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形式表现的自然美到内容赋意的艺术美

2015-07-09 18:32雷敬敷
中华奇石 2015年9期
关键词:赏石观赏石统一

雷敬敷

● 对于赏石艺术来说,自然美是观赏石本质的美,因而其形式的表现是第一位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赏石的艺术,而是别的什么艺术了。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赏石艺术,它不像一般艺术那样内容在前形式在后,而是一种在“天造奇石”的形式美框架内注入“人赋妙意”的思想与情感内容的独特艺术,兹论述于下,以求抛砖引玉。

一、观赏石的形式美就是自然美

大凡事物都有其外部表现的形式和内涵实质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孔子将此作为审美的一对范畴:文与质。“文”是事物外表的形式,“质”是内涵的内容。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说如果内容很好,但缺乏外表的文饰,就显得粗野;如果外表的文饰很好,但缺乏有意义的内容,就显得浮华。孔子接着提出了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著名论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的论述还表明,文与质,也就是形式与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于是我们说:形式美是指事物外在的不受内容影响的美;从美学的角度看,形式美也指对这种事物外在美的一般规律的认识。

观赏石的外在形式是它自然天成的形、质、色、纹,这些自然形式单独的或综合所表现的美,就是其形式美,也就是观赏石的自然美。

二、观赏石的自然美与形式美法则

赏石艺术是发现的艺术,以发现观赏石的自然美为前提。首先是由石及人对观赏石形、质、色、纹个别形式的感觉的“观”,然后是由人及石将形、质、色、纹的综合形象与头脑中贮存的记忆表象相对应、从而得出与具体事物非常相像具象的、或似像非像意向的、或完全不像但有某种韵味抽象的知觉的“赏”。

无论是观赏石形、质、色、纹的个别形式,还是具象、意象、抽象的综合形象,就审美实践的总体而言,要符合“变化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变化”这个普适的形式美法则时,才能获得美感。因为此时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与我们与生俱有的内在的变化与统一相偕的审美需求相契合。

所以,只有当观赏石的外在形式符合形式美法则时,我们才能说这枚观赏石具有由形式所表现的自然美。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观赏石的外在形式只有变化而无统一,就显得杂乱而不和谐;如果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就显得呆板而无生气。还要强调的是,“变化”体现世上万物运动的本质,因而是绝对的;“统一”体现世上万物量变中的平衡,因而是相对的。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审美疲劳”的现象和观赏石“以奇为美”的缘由。

关于形式美法则的细化,可表示于下:

在观赏石平面的图像或立体的塑像的形式美中,有的倾向于变化,有的倾向于统一。前者如夏朝新的树化玉“木之翠”(图1)。那橙红、翠绿、淡紫、乳白的色彩在深浅晕染中更显跌宕起伏,而玉润的质地,纵向的肌理又起着统一的协调作用,为此以变化为主的“变化中的统一”;后者如张发伟的硅化木“擎天撼地”(图2)。在棕色的色调和纵向肌理的浑然一体中,横向木节的长短参差和高低错落,又显变化之态,此为以统一为主的“统一中的变化”。

在观赏石形、质、色、纹中,以色彩变化引起的变化力度最大,次为纹理、形态,最次是质地。至于具象、意象、抽象的综合形象的统一与变化,不但在于其构成的形、质、色、纹的统一与变化,还在于其综合形象的主辅、均衡和协调的关系。

三、在自然美的形式框架内赋意的艺术美

如果说通过由石及人的“观”、由人及石的“赏”,从而发现观赏石由形式表现的自然美的话,那么人石合一的“悟”则是赏石艺术创作中的构思了。此时,赏析者以自己的情感、思想的“意”与超越石体自身形象的“境”相融汇,在意境的状态下于观赏石形式美的框内赋以妙意,最终以命题、赋文、组合、配座、陈设等艺术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艺术的表达,因为每个人生活经历、审美情趣的不同,所以对同一观赏石的自然美常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赏石艺术独有的一石几看、见人见智、各赋其意的多样性。

彭毕忠有一枚长江石,飘逸的白色纹理在黑色的背景上欢畅地跳跃,其侧的一介扁圆的斑纹如叶似月,让这构图在留白之中趋于均衡。于是,由三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加以命题与点评,尽显其石韵合鸣之趣。

张玉瑞命题为“一叶一菩提”(图3),诗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微观藏宇宙,浮云释禅机。静品思玄妙,涵象触灵犀。若解其中曲,慧海索根基。万物具平等,哪来高与低?众人皆是佛,表象一层皮。拈花步极乐,幡悟莫迟疑。唱和阐石韵,诗赋闲话题”。

王景琨命题为“石之韵”(图4),诗曰:“ 轻轻/轻轻摇曳/轻轻/轻轻勾勒曼妙的形/那是香案前的氤氲吧/抑或是余音绕梁的琴筝/谁说它大美无声/谁说它冷面无情/天籁/在飘渺里游弋/柔美/在坚毅中升腾/这旋律/分明就是/——石韵合鸣”

我命题为“石之幻”(图5),文曰“如水曲流,如云飘逸。右端之上,仙童叉腰跃然,更生灵动之意。幻化的倒影,将这无边的黑诠释得通透盈莹。是湖,是潭?那曲凸处的一弘扁圆的白,可是月影沉璧?这飘渺的梦向左边淌去,临近边沿,骤间溅起的浪花将平缓激扬,一片迷离!对称的影像在虚空中回应,构成了一个形象的如意。余韵上下漫流,在空中绘成了一穹顶,弥散而去……”

以上的论述表明,对于赏石艺术来说,自然美是观赏石本质的美,因而其形式的表现是第一位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赏石的艺术,而是别的什么艺术了;另一方面,在形式美的框架中,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赋妙意的能动作用,而这正是赏石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之所在。所以,“有限的奇石,无限的创意”。

然而,目前赏石艺术的最大误区却是不重视形式美。只注重内容而忽视对形式美的鉴赏与追求。于是带来两个方面的倾向,一是不重视或不理解没有具体内容,只有纯形式表现的抽象美;二是为了片面追求内容中的吉祥如意等而执着于“攀龙附凤”,不管本为前提条件的形式是美还是不美。

还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得好,“质胜文则野”,嗟乎!

猜你喜欢
赏石观赏石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赏石·人
赏石·图
赏石·景
赏石拍卖新观察
关于举办第51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关于举办观赏石高级研修班的通知