哲学层。这样的作品即便进入艺术品领域也是陪衬,这与当今赏石要跻身主流艺术品领域的观念背道而驰了。
赏石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的。广义的赏石范围很广,包括主要流行于国外的矿晶类的赏石;狭义的赏石,即“中华赏石”,其实省略了“中华”二字。我们当下提到的“赏石”通常指“中华赏石”,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将中华文化与赏石相结合。
众所周知,赏石是发现的艺术。读石的概念很好,通过对观赏石的解读,发现其中的内容,赋予其文化内涵,使一方普通石头成为令人侧目的观赏石。
作者认为“艺术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形式,即主题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如……小品组合所反映的故事意韵等”。这里作者对艺术形式做了过度解读,认为艺术形式包括小品组合所反映的“故事意韵”。“故事意韵”可解读为“故事和意韵”或“故事的意韵”,“故事意韵”属于艺术形式吗?
要回答这一问题,先要看作者在文中的一个反常现象,即在争议的“内容与形式”中只提“形式”的定义,不提“内容”的概念。笔者在此进行补充——网上在线《辞海》中关于“内容与形式”是这样描述的:反映事物构成要素的内在本质及其联系、表现方式的辩证法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包括事物的内在矛盾、特性、运动过程和发展趋势等等的总和。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的结构、组织类型,是内容的表现方式。
另外,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参照了“内容与形式”、“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四个概念就可以知道“故事和意韵”、“故事的意韵”都属于内容范畴而非形式。小品组合的内容是什么?目前相当多的小品组合内容的核心就是 —— 故事。“故事意韵”属于艺术形式不仅常人难以接受,其实作者自己也是不够自信的。
因为作者的文中有第二个反常现象 —— 在以自己的作品作为例证的时候没有给出作品的题名。一般作品都有题名,作为赏石作品三要素(一石二座三题名)之一的题名作者为什么不提呢?即使取不出合适的名字,也可叫“无题”啊。起名的过程实际是对赏石内容的解读。作者花了很大篇幅介绍作品形式,不说作品的表现内容,当然是想证明形式就能决定该作品可成为艺术品,但真能摆脱内容吗?
这是一件表现“商人别妇”的作品。形式确实精美,但内容更耐人寻味。形式设计成传统国画,有创意、抓眼球,将人迅速引入画面中。词句选用元曲中的《阳春曲》:“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妾身悔作商人妇,才相逢又赴长沙路。”感染力极强的词句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让人感叹“商人重利轻别离”。这时又将人从画面引出,进入对生活的联想和对情感的反思,让作品在观者心中产生了共鸣。
这里恰恰是内容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优秀的作品,如果只有精心设计的形式,没有词句所表达出的内容,即便工艺再好,虽工亦匠,缺乏思想。而且没有词句内容的引导,此画面可能让人不易理解或理解为拉家常,或老夫老妻等,如此其艺术品位会立即下降。这促使作者在形式的基础上必须精心选取内容,不让作品的方向偏离。
赏石在底座或底板上常用行草书写,美观而有意境,但缺点是一般人不易辨识。如果形式可以决定其成为艺术品,这里的词句完全可以用行草,为什么选用楷书?目的就是确保文字可以辨识,通过对词句内容的解读,将人引入“商人别妇”的最佳场景。其实这一做法是正确的,也证明了内容的关键作用。
由此可见作者为文之时已经遇上摆脱不了内容的矛盾了,故有之前的两个反常之举。
说到理论溯源,作者将康德与黑格尔的观点说反了。是康德将内容与形式放在绝对的对立面。内容与形式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重要性却有不同。赏石成为艺术品,形式与内容不可或缺。形式使赏石有外衣,内容使赏石有思想;形式使赏石更完美,内容使赏石有生命。总之,形式是仪表,内容是灵魂。
目前的小品组合中还有一种忽视内容的现象 —— 题材的雷同。比如“渔翁”,坐姿人物加一个鱼竿就是渔翁。换一个人物和包装形式还是渔翁,而且有不少定做了昂贵的红木底座。第一次出现形式精美的渔翁是创意,第二次另一形式的渔翁也很有表现力……现在的渔翁在大小石展上已经接连出现几十次了。即便形式再新再好,忽视了内容,艺术性已棋低一着,输人一头了。
赏石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层面的,如天人合一的赏石理念。哲学层面的,也是人文的,是作品的内容。没有了内容的赏石作品是没有灵魂的作品,玩的只是技巧。
哲学思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领先于时代的发展。有些新的哲学观点尚在讨论中,未得到普遍认可,即便认可了,新的哲学思想引入赏石这一具体的学科中,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转化过程。论证可能反复许多次,甚至许多年。尤其新兴哲学思想和理论方法更是如此。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成熟就停止探索,作者的理论尝试是值得肯定与发扬的。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的想法,内容与形式之争还会持续下去。这次辩论本身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华奇石》杂志能敏锐地发现一篇文章,并进行公开讨论,在石界引起巨大的反响,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如能进一步组建一个固定的赏石理论争鸣版块或沙龙,这对赏石理论研究和提高有很大帮助。若由此引领其他报刊杂志进行类似的活动,则对中国赏石文化的推动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